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深秋时节,中原的粮食早已收割完毕,被驱逐的那些人如果找不到粮食,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延续下去,为了这些灾民可以在灾荒年头活下去,他们几个是一定要开除的。”王森心里暗念,做事千万不可心慈手软,严刑峻法才会让民心收敛,百姓才能安心劳作,若是姑息养奸,定会为将来留下祸患。
处理完这件事后,王森开始在空地上修建更多的房屋,分给每家每户居住,对开荒的力度也大大加强,利用手头的充足的资金,他从海州城里购买了十余头耕牛,还招揽了更多的流民加入到开荒种地的大军之中。
至于那苏秉恩,现在完全笑不出来了,王森不但要求他每日下地劳动,还拨给他五十人的小队,作为小队长,却要和这些泥腿子们一起干活,这让苏秉恩很是气恼。
经过一番整顿之后,王森将归附来的三百余流民和以前的一百六十名流民混编成四个小队,每队一百人,分别安排杨阿山,杜忠和新提拔上来的张华作为小队长,另拨出五十人交个苏秉恩管辖,剩下的二十余人则编为后勤小队,负责全体人员的伙食柴草和牛只的粮草等事宜。
开荒的人增多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加快,王森先期放养的一千只鸭子也长大了,王森将这些鸭子都养起来,等到来年进行大规模孵化,扩大养殖规模。
鱼塘中也放了鱼苗,田地先期种植的油菜也已经开花,大概能赶在入冬之前收获,眼下的形势一片大好,如不出意外,油菜一项便可以获得第一笔资金支持。
作为开荒大军的首脑,王森再也不用亲自下田劳作了,但他还是习惯性的坐在大堤上,看着手下们推着独轮车,将一车车的碎石倒进沼泽中,圈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田地,等到污水排干之后,便可以种下希望的种子。
王森的思绪进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直到被一个洪亮的嗓音惊醒,“二少爷,知县老爷请你过去一趟。”
“庞知县?”王森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看到那个紫脸膛的捕头正站在王森面前,眼中全是得意。
王森哼了一声,跟在紫脸膛衙役的身后,向知县衙门走去。路上的人们纷纷对王森侧目而视,王森装作看不见,一直来到衙门口。
庞知县已经在大堂上坐了很久了,见王森来到,咧嘴一笑,“王小哥,你开出多少荒地了?”
“谢大老爷关心。”王森笑了一声,“不过五十余顷。”
“五十顷地?不少啦!”庞知县一笑,脸上的肥肉随着笑声来回乱颤,“既如此,那本官投入的五百两,不对是八百两银子可以归还了吧!”
“这……”王森仔细一想,既然他投了八百两银子,所要的就一定不止八百两那样简单,恐怕要狮子大开口了。
“知县大人明鉴。”王森的眼珠转了转,笑道,“开荒甚难,百姓每天早起晚睡,兢兢业业,方有此尺寸之地。现在在下也是捉襟见肘,粮草不济,百姓们嗷嗷待哺,还请知县大人明察。”
“既如此,”庞知县冷笑一声,“以地代银,岂不更好?本官所要不多,百顷良田便足矣!”
“呵呵,知县大人,”王森笑了一声,这个死胖子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些银子不是知县大人的私产吧!那可是淮安知府衙门发放下来的劝民开荒的款项,怎的,大人要挪为己用?”
“大胆!”庞知县见王森如此顶撞,抓起惊堂木重重拍了一下,“王森,你须知,若无本官赠银,你现在连尺寸之地也开不出来!还敢和本官讨价还价?若识相,马上交出百顷良田,本官饶了你的罪,若是执迷不悟,便定你个欺压良善的罪名,叫你尝尝本官的手段!”
“大人何必动怒?”王森眼珠一转,“在下虽然愚钝,也知这知恩图报的道理,大人既然在在下危难之时解囊相助,在下早已铭记于心,可是最近天气转冷,开荒不易,还请大人略等些时日,定会将百顷良田一分不少的送到大人手上!”
“算你识相!”庞知县瞪起小眼睛,得意的把腿翘到桌案上,“既如此,你先退下吧!别想着和我耍什么花招!”
“多谢知县大人。”王森站起身,心里早已想好了对策。
政治斗争的精髓在于“平衡”二字,现在庞知县对自己发难,那么最好的应对就是找到他的竞争对手,双方联手打击庞知县,达到势力均衡的目的。
庞知县的竞争对手便是自己的父亲,县丞王镇。但是现在王镇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和睦,如果贸然拜访,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