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逢锐因逢家庄出现无头尸之事而烦躁不已,又闻逢鹰部下在西寨狩猎,与自己部下发生多次冲突,就更加头疼了。
逢锐左思右想,让曲博去见逢谦,请逢谦速回逢家庄,摆平此事。
看官,逢谦浪迹天涯,到哪儿去找呢?
逢谦虽然远游,但和逢家庄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逢谦行前,就对亲信们交待好了,派数十名忠诚可靠的亲兵进行单线联系,传递逢家庄内外发生的主要信息。在逢家庄最危难时刻,必须以最快速度通知他,他马上赶回逢家庄,挽救危局。
这就表明,逢谦心里依然牵挂着逢家庄的事。逢锐出头做寨主,这是表象。其实在逢家庄大多数军民心里,真正的寨主是逢谦。
只要逢谦发话,违抗命令的人是相当少的。
逢家庄近日动荡不安,逢锐能使的招术都使了,但收效甚微。
万般无奈之下,逢锐想到了大哥逢谦这根救命稻草。
当然,逢谦安排了哪些亲信做联络员,逢锐并不知晓。逢谦临行前,只对逢锐提了联络线上的一个人,那个人叫王六。
王六是逢谦的亲信随从,而且一直居住在逢家庄。
逢锐想到王六,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对,就通知王六,让他陪着曲博去找逢谦。
曲博领命后,找到王六,说了此事。
王六说道:“既然逢寨主要我去找大公子,那我就带着你去找吧。不过我有言在先,你跟我同行,须答应我三个要求。”
曲博问道:“哪三个要求?”
王六徐徐说道:“一,一路之上,我与大公子线上的人接触时,你不得在场,到我指定的地方去等;二,何时起程,何时歇脚,都得听我的;三,如遇外人问起我俩身份,你就说是在五族间做毛皮生意的。”
曲博听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曲博赶到王六那里,王六早就在路口边等着了,二人拽脚就走,踏上了寻找逢谦之路。
一路之上,王六到了一个繁华城镇,总是把曲博安排在馆舍里,自己则外出联络。至于王六找了哪些人打听逢谦的去处,曲博一点也不知道。
话休絮烦,王六一共在三十六个城镇停留过,曲博则在三十六个馆舍独宿。
长夜漫漫,说不尽的清冷孤寂,曲博只好忍受了。
一天,二人来到南澳族的一片大竹林里。
竹海茫茫无边,寒风拂过,枯叶簌簌作响,有的飘向天空,上下翻飞,不停地打着旋儿,最终悄无声息地沾到地上。
但再过一会儿,着地的竹叶又不见了。有的依旧吹回竹海,有的飘到旁边的湖里。
这样的风景,静谧而又肃杀。
天空中似乎飘荡着一股股灵气。
曲博说道:“王六呀,这趟苦差事,让我俩摊上了。我俩已经到了南澳族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呀?”
王六微微一笑:“曲先生,这里就是轩辕竹海,大公子就在这里呢。”
曲博听了,长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个筋骨,就像猫儿一觉醒来,弓背伸腿似的。
王六在前,曲博在后,走进了茫茫竹海。
不知走了多少时辰,王六在一幢竹楼前立住了脚。
曲博望那小楼,竹面光滑,甚是秀奇,于是赞道:“好一座精致的竹楼啊!”
王六笑道:“曲先生,大公子就在竹楼里,你进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曲博问道:“那你为何不随我一起进去?”
王六说道:“小的任务就是带你见到大公子,你快去吧!”
曲博点点头,一步步走向竹楼。
到了竹楼边,只有一扇小门,仅容一人进出。
此时,小门紧闭,曲博只得伸出手指叩门。
里面传来童稚声:“何人敲门?”
“我乃东华族逢家庄的人,有要事求见逢大公子。”
“您稍等,我进去通报一声。”
曲博等了一会,小门终于开了。
只见二个垂髫小男孩笑盈盈地望着他,一个男孩说道:“先生请进,逢大公子就在楼上东厢房里。”
曲博走进竹楼,从狭窄的楼梯里钻出来,来到东厢房。
只见竹屋四面皆是雕空玲珑竹板,或“浮云百蝠”,或“云遮雾绕”,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皆是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
厢房一角的一个大香炉格外引人注目,轻烟袅袅,似乎洋溢着一股股仙道之气。
一张宽大的茶几上,放置着一张竹制围棋盘,一老一少二个人端坐在棋盘二边,手握黑白之子,气定神闲。
曲博一下子看清楚了,那个年轻人就是逢谦。
逢谦听见脚步声响,头也不抬地问道:“是曲先生吧,是哪阵风把你吹到轩辕竹海来了?”
曲博急忙欠身施礼,低声说道:“大公子,逢家庄现在乱成了一锅粥,祖宗基业快不保了,寨主请你马上回去,处理几件事!”
白发老者用手指了指房门口的一张竹椅,朗声道:“客官一路辛苦了,请坐下说话。”
曲博答应了一声,用手轻轻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坐在竹椅上,将逢家庄最近发生的要事简述了一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