很久都没怎么接触过网络的朱子清突发奇想,上网查看关于《拇指姑娘》的情况。这一搜不当紧,显示的结果吓了他一大跳。不但各项数据爆表,口碑也是爆红。
“《拇指姑娘》一部划时代的童话作品,它摆脱了半兽人和主旋律的双重束缚。走出了一条童话般的道路。”——青年报。
“它既是童话,又是诗,因为它的情节美丽动人,同时又有很浓厚的诗意。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但她却有着伟大的人格。”——画报。
前几篇都是单纯的分析《拇指姑娘》的优缺点和它带来的意义。可是很快他就看到了一篇与众不同的评论。
“《拇指姑娘》中,不到一寸的拇指姑娘虽然出生神奇,却不具有任何超自然力量,她比我们人类中最弱小的还要弱小,却凭借自己的表里相符的完美形象和其他动物化险为夷,走过遥远曲折的行程,最后拥有幸福的归宿。其实暗示了尊重其他生命体,才能获得幸福。其主题思想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学的价值观。”——前沿科学杂志。
这篇文章居然发表在了国内知名杂志《前沿科学》上。要知道,这本杂志一般刊载的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东西。虽然偶尔也会连载一些书评,但那些书无不是影响力巨大的著作。没想到《拇指姑娘》居然能获得这样的殊荣。
至于这篇评论里所谓的“现代生态学价值观”,朱子清表示这是什么鬼。从来没听说过。安徒生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方面因素他不知道。反正他是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如果说前面的书评都是针对《拇指姑娘》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书评就是把他的所有作品综合起来做的总结和推测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拇指姑娘》的前缀《七夜童话》。在这里小编大胆的预测一下,《七夜童话》会不会是一个故事集,而《拇指姑娘》只是其中的一个篇章?
如果真是如此,那简直太疯狂了。世界童话历史从《一千零一夜》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荒漠期。《七夜童话》能否打破这种现象?根据《拇指姑娘》和《舒克和贝塔》表现出来的故事掌控能力,小编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金陵日报。
《一千零一夜》是什么?朱子清再孤陋寡闻也知道。世界上唯一一部用伟大来形容的童话作品集。这样的殊荣就连后来的《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都没能获得。
他不是没想过抄袭《一千零一夜》的念头。可惜,这本书形成的时间太早,这个世界已经有它的存在。这事让他遗憾了好久。
今天居然有人拿只出过一篇故事的《七夜童话》和这样的世界名著比。朱子清暗爽的同时,也不禁嘀咕:你是想坑我呢,还是想坑我呢?这不是在给我拉仇恨吗。
只是人家的报道都已经发出去了,他就算想抗议也没用。不过他并不怕有人拿这事来找他的茬。他脑海里的童话故事仅《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就超过了三百五十篇。
郑渊洁的童话集虽然他没全部拜读,但零零散散的还是看过一些的。再加上其他的知名童话作品,比如《神笔马良》、《阿凡提》、《金鱼和渔夫》等,加起来超过五百篇。他就不信,超过五百篇童话故事组成的《七夜童话》会比不上《一千零一夜》。
有句话叫未雨绸缪。虽然不怕有人拿这事做文章,但朱子清也不会掉以轻心。他还是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等下和赵明远他们通个气。不管人家有没有坑人的意思,咱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继续往下翻,大多都是没头没脑夸赞的。或者是内容和上面看过的报道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意。耐着心继续往下翻,很快就看到感兴趣的帖子。
“七夜的意外崛起,标志着童话时代的到来。众所周知,童话市场一直被大家有意无意的无视了。这一块沃土就这样荒废了数十年。可是七夜用两篇童话故事告诉了所有人,童话市场大有可为。”——南方周刊。
“儿童市场有多大?去年统计的数据,中国有两亿四千万十岁以下的儿童。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有人统计过,儿童消费最高可以占据家庭消费的三分之一还多。
可这些消费仅仅是物质上的。至于精神文明上的消费,几乎为零。是我们的大人不重视孩子教育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看看我们的儿童课外读物都是些什么?年龄小的就是看图识字。年龄大一点是西游记的连环画。等有独自能力了,就是精简版西游记、神话故事、精简版世界名著等等。
可唯独没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童话故事。这些东西怎么可能吸引的了孩子们?吸引不了孩子们,家长自然不会掏腰包。
