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南明玉碎> 第十二回 安福胡同阴谋火,追赃助饷因与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回 安福胡同阴谋火,追赃助饷因与果(1 / 2)



第十二回安福胡同阴谋火,追赃助饷因与果

东华门天街结尾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时隔十几日双峰驿站的围局又再现于这东华门天街结尾的如家客栈……一行身着深蓝色直裰披黑袍手执绣春刀的龙衣卫两人一点臣圆弧形零散于屋檐、门廊、路口各处将如家客栈团团围住……

副军师李岩拙一队龙衣卫将门口以那拉•雄库鲁为首的一行人围住,另拙一队龙衣卫将客栈内的住客店家纷纷被赶出列位于左侧门前,差遣他们此时都取下冠帽,区别鞑靼和汉民,非金钱鼠尾辫者被另行押解于墙围边角由数人龙衣卫看管,待事情罢了一一审问……

“李军师我鹰影一行8人,除却方才那位全部在此何必如此麻烦牵涉无辜之人?”那拉•雄库鲁看了一眼被龙衣卫围住的店家和住客试图挑拨矛盾道,“莫非李军师不信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大人,我等臣民何罪?何故将我等围在此处?”左侧门前的一位商贾列身道。

“是啊!大人这是何故?”

“何故?”“何故?”

一行人随着那拉•雄库鲁的激将,也担心李岩心狠手辣会将他们全部杀掉以免错过一人,而且前番听闻大顺军乱杀无辜、奸(和谐)淫掳掠(前文已经分析这个时段山海关之战前纯属官绅造谣生事)、严拷官绅臣僚……

“诸位……诸位……敬请放心,我李岩不会错杀一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人,还请诸位能够配合,莫生事端否则以大顺法(和谐)论处!”李岩这段时日也听闻各处造谣。

“那为何不放我等归去?这般看守我等该如何信之?还行搜身之举我等可是名家世族怎堪忍受?”队列之中一位商贾在家丁的护卫下抗拒龙衣卫搜身道。

“若这般羞辱我等反之……”另一商贾亲自手执刀剑仗着家丁护卫道。

李岩也怕场面失控周围,商贾家丁之数众多,若强行为之这人手不够,恐失控便言道:“国有国法,而今诸位即为大顺臣民当遵之,今日李岩不为难诸位,诸位请回客栈内休息,待此番事了可自行离去,若之间有人试图逃离者斩杀不论!”

一群商贾认为李岩做出此番让步便自行回到客栈内……

“你是束手就擒还是顽抗到底?”李岩看着那拉•雄库鲁道。

“哼!今夜好戏还没上场我又怎么会离去?李军师当好好观赏……”那拉•雄库鲁若无其事地抬头望向西北方。

突然间,西北方火光四起,如同旭日西升,照亮了整个西北夜空……

“西北方大火?”张鼐带着几分疑虑道。

天街上响起一阵马踏声朝着街尾越来越清晰……

“报……报……急报……”一名侍卫急匆匆地从马上摔倒地上翻滚到李岩面前道。

“何事?哪儿着火?”李岩十分疑虑道。

“禀副军师,安福胡同近百户农家商铺同时着火刘芳亮将军正调拨左营士兵扑火……”那侍卫忍者伤痛冒着冷汗道。

“近百户?同时着火?”李岩、宋献策、张鼐他们三人可是李自成钦点的燕京防卫安全主要官员,此番大事能不着急?

“哈哈……好戏开始了……你们二人是继续与我谈笑风生还是去安福胡同的烟花火焰?”那拉•雄库鲁将手中的檀木剑收回腰间,看着李岩和张鼐二人,提手一挥一行八人跃起消失黑夜之中道。

“莫追,速与我前去安福胡同……”李岩和张鼐没法顾及鞑靼之事,率领着龙衣卫直奔安福胡同,近百户起火牵涉之人何其之广,这番大事起因乃何?那拉•雄库鲁为何知晓?他又有何势力能够兴此番大火?这一切唯有去了现场才能知晓……

安福胡同

燕京西城区安福胡同在明朝商货通行甚是发达,可随着这场大火一切都灰飞烟灭。才经过雨雪的洗涤要烧起这番大火谈何容易,若言天灾谁信?即若天灾也不可能涉及这么多人家,定是认为纵火,可偌大的燕京谁又有这般势力无声无息的烧起这番大火,在诸多人看来唯有新兴政权大顺,可真是这样吗?(史料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平寇志》,可前文已经提及大顺在山海关之战前并未军纪不严的事情,此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这场大火燃烧在西方,如同星空中刚刚升起的太阳照亮了整个天穹。这场大火是明王朝的回光返照,烧尽了大顺政权和商贾地主官僚之间的一切联系,完完全全地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暴漏出来,将二者彻彻底底地拉到了对立面,拉到了你死我生的局面……

“报……报……刘将军,李军师和世子赶到……”一名士兵对着满脸黑炭色浑身上下破烂不堪的人道。

“快!快给我灭火!我去见李军师……”如同黑炭人的刘芳亮将水桶递到刚回来的士兵手上道。

“伯忠啊!怎出如此大事啊!”李岩急匆匆地下马拉着被大火烧的黑漆漆的磁候刘芳亮(字伯忠)道。

“林泉,伯忠也不明了,伯忠直辖左营,这番接到士兵报安福胡同大火,特违背大顺军法禁令率左营灭火……一切罪责我一人承担!还请先灭火啊!”刘芳亮跪在地上激动不已道。

“伯忠啊,我是怕你中计……禀报士兵乃何人?现在何处?”李岩差不多猜到事情的内幕,这是有人要往大顺军身上抹黑泼脏水……

“禀报者?我见辖区安福胡同大火一时心急没有注意,这可如何是好?”刘芳亮在李岩的话语中明白这番确实可能有人栽赃自己,可当时心急也没留下禀报之人。

“林泉还是先灭了这场大火,待火灭了再议后事前因!”张鼐扶起刘芳亮道,“磁候莫过担心,此番唯有先灭了大火,统计伤亡才是主要大事!”

