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将道> 第三节 于皇武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节 于皇武王(1 / 2)



赵奢这一家子,连同扈从数十人,御车驾马,有条不紊地向着赵国的方向前进着。做为一家之长的赵奢更是骑在马上,和贴身几个随从为家人开道。

他踌躇满志地望着故乡邯郸,为自己的将来,为他的赵氏家族,为他的祖国思考着。他当然不会注意到,在大车上的赵鸰的样子,比他还要躇满。

马克己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原来精卫所言不是假的,他真的回到了战国时代,还成了自家始祖赵奢的儿子。

“而按精卫的说法,就是不能让赵括领军去长平与白起一战,或者说,要让赵括在长平一战战胜--反正就是要保住40万赵兵的性命,自己就可转运了。所以,自己就是要找到赵括,然后辅佐他就好了。”马克己这样想了想。

“等一下,历史上有记载赵奢还有不止一个儿子的,可是指名道姓的却只有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人。可是我把赵鸰的记忆查了个遍,还是没有发现有我家始祖有赵括这个儿子......”马克己感到事情不妙了。

“娘,父亲没有二奶吗?”马克己利用赵鸰的身体,故作天真状,问他的妈妈(实际是赵鸰的娘亲)。

“二奶是什么啊?都十三四岁的人还,还想吃奶啊?”陈夫人笑了笑自己的傻儿子。

“不是你爹一巴掌下去,把你打出什么呓症来了吧!说了多少次,叫你爹不要打你们兄弟俩的头了。我可怜的儿啊!”陈夫人忽然发现儿子有一点不对劲,她的眼中一点泪光闪过,一边又用手摸了摸自己亲生骨肉的额头。

“说我想说父亲有没有别的小妾?”马克己发现自己把现代的词用上了,马上改口。

“小妾?他敢!你爹就你娘一个正妻。”陈夫人把手收了回来,又把拳头握了起来,作出要责罚马克己的样子。

“完了,这样问不是办法啊。”马克己只要问得更白了:“父亲就没有私生子、养子什么的?”

“没有,今儿这孩子怎么了?老说胡话!”

“您也没有别的什么情郎?”马克己又白痴上了,看来被战国名将来上一记后,果然是有后遗症的。

“这孩子,是出什么病了,回到邯郸,一定要找个好巫医给好好瞧一下,不要真的得了疯病了!”陈夫人对自己的儿子(马克己)下了结论--此人已疯!

“那现在是什么时候......我是说几点了?”马克己本想问一下现在是什么年代,发现向这个时代的人问这个问题像太白痴,就自作聪明地问成当天的时间。可是他又忘记现在是战国,要问,也要说成“什么时辰”了。

“不要说了,你还是好好睡下吧,怎么老说胡话......”陈夫人一边说,一边把马克己的头放在自己的膝上,看着在一边的赵鹡很是嫉妒:“谁让鸰弟在父亲的朋友面前胡言乱语,挨了父亲的打;母亲不责罚他,反而这样顾惜他。要是让鸰弟养成了性子,将来要是为官了,还不把家中的脸都丢光了。”

“你这孩儿,身为兄长,不去护佑幼弟,反而学着说教起来了。还在怨母亲偏袒弟弟.....你们赵氏的人,就是这样,要不怎么会有‘沙丘之乱’兄弟相残、父子相搏。”倒霉的赵鹡又被陈夫人数落他身为长子,不能爱护幼弟之过,还扯上了“当前国内形势”的说词--陈夫人果然是名将之妻、王室宗亲的媳妇,大道理还是不少的。当时的人,多怪赵国的正统之嗣公子成、权臣李兑、赵相肥义这些“小人”,从中挑唆赵武灵王父子三人关系;却看不到赵惠文王才是当世的郑庄公(注1)。而赵括的母亲却能一语道破其中原由,难怪她能看出那个赵括是不顶用的主。

