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幻想初唐传>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断的杜如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断的杜如晦(1 / 1)

房玄龄暂时将心里对逍遥子就是李宽的震惊放下,努力的催眠自己眼前的人不是他过去的好学生,而是一位有着通天彻地之能的仙家子弟,之后他才缓缓的对李宽开口问道:“逍遥子道长,房某和克明此次到来乃是受圣上所托,前来问询道长所说的盛世三灾第二灾旱灾的事情的,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李宽对房玄龄能够那么快就从自己的话里恢复过来还是很满意的,心里对房玄龄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房谋杜断果然不是浪得虚名!房玄龄能够稳坐贞观盛世首席宰相二十年,还没有被那些年轻一辈的官员拉下马,这里面除了有李二对房玄龄能力的信任以外,也是因为在盛世之后李二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房玄龄的位置!本来他是找到了一个马周准备进行宰相养成,但是让人遗憾的是马周这个家伙英年早逝了,而到了那个时候李二已经没有时间再来一次宰相养成游戏了。

当然,房玄龄的办事能力过高,直接掩盖了大唐其他文臣们的光芒也是原因之一,从宋代的司马光在自己的《资治通鉴》里将房玄龄视为缔造了贞观盛世的最大功臣之一,就知道房玄龄到底有多妖孽了。

“房中书还请明言,小道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宽在让房杜二人称呼自己为逍遥子后,也恢复了他小道的自称,这是在提醒房玄龄和杜如晦,他现在是以逍遥子的身份在回答他们的问题。

“逍遥子道长所言,今年会发生危及大唐国之根本的旱灾是否属实?”房玄龄并没有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是问出这样一个问题,逍遥子就是李宽这件事对他心神的冲击太大,到底还是影响到了房玄龄的思绪,他问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怀疑李宽是不是真的能够知道还未发生的旱灾的事情。

杜如晦有些惊讶的看了房玄龄一眼,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房玄龄会出这样的差错,不过好在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旱灾这种天灾在没有发生之前本就不会有谁会相信,再一次确定也属于正常的事情。只是这样的问题实在不应该是有房玄龄或者他杜如晦提出来,这不明摆着是不相信李宽所说的话吗?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打脸啊!

“今年三月旱灾必然会发生,这一点小道可以用小道师父的声誉做保证。”李宽并没有怪罪房玄龄不相信自己的事情,而是满含深意的对房杜二人点点头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房玄龄和杜如晦得到了李宽的保证后,心里再一次的有了想要掀桌的冲动,尼玛你刚刚才说自己的师父是太上道德天尊的化身,现在这么说谁还敢不相信你说的话啊!?那不是在诋毁太上道德天尊的声誉吗!?谁他吗活的不耐烦了去怀疑已经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太上道德天尊的声誉啊!?而且现在李二可是四处传播自己是太上道德天尊的后裔的事情,并且以此为傲,他们怀疑太上道德天尊的声誉那不是在打李二的脸吗?

“逍遥子道长言重了,非是某等不相信道长所言,实在是旱灾一事事关重大,某等不得不再三确定此时的真实性。”已经反应过来的房玄龄额头瞬间就冒出了一股冷汗,慌忙对李宽解释起来,好在现在在场的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人,不然房玄龄现在可就要担心自己会被李二记在心上了。

“无妨,正如房中书所说,此事事关重大,房中书如此慎重也是人之常情。”李宽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介意,然后他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淡淡的对房杜二人说:“以二位的身份,想来应该不只是为了证实小道说的话才来的吧?不知圣上让二位来此到底是为了什么事?还请二位但说无妨。”

已经失误一次的房玄龄看了杜如晦一眼,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合作那么多年立刻就知道了房玄龄的意思,他轻轻的露出了一副儒雅的笑容对李宽说道:“不瞒道长,圣上得知今年会发生旱灾的事情后,深为大唐百姓即将要遭受旱灾的迫害而伤神,只是这旱灾历朝历代除了灾后进行赈灾以外却是没有任何解决的方法。说来惭愧,杜某以及其他文武大臣们绞尽脑汁也只能萧规曹随,用过往旱灾发生时一样的方法来进行应对。”

