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引:说明史
临江仙
漫漫沙漠西风吹,黄沙湮没尽坟冢。名利荣辱皆虚空。尘土永归存,数分残日彤。
孤身零影沙海上,远眺狼烟随秋风。一行残印鸣友朋。前尘纷纷事,尽伴风沙终。
行轮回,映镜像,又成三分。
太祖谋国斩荆棘,子孙误政归无空。回首永宣与弘治,金日银月并天明。
残阳西斜荡荡,黄沙东去漫漫。秋来今年还明年,转瞬年华空耗。百世豪杰英雄,几留青史永传?纵横捭阖论天道,终成酒后谈笑。
2013年11月16日作
第一卷
日月崩鼎负苍生,四足立鹿入谁手?
卷首语
一个王朝的初起、兴盛、衰亡如玉之初成、琢磨、晖煜、瑕裂一般漫长而跌宕。历史的车轮碾压了一个又一个王朝,昔日辉煌的宫殿在车轮蹂躏下遍布狼藉;历史的篇章记录着每一个王朝的光芒与黑暗,腐朽的思想逐步随着笔尖流出的墨水而逝去;历史的天穹给所有王朝以展示的平台,或如流星瞬逝、或明星永驻。当你品味着周遭一切的同时已然成为历史的风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走完一生,当繁华辉煌过后也不过是那风景的星星点点,阻止不了历史前行的步伐,唯一惹人欣慰的是能成为后人的笑谈罢了!
第一章千年玉玺引“四国”
词引:说明史《临江仙》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定知道《三国演义》原著便是一首词引,但几人知晓这词引何名?选自何处?《三国演义》词引选自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中的说秦汉《临江仙》。罗贯中先生以此词引开头恰到好处,然而这首词引上阕用于杨慎和罗贯中所处明代亦不为过。
《三国演义》词引:说秦汉《临江仙》原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南明演义》词引:说明史《临江仙》原文如下:
漫漫沙漠西风吹,黄沙湮没尽坟冢。名利荣辱皆虚空。尘土永归存,数分残日彤。
孤身零影沙海上,远眺狼烟随秋风。一行残印鸣友朋。前尘纷纷事,尽伴风沙终。
行轮回,映镜像,又成三分。
太祖谋国斩荆棘,子孙误政归无空。回首永宣与弘治,金日银月并天明。
残阳西斜荡荡,黄沙东去漫漫。秋来今年还明年,转瞬年华空耗。
百世豪杰英雄,几留青史永传?纵横捭阖论天道,终成酒后谈笑。
词引分析:由于三国和南明的历史情形很像,故此仿一首《临江仙》以便开头,而很多读者会有疑问仿作《临江仙》中没有任何江水之意,为何还以《临江仙》这一词牌开题,由于《临江仙》这一词牌的格律基调已定便于仿作,本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牌开题,且与《三国演义》词引对行更便于理解。
词意概述:西风席卷漫漫黄沙湮没一切,功名利禄荣辱兴旺皆是虚空之物,终尘归尘土归土化作虚无,唯有天际边的一轮残阳始终日复一日的散发出几分殷红之光。人生历史如沙海孤行,偶尔可以看见几处狼烟随风而起,不经意间遇到一行残存的脚印记便如同友人的召唤。风尘有多少事情可以长存?都抵不过风沙的侵蚀。历史如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悲喜剧,反反复复地性着轮回,如同镜像倒影一般如出一辙,看如今明末又成三分天下之局。明初太祖朱元璋行谋国天道之途何其艰辛,然子孙误政耽国终失江山社稷。回首看永宣、弘治的盛世之局,如同金色的太阳银色的月亮般共悬天穹合成一个光辉熠熠的“明”。然夕阳终将落下,黄沙依旧随风东去,秋去秋又来年复一年,年华岁月转瞬而逝。历代的英雄豪杰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名留青史?以纵横捭阖争天道,到头来终成为后辈酒后谈笑之事。
传国玉玺之引
第一章内容属于虚构其作用便是一个字“引”,引出明清顺西这四个政权,引出一个纷争不断的年代……
文中的“引子”便是“传国玉玺(由和氏璧制作)”,无可非议它是中国三千年封建历史(指的是秦朝以后,秦朝以前是“九鼎”,皇权的象征)中最为贵重的、最具有价值的宝物没有之一,其代表的权倾天下的皇者之权。无数英雄豪杰为其抛头颅、洒热血,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王天下,可细细数来能有几人?到头来发现苦苦追求的皆是虚妄,更悲惨的是一步步地亲手把自己送上了千年传国玉玺的祭台,将琳琳白骨铸成玉玺金身,把殷殷赤血化作朱砂水印,化蜡蜡胴(和谐)体为娟娟白纸,却别胜利的王以自己和千万魂灵为历史之手,撰写着一本本沉重的皇家史书,你之功过皆由胜者评说,是流芳百世抑或遗臭万年都是王者的一个意念,更有甚者为了留名千古而忙碌了一辈子,却在那本功过录上找不到丝毫痕迹,仿佛就没有来到这个尘世一般。不管你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你都该为之庆幸,庆幸谁也没法抹去你来到这个尘世的证据,你成功了没白白在这尘世走这一遭,至于是功是过?后人哪堪评说?
历史如同一个前进的机器,不会因为少了谁多了谁而停止前进的步伐,然而不必自叹自弃,你来到这个世界必有你存在这个世界的意义,你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着这个机器的运转,哪怕你的出生、死亡也会改变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基数。“传国玉玺(皇权)”便是中国三千年封建历史中的核心轴承,由胜利王者操控,故此历史属于胜者,史书是王者私书,不分对与错只看谁输赢,即若杀兄逼父的李世民也没法以对错评判。而研究历史便是从中汲取教训,为自己能够在历史之书上留名博取一丝经验几率罢了!
传国玉玺考究: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将和氏璧(一说是蓝田玉)
雕琢为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其上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
(2)公元前207年冬,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子婴把传国玉玺献给
汉高祖刘邦。
(3)西汉末年王莽篡国,派其弟舜于皇宫索要,太皇太后将传国玉玺于殿廷,
损一角以黄金镶补。
(4)其后经由三国、五代十国、隋、唐、宋、元,1294年传国玉玺忽然出现
在大都集市,玉玺从此归入大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传国玺,最终还是空手而返。至此,经历了1500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第一章共计六回,属于书引(番外篇),讲述主要内容继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之后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借大顺攻破燕京崇祯自缢为线拓展而开,引出明末清初四个政权:南明、大顺、大西、满清。该章节用野史传国玉玺为引,还望各位看官耐心观看,至六回以后将步入正史正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