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拳镇武侠> 第二章 三大桩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三大桩功(1 / 1)

一轮火红的烈日高高的挂在高空好似要把光明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林家村后山的深林茂密,只有很少的一缕光线透过密林的缝隙照射到铺满厚厚的枯叶的大地上。

此时密林的深处,一个小湖旁边,一个少年摆出一个奇怪的姿势站在那里,汗水一滴一滴的从额头落下,后背也被汗水浸湿,表情也显得格外的狰狞,好像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可他却一动不动

这个少年正是在后山修炼的林轩一套太极拳打完之后,便开始站桩前世作为内家拳宗师级别的高手,林轩当然知道站桩的重要性

练习内家拳的基本功就是站桩,站桩分为无极桩,浑圆桩,三体桩。

站桩又称桩功,乃修习内家拳最基本的方式乃是修炼内家拳之根本所以武术界常有“只要桩功站得好,宗师之路为你敞”

无极桩又称为养生桩,站无极桩可以站得很舒服,既是养生,又是能量的慢性积蓄,可以逐渐达于四梢,而且两手两足稍加变化即可用于迎敌。浑圆桩又称浑元桩,正所谓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元力”陪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站浑圆桩者,全身浑圆一体,动若奔雷,静若磐松攻防一体,是为浑圆三体式的站法较为激烈,站之则体内可热力蒸腾,较快出打斗的能力,出打斗的欲望,但较为辛苦。功效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

站无极式,面向正方,身子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两足开立呈九十度。手足没有动作心内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其气混混饨饨,清浊不分。所谓“一气浑然,形迹未露”是也。在无极式虚无之中生出“一气”后,便自然而然开始“太极式”,身法由静而动两肩不可向下用力,下垂要自然,双脚交叉垂直,双脚尖亦不用力抓扣,双脚后跟亦不用力蹬扭,两腿似直而曲,身子如同立在大荒之地,双手亦无往来动作之节制,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视,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征兆。身体内外之情景,如同雨天屋檐下之流水,似直而曲,如沐如浴。此式的锻炼,在于恢复习者天然之性,启发习者先天一气之源。技击不过是极尽个性伸张与发挥之形式。故“无极式”为百形之母,万法之基。

先从动中求静开始入手,要做到“沙地立杆”,“腾云驾雾”,直达百会穴上顶,两肩向外拉开,向内微含。把两边肩胛骨拉开,似的中间空,两边虎领筋抽紧,这个叫虎抱头,左右两手外翻,往下沉,两胯朝里缩,力点坐满于脚跟,不可朝前,往后,左右偏,一定要中正,脚趾不许扣,两脚垂直摆放,两眼平视,舌顶上颚,口水咽下。关键是坐满脚跟,这时候脑子里所有的杂念都没有了,空空洞洞,无阴无阳,无我无他,与大地混为一体,象腾云驾雾一样。坐满于脚跟一定要缩胯塌腰,这样才能够坐满脚跟,才能自然提肛。无极式主要是动中求静,一站架子,把所有杂念去处,同时产生深呼吸,叫真人呼吸,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孙公可将口鼻塞住练拳。全部用毛孔呼吸,叫还虚,也叫胎息功夫,算得上是内家拳的一大秘诀

无极式,头要顶,项要竖,目要平视,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虚合,舌要顶上腭,齿要相叩,两肩下垂有松开意,两肘下垂有包裹意,两胯胯根要松,两膝如起步时略带弯曲,不可有死弯子,此时足根不扭,两足足尖不扣,整个体重移置于两足足根,两足前心与地似离非离,似着非着,好象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象腾云驾雾,其目的要求做到虚无,摇摇欲坠的光景,即进入了静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开小差,同时正因为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要做到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思,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有天地即我,我即天地的概念,绝对跨进静的境界,才能有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头顶而钻是顺劲,头落而翻是逆劲,两肩下垂是顺劲两肘下垂有包裹意是逆劲腰要塌,有往前往下按的意思两胯胯根要向后缩,即是松的意思,这是气贯小腹时的关键性要着,才能把整个体重重心置于两足足根,此时即能步入杳杳冥冥,恍恍惚惚的虚无境地,落实到静的境界

站浑圆式,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二肩与脚掌心一线,做到这点,足心就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凝神通气血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开,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脊柱正直,头正,颏微内收。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五寸。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手略高于肘,肩部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站桩时呼吸自然,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站得长久。

浑元桩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静默半刻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收功

三体式,两手相抱,头往上顶,开步先进左腿。两手徐徐分开,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后拉,两手如同撕棉之意。左手直出,高不过口,伸到极处为度。大指要与心口平,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惟手腕至肘,总要四平为度。右手拉到小腹肚脐下,大指根里陷坑,紧靠小腹。左足与左手要齐起齐落,后足仍不动。

左、右手五指俱张开,不可并拢,左手大指要横平,食指往前伸,左、右手大二指虎口皆半圆形。两眼看左手食指梢。两肩根松开均齐抽劲,两胯里根亦均齐抽劲,是肩与胯合也。两肘往下垂劲,不可显露,后肘里曲,不可有死弯,要圆满如半月形。两膝往里扣劲,不可显露,是肘与膝合也。

两足后跟均向外扭劲,不可显露,并与两手之互拉相应,是手与足合。此之谓外三合。肩要摧肘,肘要摧手,腰要摧胯,胯要摧膝,膝要摧足。身子仍直立,不可左右歪斜。心气稳定,则心与意合。意要专凝,则意与气合。气要随身体之形式自然流行,不可有心御气,则气与力合。如此,则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内外如一,此谓六合。实则内外相合。亦即阴阳相合,三体之内劲因此而生。

内家拳站桩,意不可借,借则妄气不能御,御则乱神不宜放,放则靡

无极式温养体魄,蕴经脉浑圆式调运气血,凝神气三体式破境界,御劲力

内家拳站桩三式,三式循环,相辅相成

书友们请收藏一下来点鲜花吧谢谢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