杜如晦虽然说了很多但是却一个字都没有对李宽进行提问,但是李宽还是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李二想要解决这次旱灾对百姓造成的危害,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动用前隋国库来买粮食进行赈灾,可李二对此非常的肉疼并不想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来做这种事情,于是就想到来找他想办法。

至于李二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他李宽会有比赈灾更好的处理方法?李宽觉得大概是自己弄出来的筒车和化雪为水的事情,让李二看到了处理旱灾的另一种可能,所以才会将希望放到他的身上,这种想法让李宽感觉压力山大啊!尼玛你们不是传说中开创了贞观盛世的能臣吗?为毛还要来压榨他这个身体年龄才十岁,哦不现在应该是十一岁的孩子的脑细胞啊!?这完全不科学不魔法好不好?

轻轻敲击了几下桌子,李宽淡淡的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龄说:“房中书和杜尚书的意思小道已经明白了,此事请荣小道想一想。”说完就不去理会他们二人,微微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开始思考起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见李宽开始陷入沉思,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要轻松的多,杜如晦才值说了几句话而已,李宽就已经开始思考,这让二人省下了不少的口水。而放松下来后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此时才有心情去享受李宽家里的极品茶水,这一尝就停不下来了,清茶的苦尽甘来立刻就俘获了他们的心,房玄龄甚至在心里考虑着待会要不要用自己曾经教导过李宽的面子,找李宽索要一些现在喝的茶叶回去。

而房玄龄他们在喝茶的时候,李宽却在神游物外,他现在脑海里所想的事情要是被杜如晦知道的话,说不定就会抄起自己腰间装饰意义大于实战意义的仪刀,一刀往李宽的脑袋砍过去。李宽现在根本就没有在想处理旱灾的问题,而是在想为什么以他专业医生的眼光看,杜如晦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疾病,他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样的问题。你说杜如晦要是知道他在想这些,怎么可能还会保持住自己的君子风范?换了谁都会抄起身边的东西往李宽头上扔过去的吧?

李宽之所以会忽然想到这些问题,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还记得在一开始得知改变历史可以获取积分的时候,李宽最初想到的获取积分的方法吗?没错,就是通过拯救那些注定会在某天挂掉的历史著名人物,改变他们的命运间接改变历史进程,而李宽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值得他拯救的人就是房谋杜断里的杜如晦!

史书记载杜如晦是在贞观四年病逝的,至于杜如晦到底是得的什么病才死的,这就是历史之谜了。后世里有很多不知所谓的砖家叫兽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说杜如晦是得的肺痨这种慢性病才死的,也有人说杜如晦是被李二压榨的太狠,导致身体亏损过大最终过劳死......

过劳你妹夫!你当人家李二是山西黑煤窑的煤老板咩?看着自己的员工病的快死了还要让他继续工作?全天下谁不知道李二的贞观盛世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擅杀功臣的朝代?这样一个皇帝会让杜如晦这种对自己有着极大帮助的功臣过劳死?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道说大唐离开了杜如晦就要宣布解体了?还是说杜如晦死前正在做的事情无人可以代替?还不能随便就停下工作?要真是这样那李二会让杜如晦过劳死那还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亲自见到了杜如晦之后李宽才确定,杜如晦很可能是死于忽然爆发的疾病,比如说感冒什么的。你没有看错也绝对没有听错!感冒会置人于死地这种事情在现代就是个不好笑的冷笑话,可是在大唐这个时代却是的的确确会发生的事情,缺医少药的古代很多病症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而感冒要是不注意治疗转变成肺炎的话,那么在古代那就可以直接宣布办丧事了,因为古代没有治疗肺炎的方法!

