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铜锣声响起。东吴兵开始迅速地向北面撤退。城中的守兵也是从南门撤退。
“杀啊!”冀州骑军往来冲杀。追上东吴兵。将他们截下了近三分之一。
太史慈带着千多骑军追杀。跟着吕蒙进了北面小山丘。
“停下!”太史慈喝令道。
身后的兵将也都勒住了战马。停在原地不动。
“太史将军。怎么不追了?”副将策马上前问道。
“两边都是山丘。中间是窄道。恐怕有埋伏!”太史慈说道。
说着太史慈抬起硬弓对着两百多步外地小丘上射去一箭。
“呀!”一阵惨叫传来。
旁边的兵将都是一阵后怕。要是冲进去还真会中了埋伏。
“东吴兵对这里的地形十分了解。我等要小心才是!”太史慈吩咐道。喏!”众人纷纷领命道。
高览纵马跑在最前。身后跟着两百多骑还有三千多步卒。他们追着从城南逃出的东吴兵。
“哧溜溜!”战马一个打滑。将前边一个骑兵甩下。
“快停下!”高览喝令道。
一众兵将也都停下来。步卒恨不得停下歇息。纷纷依着兵器喘气。
高览越看越是心惊。不知不觉追击到了龙舒南边地芦苇地。这里不仅芦苇高过人头。而且地上也是泥泞。以致方才战马打滑。
“快徐徐后撤!”高览急令道。
旁边地兵将也都看出问题。赶紧吆喝着部下掉头。
“杀!”“嗖!嗖!”一阵箭雨伴随着喊杀声袭来。芦苇后面人影晃动。看不清到底有多少的伏兵。
“不要慌。挡住四周!”高览大声喊道。
“起火啦!”一旁的兵卒惊呼道。
果然。北面地芦苇燃起股股黑烟。炽热的气息迎面而来。
高览神情一紧。急令道:“冲向东边!”
“快跑啊!”“杀啊!”“咚咚咚!”南边传来东吴兵喊杀声和战鼓声。冀州军本来还能镇定地抗击伏兵。但是北面的芦苇一着火。队伍就开始混乱开。任凭高览如何喝令。兵卒们都是急着向东边跑“杀啊!”又一阵喊杀声从东边芦苇丛中传出。东吴兵时隐时现。他们极为熟悉地形。不是地窜出来击杀冀州兵。而冀州兵不知道地形。越象东走越是深入了芦苇丛。
“莫慌。都给老子背贴背!”高览呼喊道。
跑了那么一阵。冀州兵终于镇定下来。一个挨着一个。一支走到芦苇丛一旁的溪边。
芦苇丛东南面。儒雅俊美地周瑜淡定地对部属下下令。
“将军。估计斩杀了千余敌兵。要否再追过去?”副将问道。
“贼兵已经有了防备。再追过去也不会有多大战果了。下令全军回撤!”周瑜下令道。
“报!寿春急报!”斥候跑到周瑜身旁。“冀州军水淹寿春城。少将军已经率部撤往合肥。”
周瑜眉头一挑。问道:“为何会那么快被攻破?”
“冀州军引肥水灌城。”斥候说道。
“冀州军好手段。看来要提前撤离了!”周瑜脸上带有几许担忧。
官道上扬起阵阵烟尘。铁蹄声阵阵惊得四处的禽鸟乱飞。
“策!策!”韩猛拼命地纵马疾驰。他身后是千多的冀州精骑。而他们地任务就是截住逃往合肥地孙策军。
终于。小圆点渐渐变大。韩猛等人看到了东吴兵的身影。
“包抄过去!”韩猛大声喝道。他纵马跑向一旁地庄稼地。千多骑兵也跟着他纵马跑下去。然后直追东吴兵前部。
东吴兵也是一阵惊呼。冀州军占据骑兵优势。他们追得太快。沿途虽然设了伏兵和路障。但还是阻止不了冀州军的铁蹄。
“少将军。迎敌吧!”祖郎大声道。
“迎敌!不将他们击溃是去不了合肥了!”孙策抓紧了长枪。
“我先去!”祖郎大喝一声拍马迎上韩猛等人。“江东祖郎。可有人敢与我一战!”
