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盛世中华> 三百一十四章 满清危机,莫非是报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一十四章 满清危机,莫非是报应?(2 / 2)

但是,朝廷枪炮制造缓慢,想要武装训练出一支纯火器精兵,更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抵抗、攻击红巾军的主力就是依旧大炮加冷兵器的绿营兵。

对于满清掌权者内心深处对汉人的不信任,沈初、纪晓岚这样的自认绝对忠诚于满清的汉***臣们都暗自神伤,可是如果这样就能平定下各处叛乱,那么他们也认了。

但是眼下八旗精锐人数甚少,不依靠汉人武装,他们又如何能与红巾军抗衡?要知道枪炮可是红巾军赖以发家的本钱,梁纲手中的火器军队人数岂会少了去?而且不大力支援绿营兵,那么现在清红两军的对抗,绿营兵就始终都要处于劣势。如此一场场的胜利下来,红巾军的气候就会越发的做大……

这就像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满清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稳固,就只能全力武装八旗兵,而舍弃绝大多数的绿营兵。可现在与红巾军对抗的主力就是绿营兵,得不到满清朝廷全力的支援,绿营兵就只能趋于劣势,如此红巾军就会越发的做大,从而对满清朝廷又会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而反之,满清朝廷开始供给枪炮给绿营兵。先不提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出现,单是说出现了,那么红巾军即便是得到了抑制,满清朝廷内的汉人武力也同时得到了大力发展。满弱汉强,同样威胁满清的统治……

“靖康……”半响纪晓岚口中嘣出了两个字来。

北宋靖康之变。那时的北宋朝廷也跟现在的满清差不多,官场腐败不堪,但王朝对内部的控制力却依旧有。甚至还击垮了百年来的西部最主要威胁——西夏。

其内部的方腊起义,与现在的白莲教起义是何等的相似?甚至两派叙一叙,都可以发现方腊的食菜教(摩尼教)跟白莲教的发源都有着很大的关联。然而就是这样的富华王朝,终是轻而易举的倒在了满人老祖先女真人的铁蹄下,为***人的入主中原奠定下了最好的基础。

把北宋时的金人换做现在的红巾军,一种猜想猛的出现在沈、纪二人的心头,难道是‘报应?’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什刹海,和府。

和珅从宫中回到家,气表堂堂的仪容在进入了内室之后瞬间添上了几丝颓废——太上皇的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

养心殿,乾隆被气得怒不可遏之后,下了朝就有太医上前诊脉。和珅如此一个聪明的人,怎会不知道乾隆对他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太医院里早就埋下了线。

给太上皇诊脉,无论是什么情况对宫外都该是一言不发永远埋在肚子里的,可是天下人少有不爱财之人,太医也是人,也抗拒不了白花花的银子,所以他前脚退出了养心殿,后脚就把乾隆的情况报给了和珅。

乾隆,真的是老了!

先前退位时,乾隆还一副炯炯有神的样子,传位大典时八十六岁的他不需靠人搀扶,独自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的登上太和殿的宝座。身子骨还颇是硬朗。可是仅仅一年的时间都不到,现在还短一个月呢,就销铄成如今这幅摸样,和珅不能不感到心痛。

只是他虽对乾隆忠心耿耿,但对嘉庆却没有了这份心意,早年他克扣过嘉庆的亲王俸禄不说,嘉庆老师朱珪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过朱珪的状。后来嘉庆登基,乾隆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兵部尚书,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就又到乾隆那里告状,说嘉庆笼络人心,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惹得乾隆生气,质问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只得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这才作罢。而且他还将自己门下的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

种种因果下,和珅对乾隆死后嘉庆掌权如何不心存戒虑?

虽然嘉庆对和珅笑在脸上,恨在心里,用欲擒故纵的手段来对付他。比如说向乾隆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经常让和珅去代奏、转奏,以此宣示自己对和珅的信任,以稳住了和珅。

但和珅到底还是有一些警觉的,尤其是今年一年来不知怎的,京中暗地里总有流言在散播。言:和珅富可敌国,且贪得无厌,如今朝廷危难,正好除了去给朝廷充饷。又言:嘉庆恨和珅入骨,乾隆归天之时就是和珅葬命之日,嘉庆是必要宣解心头恨意的。还附带做谣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听之而胆寒,犹如锋芒近喉,如何还敢像历史中一样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坐那二皇帝?

惊醒时刻都在心头,此时的他已经在也必须要考虑后路了。

***:正文五千一。

贰臣传甲卷七十八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正志,徐一范

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

祖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勇,祝世昌

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邓常春,

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

曹溶,卫周允,李鉴,胡茂祯,高弟,孔希贵,张烜

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

高进库,霍达,吴六奇,陈世凯,田雄

贰臣传乙,卷七十九

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

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

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粱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

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

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

钱谦益,魏管,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

党崇雅,卫周祚,载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

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

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

张忻,张子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