“世子所言极是,还是先灭火。”磁候刘芳亮看了眼李岩身后的龙衣卫道。

李岩哪能不明白刘芳亮的意思便道,“龙衣卫前去灭火!”

这场大火持续了整个一个时辰,待大火扑灭物是人非,经过伤亡统计刘芳亮左营救火死亡十一人,龙衣卫伤亡三人,安福胡同民众救出两百三十余人,死亡民众达一百余人……

这场大火点燃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的导(和谐)火索,将二者矛盾推向了高潮……

乾清党争派系林立

随着安福胡同的大火之后,各种小道消息传出:大顺军磁候刘芳亮左营部奸(和谐)淫掳掠无恶不作,为掩盖其滔天罪行大火烧掉安福胡同……自从大火扑灭后,磁候刘芳亮便独自一人跪在乾清宫前的台阶上,直到第二日乾清宫诸位大臣武将议事的时候磁候刘芳亮也没能起身进入宫议事。

安福胡同这场大火点燃了大顺政权内部党争的火线,揭开了明朝降臣和大顺原先文臣武将实权派之间斗争的序幕,也激起了大顺政权原先文臣武将实权派之间的内部斗争。将明朝官绅地主精英阶级与大顺新兴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彻彻底底地暴漏在日光之下,也将大顺内部激进派和缓进派、持旧派和温良改革派之间的争斗重新拉上了议程,为大顺悲歌埋下了伏笔。

安福胡同事件后第二天清晨朝阳徐徐而升,如同昨夜那场大火照亮了整个紫禁城天空,群臣按惯例前往乾清宫议事。可这一天也许十多年都未曾见过,哪怕崇祯一朝也未尝出现这种景象。燕京之内官绅不论官职大小、不分品级、不讲爵位悉数到场,还有一些商贾地主之人也排在乾清宫御道之上、更有一群衣着破旧炭色黑衣的民众跪地稽首等候朝议……

“臣前明翰林院张家玉启奏拜贺大顺皇帝陛下,陈情左右:君上既已定鼎天下,必当以尊贤士敬德民为国之基本。君上圣主明君,体仁好生,爱民如子,四方安定,海宇归心。我等群臣当贺首君上继帝位,循天道,安万邦,福亿民……”万历年间的翰林院耆老张家玉列位启奏叩首劝谏道。

这一奏议打破了平静的局面,掀起了惊涛骇浪的前兆……昨日刚发生安福胡同死伤数百人,今日却有大臣耆老携手明朝降臣劝谏李自成称帝,这番举措是何阴谋?是何人主张下这一把大棋局,谁将成为谁的棋子?

随后天启乙丑进士党崇雅也附议劝言道:“臣右侍郎党崇雅进言:今运抚盈成,业承熙洽,百姓安居乐业,群臣皆恰和谦逊,君上当承天道安天命!”

“臣礼政府郎中涂原表谏……”

“臣户政府左侍郎王熬永启奏……”

“臣吏政府稽勋郎侯佐……”

接二连三地一群大臣上表劝谏的数不胜数……深谙党争之道的明朝降臣玩了一把早已滚瓜乱熟的棋局,不知道新任君上李自成能否看穿其中的陷阱……

“臣大顺左辅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启奏:臣略通善法历书,今甲申年戊寅月丙子日不宜行君王之道,不仅今日整个戊寅月实乃晦气之月,不宜行君王之礼。礼政府郎中涂原汝身居高职岂有不知之理?汝等这番极力劝君上登极,是何居心?”为官十多年的牛金星也深谙此道,怎么会不知道大臣们打的什么算盘,昨夜数百人伤亡,今日竟然劝谏李自成登极?这箭头直至大顺原文臣武将,自己身为文官之首岂有不阻挡之理?

“左辅博学,但天道难测。臣礼政府主事吴泰来昨夜占卦天星,今日乃阳煞龙升之日,千年难逢当死谏君上行帝王之道!”礼政府主事吴泰来出列解释道。

“噢?不才昨夜吾也占了一卦乃爻位之象,卦象西北是为大凶。正应了昨日安福胡同大火之灾,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数百生灵亡魂飘散在紫禁城的天穹何谓之大吉?阳煞龙升,不若亡魂鸣天吧!”李岩知道这帮明朝降臣明明知道安福胡同之事,今日却极力劝李自成登极,实乃声东击西之举,此举会惹得天怒人怨民怨沸腾,李岩直接挑明不愿和明朝降臣玩委婉之争。

“臣大顺军师府军师宋献策劝谏:夫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上仁厚爱民,安福胡同数百亡魂未安,君上当以民为重,不可逆行天道……”

“臣义候张鼐劝谏……”

“臣汝候刘宗敏劝谏……”

大顺原文臣武将知道这是明朝降臣对他们的攻虐之举,此刻团结无比一一奋力阻挡……

“登极一事事关国体,不可轻易而为,各位爱卿好意孤心知,此事后议……”李自成也明白这明顺臣子之争不可扩大化,便一语而定。

“君上圣明”一众大臣回道。

“安福胡同此事诸位怎么看?该当如何处置?”李自成坐在龙椅之上,他心知肚明但依旧询问诸位大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