儿童精神文明市场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可是今天七夜和《儿童文学》用即将破百万的单期销量向我们揭开了冰山一角。”——财经日报。
往下又看到了几篇类似的报道。看完这些,朱子清终于对“蝴蝶翅膀”的威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一长一短两个故事,成全了一本杂志,继而激活了整个儿童文学市场。
两亿多儿童,就算只有十分之一参与消费,那也是两千多万。这个市场的“钱”景让朱子清忍不住口水直流。可惜,现在他人单势孤,无力涉足。也只能看着干流口水。所以果断略过不看,免得看多了伤心。
接下来,朱子清终于看到了几篇对他有用的书评。
“七夜的两篇童话,让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儿童文学焕发了生机。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很多人投身到儿童文学中去。这是好事,但又不全是好事。
好的是,这么多人参与将会使儿童文学发展的更快更好。不好的地方在于,这么多人盲目的涌入,会导致不成熟的儿童文学市场更加混乱。
在很多人看来,童话故事很好写根本没什么难度。其实不然,写童话也不容易。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以小孩子的思维完成这个故事。大家可能觉得我这话有点危言耸听。这里说一件我的糗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我是因为《拇指姑娘》回头看的《舒克和贝塔》。当看到两只小老鼠掉到猫城被包围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但看到这里我没有继续往下看,而是来了恶趣味:叫了几位关系好的作家,一起想办法该如何破这个局。我们每个人各想了一个版本写下来。看谁的更精彩,更符合原作者的版本。
说实话,刚开始我对原作者七夜是很不以为然的。我们几个人哪个不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别的方面不敢说在写上还真不怯谁。随便写点什么都不会比原作者差。
等到大家都写好了,我们发现所有人的破题方向都是大逃亡。区别是逃亡的方式不同。把这几篇文章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写一个剧本了,就叫《猫城大逃亡》。
当我们得意洋洋的翻开原著看到后续情节的时候,彻底惊呆了。七夜对猫城的设定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常识。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种破局方式简直妙不可言。和他比起来,我们续写的版本都应该丢进垃圾箱。
屁股决定脑袋,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就会用哪个年龄阶段的眼光去解析问题。正如我们情不自禁的按照成人的思想写出了《猫城大逃亡》一样。可是事实小孩子并不喜欢这样的打打杀杀。他们更想看到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而七夜无疑是最了解这种思想的作家。所以他成功了。
事实证明童话并不简单,起码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不适合混着一行。但这个经历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起码七夜让我明白了故事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在这里我要感谢他。”——著名作家漠北。
漠北的评论涉及到了童话的本质,也着重讲解了一些写童话的要领。现身说法,指出了写童话面临的一些困难。这让朱子清大开眼界,同时对童话也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说实话,虽然他最先抄袭的就是童话故事,可他对这方面的写作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当初之所以先搬运童话故事,完全是受林妈妈的影响。
后来又一想,既然已经从童话开始了,干脆就把前世看过的童话都复制过来吧。如果任由《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样的经典著作躺在脑海里发霉岂不是太浪费了。
他前世今生都是普通人,并不明白这些童话故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从网上看到业内人士对这几篇故事的评价,才知道事情大发了。
如果现在有人跑过来向他请教写童话的技巧,他怎么回答?幸好当初他隐瞒了身份,免去了这方面的麻烦。
但他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份永远是秘密,早晚一天会泄漏出去。到时候他的名气肯定比现在还要大无数倍。如果再有人问起这方面的问题,他该如何回答?
以前他不知道,可看了这几篇评论,他心里终于有了普。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