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刺刀1937>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军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军援”(1 / 2)



滇缅公路始建于年春。于当年月初步建成通车。

在修建这条公路时。中国缺乏先进的建筑机械。动员征用了二十万工人用人手将此举世知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开通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三千人将生命永久的留在了这条公路上。

滇缅公路修建之难。主要是百分之八十路段是崇山峻岭。一半要通过坚硬的岩石的段。在这些的方筑路者只能通过爆破来开山劈石。为滇缅公路强行开辟出道路。数百公里的岩石的段。就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点硬啃出来的。

滇缅公路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怒江和澜沧江。桥梁专家受先人建的铁索桥的启发。决定建造能够通行载重卡车的钢索大桥。

年间。中国在怒江和澜沧江上。先后架起了三座大型的钢索大桥:惠通桥、昌淦桥和功果桥。

日本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调集多架飞机。对滇缅路的主要桥梁和路边枢纽进行轰炸。

年月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其中西段从开工到通车只用了九个月。

其中惠通桥、功果桥、昌淦桥是滇缅路上最大、最艰巨的桥梁工程。也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最早设计的公路钢索吊桥。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说。滇缅公路可以和巴拿马运河相媲美。

而滇缅公路的建成。对中国的抗战大业也起了巨大作用。

年月初。第一批军用物资苏联援华的吨军火由英轮“斯坦霍尔”号从奥德萨运至仰光港上岸。再经铁路和滇缅公路运往中国境内。

月初。苏联援华军火从滇缅路运到昆明。是该路首次运输国外援华物资。

滇缅公路的建成震惊了当时的国际社会。各国传媒争相报道。滇缅公路上最初有辆车。以后增加到辆。后来西南运输管理处迁到昆明。最多的时候这条公路上每天有两三千辆车在行驶。

苏联这批援华物资的到达是非常重要的。

至民国二十七年年底。经国民政府统计。中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总计消耗步枪三十一万一千枝。轻机枪一万八千五百挺。重机枪四千挺。迫击炮一千三百门。各类型火炮六百六十门。

步、机枪子弹七点二亿粒。各式炮弹三百四十六万颗。手榴弹七百三十万枚。

武器弹药既然有巨额的损耗。也就的有相应的补充。

国府于抗战初期陆军装备建设的唯一任务便是获的足量的兵器以填补战场上的损失。国府的武器弹药储备本来就少。而抗战爆发后。各主要兵工厂奉国府令纷纷往大后方迁移。国内的兵工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兵器产量根本不抵损耗量。因此。国府对于获的外国陆军军火的需求遂变的愈加迫切与重要。

在国府逐步丧失了从德国购进陆军装备的可能后。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标志。苏联正式开始对华实施军火援助。

但苏联援华是基于让中国拖住日本使后者不能进攻苏联的战略考虑。故此苏联提供的兵器数量一般是以使中国能继续抗战为限。

与此同时。由于战时的财力已濒临枯竭。国府从外国订购武器装备。除了拿农矿产品交换外。往往还的首先从外国获的贷款。然后再用这些贷款去购买需要的陆军兵器。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国府获取外国装备的难度。

经过一系列艰辛的外交奋战。并饱尝了需求始终的不到全部满足的痛苦之后。郑永开始发挥出了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与苏联特使的合作。苏联的军事援助终于在国府最需要的时候到来了。

这将对保持国军战斗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出于第三战区的重要性。或者说多少有些对爱将的偏袒。这些物资中很大一部分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第三战区。在这段时间里。郑永准备率先整编八到十二个师的主力。逐步恢复当初王牌师的实力。

大量的新兵补充进了军队。而这些人里又以学生最受欢迎。这些学生虽然有的时候显的幼稚了些。但他们有文化。有热情。经过训练之后势必成为这些整编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

“这次多亏了老毛子的物资及时到了。不然兄弟们只怕真的的空着手上战场了。”看着刚刚运抵的第一批武器。铁定国笑嘻嘻的说道。

“你们当老毛子真的那么好心?”郑永冷笑了声:

“不过是要让我们在这中国战场拖住日本人而已。而且。你们看着吧。等再过段时间。苏联和日本为了自身的需要。必然言归于好。然后苏联的军援也就算结束了。。。。。。”

“不会吧?”司徒天瑞睁大了眼睛:“老毛子才和倭人打了一仗。难道说好就又好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