平时连别人在地上吐口唾沫,都要围过去看看的马克己,现在可没了心情去理会这场“母亲教训儿子”的好戏。这个功夫,他闭了双眼,装作小睡,心中却在做着计算题。

“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具体生了什么,也记得史书上有过什么记载(废话,史书上会说你一个小民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某路上踩了坨狗屎,那才叫怪了去了。)。不过,听乐毅和赵奢的说法,现在好像还是‘五国伐秦’的时代,也就是说离后来的长平之战少说还有几年,不行,让我算算,我记得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0的事,而我家祖宗赵奢生年卒日不祥,只知道是60多岁大去的。看他现在这样子,是40岁的样子--少说还有20年才到长平之战,是不是那个叫精卫的女鬼......好吧,算是女神吧,把我送错了时间了。更要命的是现在的赵奢没有赵括这个儿子,你让我想帮赵括活命,我要找不到人啊。

对了,赵鸰的记忆中以这样一条,宗室之内可以把家长早逝的未成年子弟过寄给宗室另一家。也就是说,那个倒霉的赵括可能是赵奢的养子。等一下,让我再算算:史书上说长平之战时,赵括有三十出头大了,30减20......也就是说,我只要注意赵氏宗亲中有没有一个叫赵括的十多岁的少年就可以了。当然,也有可是一个赵氏宗亲的少年,过寄给我爹后,再改名叫赵括了。”

马克己还在思考着谁会是赵括,这个他要拯救的人。

“至少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夸夸其谈的人物吧。”马克己想道;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思维也渐渐“赵鸰化”了,也叫上他马家的始祖赵奢为“爹”了。

马克己又暗下心计,这两天就装作被赵奢打出了“病”来,少说多看,不要在古人和祖先面前说“黄话”了。要是真的被定性成疯子,这辈子就不要想回到现代去,更不要说转自个儿的霉运了。

“还是以赵鸰的身份先活下去再说,看看到了邯郸后,能不能和赵括搭上线......”马克己暗下心计。

时间这这样过去了,赵奢一家的回乡之路也到了一个转折点。他们这一大家子,已经隐约看见,当年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设云中、雁门二郡”后,所修的边墙(长城)。

赵奢驻马而立,看着边墙,若有所思,也许是在感叹物是人非,或者更多的是在思考他的将来。

“停下!”赵奢大手一招,把赵鹡、赵鸰叫到身边,问道:“你们可知为父为何不从燕地直入我代郡,而是绕道雁门?”

“看来是在考察儿子了。”马克己马上想到,不过他这会不敢“嘴贱”了--被名将的“虎爪”来上一下,可不是好受的。

赵奢看了看两个儿子,又把目光放在了马克己身上--看了他就气,虽说说的话有他的道理和见解,可是不会看场合,老是想表现一下的样子,这就是他不成熟的体现。

“这个孩子将来不知还会给家里惹多少祸事。”赵奢马上把目光转向长子赵鹡。“你是长子。将来我的世子,你来说说看。”

“靠,已经把我给出籍了......这个先人真是的,以后清明不要想我再给你老人家烧‘元宝蜡烛香’了。”马克己这样想到--不过他好像就连祖父的坟头都是少去,更不要说他的始祖了。“反正我找到赵括,在给他帮帮手,让他和他的手下活过长平之役就好了......当然,能当个公子哥儿,是更好的......”

就在马克己的公子哥梦被赵奢的一句话浇醒片刻,赵鹡说话了:“定是父亲不忍想起长公子代王安阳君之故,不想触景生情吧。”

赵奢默默不语,看来赵鹡是说错了;他看了看赵鸰,示意让马克己说说道说道。

“靠!不会吧。又要我说,我一定会说错的......反正是要挨打了,不如表现得好一点。”马克己这样想了想,说:“现在我赵国的时局不定,爹是想观望政局,从中判断,之后方才入朝,定能得王上重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