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渐降临,微风拂面,气温不算高,虽然凌晨下过一场小雨,但是毕竟还是九月份天气,还是觉得闷热不少,江陵秋恨不得只穿大裤衩,脚穿人字拖,光着大膀子出去。可是时代不一样,也只能想想。
这样的朝代,都礼节和民风的约束下,服饰穿着也是相当的保守,燥热的夏天都是长袍马褂,看的江陵秋都觉得酷暑难热。特别是让江陵秋郁闷的就是古代的内裤,宽大无比,极其的不适应,总感觉自己的宝贝似乎缺少些东西保护。不过让江陵秋比较欣喜的是清朝的发式,和光头倒是差不多,夏天还是比较现代人有些优势。
南京的夫子庙在秦淮河地区比较著名的地方,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素有“六朝金粉”之誉。历代的学府的所在之地,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
夫子庙的建筑大多都是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满清入关大多数建筑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周围布满了,酒肆,茶馆,酒楼。恰逢中秋灯会,路上行人如织,人头颤动,万人空巷。
让江陵秋更加沉醉的是精美的建筑,画阁朱楼,层台累榭,玉除彤庭,碧瓦朱甍,万家灯火,好一副清明上河图,让人流连忘返。
阿泽从小在小山村长大,对于到夫子庙和我们现代人到上海,北京一样的兴奋。江陵秋便给了些银两,随便让他买些喜欢的东西。
美食的诱惑无遗是最大的,沿街布满了各种小吃街铺,山楂糕,豆汁,奶酪,酸枣面等等口味都相当不错。
江陵秋带着阿泽穿梭在人群中,最终前往秦淮码头放孔明灯,祈求福报。
“狗**焦糖,口感酥松,香甜可口,南来北往的都来尝尝。”一位老汉正吆喝着。
江陵秋听见老汉大声吆喝,觉得这名字倒是有意思,便随着吆喝声来到铺子前。
“两位小爷尝尝,我这狗**焦糖味道夫子庙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说完老汉拿起一块塞进江陵秋和阿泽的手中。
“唉,你这老汉,我们还没说要买,怎就塞到我们手中,难不成想强买强卖不成”?阿泽有些生气的说道。
“两位小爷误会了,先尝尝,先尝尝,不好吃怎敢收两位小爷的银子呢。”老汉连忙解释道。
江陵秋看着手中的狗**焦糖,总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但一时又说不上来。便掰开小班放入口中,欣喜的说道:“口感确实不错,甘甜可口,入口即化,此物是否叫做“沙琪玛”?
老汉脸色似乎有些尴尬,急忙欠身道:“这位小爷好眼力,此物正是沙琪玛。”
“那老汉为何满街吆喝成狗**焦糖呢。”江陵秋把剩下的沙琪玛一起放入口中。
老汉傻笑的说道:“小爷觉得老汉吆喝“沙琪玛和狗**焦糖,哪个更有吸引力。”
“老汉说的在理,麻烦给我来半斤吧。”
江陵秋付完银子后,便和阿泽继续闲逛起来,心想自古以来都说十商九骗,这老板明明是最讨厌的“标题党”。
不过让江陵秋比较欣慰的是,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还能吃到小时候的味道。内心还是有种温暖的感觉。
“哥哥,刚才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狗**焦糖呢。”
“小时候吃过。”
“小时候.................”?阿泽狐疑的摸着自己的脑袋。
两人漫无目的的闲逛着,阿泽更是兴奋无比,从小苦难的生活下孩童的天性也被磨灭不少,但是此时的阿泽更像真正有家的孩子,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每天和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一起在私塾读书,让阿泽更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最适合他的,所以江陵秋暗暗下决心目前的理想就是好好赚钱,给阿泽更加富裕的生活。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江陵秋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对大清朝的理解也多半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尽量的融合进去,让自己真正的变成这个朝代的人。
“小富即安”,对,斗志昂然。
将近半个时辰后,江陵秋和阿泽来到秦淮河畔,夫子庙顾名思义就是全国众多孔庙的一个,夫子庙内部有一座泮池,由秦淮河道改造而成。
每逢佳节都有很多人来此放孔明灯和花灯祈福,及冠之年的男女祈求美好的姻缘,十年寒窗的学子祈求金榜题名,年长的老人祈求儿女安康。
江浙两地的每年的贡银基本占到整个大清朝税收的一半,所以整个江浙的子民基本都不会为生计发愁,内有运河外有港口,江南本就是富饶之地,具备成为繁荣城市的天时人和,所以才使秦淮河畔的烟花如此之盛。
“哥,给你孔明灯,咱们一起许愿吧。”
“恩......许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