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宇却并未失望。他只是询问道:“那在香港哪里能买到电报机?”
这个时代正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黄金期。新发明层出不穷。如果说这次革命给人类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那便是电的应用。
而在军事上。火车和电报带来了一次军事革命。能迅速机动兵力的火车柳宇当然是没有能力去办到。但是快速获得消息的电报。柳宇却是有条件能办到。
只要有了电报机。自己对部队的掌握。对情报的了解便能跃升一个地步。他知道这是一项大工程。到时候恐怕光布线会就超过一百公里。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代价。他觉得值。
要知道。即使是大清朝极快的八百里加急。一天传递讯息也不过是四百公里而已。有时候北京要知道边关战事的进展。需要一个月以上。有些偏僻的地区甚至三个月之后。北京才能得知具体情况。
而现在仅仅需要电流闪过的瞬间。就掌握天下大事。虽然在北坂这个地方建立电信网很有局限性。但是柳宇觉得自己需要这么一个大手笔--即便把汇理银行的一百万法郎都用掉都值。
可是德斯蒙却有不同意见:“电报机?你落后了。这是电灯!”
电灯?柳宇还真没想到。在这个时代香港已经有了电灯的出现。甚至普及到一定程度:“这是一八七九年开始安装的电网。到现在全香港已经有几百个家庭和公司用上电灯了。”
现在是一八八一年。距离爱迪生发明可靠的电灯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无论是香港和上海。都在一八七九年第一时间用上了电灯了。
这也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改变。在以往的年代。由于通信和航速的限制。西方最先进的科技发明离远东都会有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距离。但是这个电的时代。世界都在同步运行。只有这些东方的封建统治者仍在固步自封。
德斯蒙地洋行就属于香港若干个电灯用户之一。柳宇听说之后笑着问道:“连电灯都有了。你不会连电话都装上了吧。”
德斯蒙看了柳宇一眼。眨了眨眼睛:“你怎么知道我要装电话了?嗯……”
他和柳宇几乎同时反应过来:“电话!”
柳宇当即询问道:“哪里有电话机?我需要购买电话机。”
他猛然想起。比起电报。在细柳营普及电话机是一个更可行更方便的方案。
他在脑海里苦苦地思索着。电话是哪一年发明地?现在应当是磁石电话了吧?应当有磁石电话总机了?
他来香港正好是一个非常恰当地时机。电话同样是在一八七九年发明的。这一发明同时出现在一八七九年的香港与上海。
任何先进的科技发明。这些香港与上海的资产阶级都能享受到。只有海防这样的第三等港口。才能远离世界先进潮流。
那边德斯蒙已经询问道:“需要多少部磁石电话?几部总机?还有。电话线需要多少米?”
这个时代地电话机。正是古董式的磁石电话。也是另一个时空那种手摇式地电话机--通话质量一向不稳定。而且多用户的话还得手动转接。
但是无论到任何年代。这种磁石电话都会是军方地保留产品。永远也不淘汰。这种最简单的电话有着先进的优势。只需要两部电话用电话线一连接就可以通话。不需要任何交换机或其它设备。其它通讯设备。即使是最先进的手机或卫星电话。永远做不到这一点。
在战争期间。这种一接即通的特质不惧怕任何电子干拢、破坏。只需要接通两部磁石电话就可以了。而且德斯蒙提供的产品中还有磁石电话总机。
在西方的一些大城市。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上百个电话用户的电话网络。但是在东方地香港和上海。一个电话网络地规模都在二三十户之间。使用手动转接电话。德斯蒙提供的就这样地产品。
但是这足够了。即使是以连队为单位。一个二三十户的网络可以让柳宇很方便掌握住所有的步兵连队。
在电话机出现之前。一个指挥官所能直接指挥的兵力很有限。这是他掌握部队的能力先天不足。通过口令、旗语、信鸽、传骑等手段。他所能指挥的范围不过数公里。
拿破仑在滑铁卢拼死奋战。但是他下属的数万大军就在十几公里外和敌军捉迷藏。始终没有把兵力投入到滑铁卢的战场上。他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最强将领。
只需要二十部电话机临时组成的野战电话网。细柳营的战斗力至少提升三成。这种无形的提升能带来部队飞跃一样的变化。而且比起电报来说。电话机更容易操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