至于李宽为什么不去考虑处理旱灾的事情,那是因为这种事情对李宽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他早就考虑过怎么帮助大唐度过这个难关这样的事情,你以为我会随便乱说咩?不就是个旱灾吗?李宽没有办法阻止旱灾的发生可不代表他不能降低旱灾对大唐的伤害,因为李宽的父母亲人都是死于泥石流这种天灾,所以他曾经针对天灾的事情进行过深刻的研究。而且即便没有研究过,好歹他也是活了几万年的老妖怪了,单凭见识就可以很轻松的想出无数解决方法来。

“房中书、杜尚书,这一次的旱灾乃是天道所制定的规则,哪怕是小道的师父太上道德天尊也没有办法阻止,小道自然也是做不到的。”李宽睁开眼睛看着不知道在喝第几次续杯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缓缓的说道:“不过小道没有办法阻止旱灾的发生,却有办法让百姓们能够安然度过这一次天灾,只是不知道圣上是单单只想要度过此次旱灾,还是想要从这一次旱灾之中得到些实惠?”

“此话怎讲?”天灾还能够带来实惠?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就被李宽的话所吸引,在他们的心里天灾从来都只会带来破坏,怎么可能会带来实惠呢?要是换了个人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一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进水了,并且立刻叫人将这个人赶出去,可是说出这番话的人却是李宽或者说是逍遥子,那他们就要好好的听一听了。要是真的有能够让天灾带来实惠的方法的话,那可谓是大唐最大的幸事,提出这个方法的人一定会名垂青史!

李宽没有直接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高深莫测的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说话。

看到李宽的这副样子,聪明如房玄龄杜如晦又怎么可能会猜不出他的心思?李宽这是在暗示他们,没有好处就想要从他这里得到可能会名留青史的方法,那是不可能滴!房玄龄咬了咬牙,决定豁出去自己这张老脸去求求李宽,他可是深知旱灾的危害性,只要发生旱灾就会导致百姓一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没有粮食的百姓因为无法活命而引起动乱,很可能会造成又一次的隋末乱世的发生,所以他一定要知道李宽口中的方法。

而就在房玄龄准备舍弃自己的老脸去求李宽的时候,杜如晦一脸郑重的站起来对李宽躬身行礼道:“若是道长的方法真的能够在度过旱灾的同时,也能够为大唐百姓带来实惠,杜某一定会提道长向圣上求一个承诺,无论道长做了什么事情,哪怕是道长行了忤逆之事也不会伤害到道长的身家性命!”

房谋杜断果然是房谋杜断,在房玄龄还是考虑的时候杜如晦却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了大唐百姓为了自己的梦想,杜如晦甚至向李宽说出了在房玄龄眼里大逆不道的话来。这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之间的差别,很多时候房玄龄都会因为想法过多而不能做出决断,而杜如晦却能够为了大义立刻就放弃许多东西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很多时候壮士断腕这种事情都是需要极大毅力的人才能够做的出来的,而杜如晦很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李宽轻轻的点点头,有杜如晦的这一句承诺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尽管他心里其实还有另外的要求,但是做人有的时候不能太贪婪的道理李宽早就用身体牢牢的记住了。而且今天在这里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按照李宽的方法去处理旱灾的问题,他们也要承李宽的这个人情,有了这份人情在李宽也就不需要担心以后自己进入朝堂以后,连个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

尽管李宽对于这种事情并不是很看重,而且以他手上掌握着的知识和经验,也完全不惧任何人的挑衅,但是在华夏人的观念里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而房玄龄和杜如晦都非常符合李宽对盟友的定义。就像李宽对秦琼和程咬金的看法一样,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那种绝对不会背叛盟友的人,秦琼和程咬金重义气,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却是视自己的名节比生命还重要!只要李宽没有做出超出他们底线危害到他们的家族传承的事情来,这四个欠下李宽人情的大唐勋贵和李宽的关系将会一直保持着友好,直到他们之间某个人的家族彻底的消亡。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