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兵戎> 第二十一章:天公作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天公作梗(2 / 2)

再则,朝廷当局有一个怪怪的思想,那就是坚持认为高句丽脚下的土地是汉人的,是属于大隋的土地,现在只是被一帮蛮子暂时占据着,不夺回来实在是有愧列祖列宗。这时是被突厥牵制着没办法,否则早就得从那群蛮子的手里将土地夺回来,不然死了都没颜面去见先朝开疆扩土的天子和历代守土的烈士。

必须说明啊!民族情结是很奇怪的,杨坚可以恨先周的宇文政权,但他不能骂比如西汉或者东汉,乃至于先秦的天子。相反地,杨坚还需要认可和尊重,这叫隔朝不记仇,也是巩固大隋皇权的一种手段。

而在汉朝时期,辽东以东、以北的土地的确是汉人的,所以杨坚领导下的大隋坚持认为高句丽占据着属于大隋的土地。

百姓们嘛,上面提到了扬眉吐气这一点,不难解释在民族自尊心高涨的年代,这种条件前提下不恨高句丽这群蛮子。

要说上下同心,大隋对高句丽的战事应该十分顺利,很快就能把入侵的高句丽蛮子击退,并大军长驱直入灭了丫的吧?

可是老天就好像是在和大隋作对似得,从大隋天子杨坚调兵遣将开始,一直到杨坚派了自己的第五个儿子,也就是汉王、现今的并州总管杨谅和水军大将周罗,共集结三十万水路大军,将近一百二十万民玞,征讨高句丽蛮子。先前一直到进兵之前还算顺利,可到了紧要关头……

他娘的!这贼老天竟然降雨了,而且一下就没完没了,辽东山林多山地更多,三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由于道路泥泞无法及时补充,水军那边的突袭计划一拖再拖。自此,大隋与高句丽的战事从有优势的主动变成劣势的被动,而汉王杨谅身体本来就不好,被下雨的天气一搅和竟然病了。

陆路大军的统帅仗还没开始打就先病了!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

大隋天子的意思是,不能打下去也得继续打,如果不打就退兵,那以后不还得哪个跳梁小丑都能来摸大隋的虎须?杨谅病了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前线,不然就不是杨家的子孙,更不是大隋的王爷!

杨坚一发狠不得了了……

杨谅拖着病体总筹战事,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如果不是内侍机灵,杨谅还真差点跌倒在泥地里淹死,直接应了那句话:死也要死在前线!

水军大将一收到天子震怒的消息也顾不得许多,不顾天气恶劣扬帆启航,但海上的大浪使许多船只颠覆。大隋水军一抛锚休息,高句丽的先遣部队就会出现并进行偷袭。周罗的八万水军和姜以式的五万高句丽海军在渤海交锋。由于周罗先前已经损兵折将,士气又低迷,交战之后元气大伤,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后撤,结果大隋水军也没戏了……

将良兵勇,可是老天不帮忙倒罢,还祸害来着,这一次大隋与高句丽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在老天作梗的条件下,情况越来越显得不容乐观……

“上下齐心,高句丽必亡!”

说话的人是刘元进,他对大隋的归属感明显不强,但他却是不敢说当今天子一句坏话,而对于大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不但是他,就连赵破陈、刘黑闼、王伏宝、黄达四人也希望大隋能够获胜。

薛旺就是个二愣子,他不但个性莽撞就是做人也少根筋,不明白刘元进五人那种对大隋莫名其妙的敌意,傻乎乎地问了句:“刘大哥不喜欢大隋,为什么还希望大隋能够获胜?”

这一问,刘元进傻了,其余四人也都愣愣地说不出话来。良久,像是事先约好的那般,五人异口同声道:“这是我们汉人之间的事情,高句丽想入侵中原却是不行!”说得斩钉截铁。

陈宗泽不了解历史,但他听完刘元进的转述后,他尽管不了解这一次大隋与高句丽之战的最终胜负,可他还是觉得这一次大隋会吃亏,吃很大的亏!

“急了点,这时候辽东多雨,渤海远近海域天气也不好,应该选立春之后辽东降雨量少些再出兵,那时就算是被高句丽探查到军情,也比雨天影响补给要好很多……。毕竟打仗打的就是粮食,军队没了粮食,仗……”

刘元进很明显地怔了怔,王伏宝和刘黑闼面面相觑,至于赵破陈则是两眼放光,黄达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

“贤弟说说,哥哥们也长长见识。”

陈宗泽欲言又止,他刚刚也就是顺口就说了出来,并不是有心去做评判。他见在场所有人都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想了想,简单说:“是急了,对付高句丽这种小国不能死磕硬磕,只能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一战而下。大隋这边的将领明显也出了一点差错,至少是没有关注气候变化……”

王伏宝想了想,语气明显变得很谦虚:“陈贤弟是说,为将者须知天时与地利,否则再如何兵多将广亦难得胜?”

陈宗泽被打断也不想多说了,这是什么年代啊?一个不好传出去还不被砍了脑袋!

不知怎么地,在陈宗泽并不全面的解释后,现场气氛变得冷清起来,似乎每个人都在想什么心事……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