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麻烦帮忙收藏投票,十分感谢!
----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即是杨坚登基后的第十八年,这一年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诞生年,也是埋下了隋朝与高句丽仇恨种子的一年。
正是在这一年辽东高句丽进犯中原,大隋皇帝杨坚下令军队奋起抵抗,从这一刻起,高句丽算是与大隋结下了深仇,隋朝不管以后是谁登基为帝也注定会在以后进行大规模地报复。
同一年,因为去年(开皇十七年)下嫁到东突厥的安义公主突然猝死,为了保持与东突厥的良好关系,大隋皇帝杨坚从宗室选一女赐‘义成公主’号送往草原再次赐婚。
阿史那染干是当今东突厥的可汗,名号曰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他算是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比较恭顺的草原统治者之一。
突厥因为战败已经分裂成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启民可汗原本害怕强大的大隋追究安义公主的死出兵来讨,正要亲自去请罪的时候发生了高句丽进犯中原的战事,他不但没有因为大隋发生战事窃喜不用再烦恼安义公主的死,反而更加坚定要亲自大兴(当时隋朝的国都)请罪。
东突厥的启民可汗走到半路时遇上大隋的送亲队伍,由于隋帝杨坚的交代,这一次启民可被汗免去罪责,随而也不需要请什么罪了。启民可汗考虑再三,最终决定用十分隆重的仪式迎回义成公主,并直接册立为可敦。
如此一来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外族统治者身份娶两名中原政权公主的游牧民族可汗。她们分别是隋宗室女: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
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都会册立为可敦。同时也可以称作可贺敦、可孙、恪尊、合屯、合敦。
启民可汗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强大的大隋之间的关系,他回到牙帐后与众贵族一商议,决定派人押送两千匹战马交给大隋皇帝,这样一来更让杨坚对启民的恭顺感到异常满意,顺带中原政权与东突厥的民间交易量也暴增起来。
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因为双方的克制消失于无形,草原上的东突厥和中原的隋政权陷入短暂的蜜月期。
启民可汗的主动退让自然是因为这时的突厥已经分裂,启民可汗领导的东突厥在与处罗可汗领导的西突厥之间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不平静的草原上还有室韦、契丹、诸霫、奚人在威胁东突厥的生存空间。
启民可汗清楚地知道这时候必需交好大隋才能从中原获得草原缺少的物资,这样才有力量击败敌人,等待时机再一次重新成为草原上的霸主。
而大隋则不用多说,杨坚立国不久,考虑到民生刚刚复苏,新吞并的大陈旧土还不算太稳定,另一方面就是与辽东高句丽爆发的战争,他也只有采取对东突厥进行安抚为主的政策,将国力集中在营州,以应付高句丽的战事。
----------------------------------------------------------------------------------------
国家大事与小民通常没有多大关系,只要生活的栖息地附近不出现天灾兵祸,平民百姓谁会去注意太多事情。
新的一天到来,对于这一年发生什么事情一无所知的陈宗泽一夜没睡,听到鸡鸣就早早起床准备,他昨晚旁敲侧击总算从柔娘那里了解了一些初步的情况,不过因为身份的关系注定不会知道太多。
据说脚下生活的这片土地在十一年前是属于一个叫陈的国家,大隋灭陈后自然也就成了大隋的土地,因为陈国国力不强且陈主(皇帝)太过无能,这片土地经历战火后倒是没有被大规模破坏。
隋灭陈后对原陈国旧地的政策倒也十分温和,同时因为大隋的均田制度,原陈国除了一些不甘心的世家门阀之外,陈国旧民对大隋的统治不但没有反感倒还十分感激。
脚下这片有一个名字,它叫江都郡,这个名字是现在大隋的叫法,民间一般还是称呼这片土地叫作扬州。
江都郡靠近海口,民生还算富庶,如果印象不强烈的话提起它旁边的丹阳郡一定不会陌生,毕竟不管是三国时期还是后晋、五胡乱华,江都郡、丹阳郡、历阳郡(三国时统称扬州)这三块土地上的男人一直都是以剽悍著称,算是历史上有名的专出精兵的故乡。
陈宗泽知道自己来到隋朝后开始还没什么感觉,反正是回到古代了,回到哪不是回啊?反正随遇而安也就是了。可后来越想越不对,隋朝不就是历史上那个不足四十年的王朝吗?知道多了反而变成了坏事,这一晚也就在惴惴不安中成了失眠之夜。
一个还在为生活挣扎的平民老百姓能改变什么?他什么也改变不了,以其胡思乱想还不如快点解决眼前的难题。
有了以上的觉悟,陈宗泽抛开混乱的思绪告别柔娘走向村口,一路过去早有人家起床劳作,村里的男人们也都三三两两向村口汇集。
虽然天还没有亮,但村口这边早就有人在等候。他们大都随意的交谈着,见有人来了就打声招呼。
男人们身上的物件并不多,大多是随身带着劈柴用的柴刀或是硬木削尖的木叉,一个粗布包裹里面装着足够三天食用的干粮,外加一个装水用的兽皮袋,别说弓,就是像样的兵器都没有一件。
陈宗泽一来那些交谈的人都停顿下来,这让陈宗泽感到压抑,可以想象这些邻居们一定不喜欢他的到来,毕竟一个刚刚从病重走出来的人对进山打猎绝对是一种拖累。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