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你提供的《》(正文第六章一波三折(1))正文,敬请欣赏!
() 李晔交托的那卷帛图上到底是什么内容,杨涉和杨凝式父子虽然不曾拆看,但却也能料到一二。
大约是诏令吧。他们是这样推测的。
谁都看得出,崔胤和梁王公开翻脸也要不了多久了,到时候必然天下大乱。
而李晔身为天下,深居宫中,耳目不便,且周围的宫女、护卫、宦官都已经撤换过了,要么是崔胤的人,要么是梁王的人,大乱一起,李晔必定再次被幽禁起来。
故而这个时候交给杨涉的东西,一定是李晔防患于未然的最后手段。
可是,这一招没能瞒过崔胤,李晔把帛图交给杨涉时,迫不得已通过崔胤传唤。
崔胤回到家里,自然也琢磨了一番,猜测出李晔的用意,赶紧派人去叫威远军使陈班。
威远军是南司的宿卫军,当初南司被北司压制时,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如今北司已倒,崔胤在扩充六军十二卫时,首先就重组了威远军,而军使陈班正是他jīng挑细选的一个良将。
待一身戎装、身材jīng壮的陈班一到,崔胤便直接吩咐道:“陈军使,请你挑选办事干练者,前去监视杨涉。”
陈班一愣,其实崔胤早已经对一些可疑的臣工布置了监视人手,杨涉也不例外。
现在要调威远军的兵去监视杨涉,让陈班感觉是出大事了,忙问道:“除了监视,是否还有别的职责?”
崔胤点头道:“要保证杨涉父子在咱们的手心里,别人抢不走他们,他们也跳不出去。”
陈班紧张起来,点头道:“末将明白了。”言罢就去布置。
陈班是崔胤的爪牙,负责办事,而真要商量什么,崔胤却要找他的心腹。
在陈班走后,他就把京兆尹郑元规叫了来,将杨涉入宫的事情说了一番,询问郑元规有何看法。
郑元规思量了一阵,开口说道:“杨涉在京毅力三十多寒暑而不倒,乃是脚跟最稳健的人物。皇上大概就是看重他的稳健,才会选在这个节骨眼上,秘密交托物什给他。想必那物非同小可。”
崔胤点头道:“不错,皇上倒真是选对了人了。”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李晔对他们是有防备的,只是这话不方便直言。
沉吟了一下,崔胤又道:“可是杨涉没有兴风作浪的能耐,皇上交付给他的物什,是否是要另外转交给旁人?”
郑元规心头一凛,道:“杨涉能和什么人来往?应不会是京官,细细想来,也就是两个人。一是许错、罗绍威、王师范等人。杨涉之子杨凝式与许错交情匪浅,许错又正和晋王联军逼近河中,皇上是不是要通过杨涉,给许错他们布置圣意?”
崔胤皱着眉头,缓缓摇了摇脑袋,道:“许错虽和晋王联军,但他们就算能打下河中,也离长安甚远,中间还有梁军重重阻隔,远水解不了近火,皇上不会看重他们的。”
郑元规心情沉重地道:“那就是梁王了。杨凝式曾在梁王座下供职数年,深得梁王器重。难道皇上是要用梁王向咱们发难?”因心里慌张,说到最后,声音就有些发颤了。
崔胤也感头皮发麻,几经沉浮的他第一次发觉,前途是那么光明,道路却是如此曲折。
只要再向前一步,自己就能海阔天空,大权独揽,从而施展自己生平抱负,平定天下,甚至缔造中兴局面。
可他的脚已经抬了起来,却迟迟不能放下,只因这一步万一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前有千载难逢的良机,可中间却又遍布着风险,那感觉竟有几分像在做贼,到底下不下手,实在难以抉择。
“不能再等了。”崔胤一字一顿地道,每个字都咬得格外用力,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咱们本来就落后梁王一步,为备万全,必须先发制人。郑大人,传告咱们的人好好准备着,接下来就要全力以赴,把梁王在京里的布置连根拔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