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二分战区的动作如何?”
郑永端着酒杯问了句。
“从我处划分为第二分战区以来。我们一共主动出击了十余次。”抹了下嘴。陶平说道:
“但现在鬼子的防范明显严密了起来。几次出击都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尤其在我们正面的第五师团的第十一广岛步兵联队。作战非常有经验。”
“恩。尽量寻找机会。”郑永似乎对这些并不怎么关心:“倭寇不是傻子。在吃了几次亏后很快会学乖一些了。在没有完成兵力的最后集结之前。他们是不会贸然出击的。”
趁着这个机会。陶平赶紧说道:“总指挥。现在有个问题。我部历经几次大战。伤亡过大。现在全师几乎一大半以上是新兵。那些娃娃根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你看……”
“没有。一点补充都没有。”郑永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现在哪个部队不是这样?咱们起家的师都换了一批接着一批。”
“报告。孙立人奉命返回前线!”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一声响亮的报告声。
上海之战。孙立人率部防守苏州河周家桥一线。与日军血战两周。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被宋子文送到香港治疗。此时前线急需军官。尚在香港疗伤的孙立人得知后。不顾伤口未愈。强行出院赶至前税警总团现在师报道。
“来得好。坐。坐!”郑永亲自起身把孙立人迎到了酒桌之上:
“一个你。一个张灵甫。都是我第三战区的悍将。你身负十三处伤还在血战。张灵甫断腿不肯下战场。一听说国家需要。一个个伤没好都上前线了。了不起!”
常熟保卫战中张灵甫腿部严重受伤。苦战不肯退下战场。后因伤势过重。腿部迟迟未能痊愈。蒋介石知道后。亲自派飞机送其去香港疗伤。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
手术之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以及第三战区正急需大量军官。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近日抵挡第三战区。
张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不管后世对他们有什么评价。是好是坏。但起码在这个时代。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和一个军人的忠诚。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抗日战场上进行着最艰苦地搏杀。
“总指挥。孙立人归队。请求总指挥。师座将我调到前线!”屁股还没有坐热。孙立人已经大声请战。
“不急。不急。你先熟悉一下第二分战区的情况。”郑永沉吟了下:
“现在战场上敌我纠缠。态势不明。双方都在积极调兵备战。像你和张灵甫这样的虎将。将来有的是机会打仗。也不急在一时……”
说了会目前战场动态。大家都不敢喝多。吃完饭在陶平地陪同下。郑永来到下面部队视察。
和几个精锐的德械师一样。从上海之战开始。前身为税警总团的师就连续作战。苦战、恶战基本一场没有拉下。全师官兵折损大半。战斗力下降严重。
这时正是吃完中饭休息的时候。士兵们有的在打盹。有的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聊天吹牛。
最东边传来一个大嗓门:
“要说打仗。俺可从来没有含糊过。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上海的时候那些东洋人进攻多凶?俺拿起机关枪“突突”的就扫了过去。当时就倒下一大片东洋人啊。后来保卫周家桥的时候那日本人地炮就一个狠啊。飕飕的不断打来。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俺们那团的孙团长受伤了。好家伙。浑身都是弹片啊。孙团长被送了下去。俺们那阵地上就剩下了俺们一个连。俺们眼睛都不眨啊。还是死守在那里。兄弟们一片一片地倒下啊。现在想起来都惨。俺现在一闭上眼睛。看到地尽是那些阵亡的兄弟们……”
他的声音又响又脆。说话语速又快。好像一挺机关枪在那发射似地。
“这人是谁?”郑永饶有兴趣地问道。
“师团团长钟卫国。”陶平笑了起来:“要说这人还真有点意思。上海之战的时候还只是个排副。可到了现在。居然当上团长了。”
“哦。究竟怎么回事?”郑永大是觉得有趣。
这人是山东人。打小就当上了土匪。后来被他所在地匪部被招安。年纪小小的他就当了兵。一直混到了现在。属于标准的老兵油子了。
这人打起仗来倒一点不孬种。只要听到枪声响就和看到女人似的。抱起枪来就往死了打。每次发起冲锋的时候。不用看。冲在第一个的保准是他。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