韩猛正收拢兵马准备发起冲击。但听到敌方竟然有人叫阵。一下被激起战意。
“韩将军且慢。让在下会会他!”一阵呼喊从韩猛身后传开。然后一个年近三十地青年小将纵马出列。直奔祖郎。
祖郎一杆长戟挥动开。戟刃直奔冀州军小将胸前要害。
冀州军小将战马势头不减。直一个侧身就躲开了戟刃。随后战马急转。他手中长枪从侧后扎向祖郎。
“叮!”两柄兵器交击。各自弹开。冀州军小将从容不迫。立即发起下一轮进攻。但祖郎匆匆回防。显得被动许多。
“不好。祖郎不是冀州那小将对手!”孙策沉声道。但他还没能叫回祖郎。那员小将接连发起抢攻。
“叮!”冀州军小将的长枪拨点得密集。朵朵枪花挑在祖郎身旁。
“开!”长枪将长戟架开。枪尖去势不减。如毒龙一样钻向祖郎面门。
“噗!”祖郎来不及叫喊就被扎中枪尖刺进脑袋。
“啊。祖郎!”孙策惊呼道。接着他被激怒开。纵马上前攻向那个冀州军小将。
“铛铛铛!”两杆长枪密集地交击。急怒之下孙策使出了狠劲。什么杀招都拼命招呼上。
但是那员小将竟然硬是扛了下来。跟孙策拼斗了三十余回。
“滴滴答!”又有两千多冀州精骑赶至。为首大将正是张。
“突击!”韩猛见大部兵马赶到。立即喝令进攻。
“杀!”冀州精骑分前后两部夹击东吴兵。
东吴兵多为步卒。虽然有六七多。但是在骑兵地冲击跟骑射下。也只能结阵防御。
“快将少将军叫回来!”东吴军本阵中一个样貌丑陋的青年喊道。
周泰看了那个青年一眼。立即带亲卫策马上前护住孙策周边。
冀州军骑兵冲击力何等强劲。孙策这些人也只能退回步卒阵列后。冀州骑兵来回十轮冲击后。也在收拢阵型。双方一下僵持下来。
“唉。可惜没有能斩了敌将为祖郎报仇!”孙策懊恼道。
旁边几个随从都是沉默不语。敌军兵锋强劲。又多骑兵。在这开阔处交战他们占不到优势。
“少将军不必沮丧。在九江交战我军本就占不到优势。我等也是事先有准备的。但换到江水作战。就是报仇反击之时。”样貌丑陋的青年说道。
孙策点点头。这个只有二十出头地青年虽然样貌不佳。但背景却是十分了得。是名士庞德公侄儿。又与名士司马徽关系密切。正是有凤雏之称地庞统。
庞统今年刚二十二。他年前从江夏出游九江时。拜访了屯驻九江的孙策。而孙策也是个求贤若渴的人。听说是庞德公地侄儿。又真有才学。于是将他留下做幕僚。
“冀州军的大股骑兵已经追上来。看来合肥是去不了。我看还是退守历阳筹备渡江之事。”庞统建议道。
“我等好几千兵马。怎么就守不得合肥?”周泰有些不满道。
庞统笑了笑。问道:“将军说我军骑兵可有冀州多?在这无险可守的九江中部。我军步卒可能抵挡十万之多的冀州军?将军说说。冀州军从北而下。合肥还有无地形上地优势?周将军再说说。合肥的城墙可有中原河北那些城池坚固?”
周泰被庞统一连串发问唬住。一下答不上来。
“在九江跟十万数的冀州军交战。我军本就胜算不大。能阻挡住他们地兵锋是好。但也不能硬拼以自损实力。所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而且我军之利乃水战。在九江决战实在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庞统说道。
“保存实力。等冀州军退兵时。再伺机攻取江淮?”孙策问道。
“正是!”庞统答道。
“一并通报曹操跟公瑾我等退守历阳!”孙策沉声道。
另一边。青年小将策马回到本阵。一众兵将都对他投来敬佩地目光。能有如此武艺。而且初战就阵前斩将。他们收起了先前对这个青年的轻视之心。
“叔至。你可挑了孙策一员大将呐!”韩猛大笑道。张在汝南招募兵马时收地这个青年。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现在看在实力不可小觑。
“只是截下孙策的兵马。可不能大意!”张纵马上前。他对那个青年小将也是轻轻颔首。“叔至打得不错。”
那个青年确切说是跟孙策等人年纪相仿。但是给人一种沉稳干练地感觉。正是张驻守汝南时。应召从军的汝南人陈到。
“咱们就如此跟孙策耗着。曹操那边怎么办?”韩猛问道。“沮授将军亲自在后面的中军压阵。纪灵所部兵马已经开赴东城。曹操军想驰援九江。那就得拿下扼守两郡之间的东城。”张说道。
“我等应当奔袭历阳。截断他们的后路。不让孙策从江水逃窜的。”韩猛说道。
张摇摇头。“沮授将军说孙策等人不可小觑。要步步稳进。不求现在全歼东吴兵。只要拿下广陵和庐江九江就好。”
“还真是沮授将军一贯的用兵策略。”韩猛笑道。
“大战才刚刚开始。渡江攻占江东才是苦战。”张说道。
“就是不知西路和东路那边怎么样了。”韩猛抬头看向西边的天际。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