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廉颇!”
“秦将斯离!”
“拜见大元帅!”
“好了!俗礼也完了!我们还是来议议战事吧”乐毅对众将宣布道。
“是!大元帅!”
“现在,齐国已经集结倾国之家,共四十万之众于济水之西,高唐之南。他们还向我们下了战书......”说到战书乐毅轻蔑得笑了一下--都什么时代了,还和我玩“约战”啊。
“哈哈哈......”联军的高官们也大笑了起来。
“不过!”乐毅又说话了:“我们还是要应战!”
“什么?”众将以为乐毅的脑子出了什么毛病--他齐国人傻了,你乐毅也发高烧了?
“是的!我们要应战,我们要在这里和齐国人打!”乐毅把手指向了地图,正是济水西面的一个平原上。
“在这里一战,齐人有战车不是正好发威?”秦将斯离问道。
“是的!我就是要让齐人的战车尝尝你们秦人的强弩!难道斯离将军对你们的弩没有信心?”乐毅对斯离说。
“不 !当然有!”斯离回道。
“此战我是这样安排的:斯离、乐乘各领自家军队,斯离为左军,乐乘为中军;而我与赵豹共领赵军,为右军。三军平行列阵在平原只上,与齐人打一场,他们最爱的阵列对攻战。”乐毅对众将说出了自已的计划――要诱齐军主力一战,只有让他们认为他们在战场上的优势足以抵消联军在数量上的那一点优势。(联军比齐军多出了近二十万人,可是要是两军一字排开,用传统的阵列接战,这个数量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什么!赵军你来领?那我呢?我廉颇干什么去?”一听乐毅说赵军不是他来领,廉颇马上就跳了出来:“你对我有什么不满的就明说,我可不放心把我们赵国的子弟兵交到一个三姓之人(注3)的手中。”
“廉将军不要这样说啊!”赵豹又来当和事佬了:“你先听乐大元帅把话说完吧!”
“廉将军,不要慌,我把三国的骑兵都交给你,让你在阵外游击齐军,可以吗?”乐毅大度得笑着说。
“这......我可独立一军?由我支配?当真?”廉颇早想领上数万骑兵,直杀向齐都临淄。他一听乐毅这样说,心中自然是乐不可支,也就不说什么了。
“当真!”乐毅点头道。
“大元帅,不可啊!秦军只来了十万人,这要排阵,我军的左翼......还有,三国之中,以赵军最强,虽然只有比燕军少十万,可他们更好做中军,还有是大元帅亲领赵军,自然是赵军做中军最好!”乐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看不如分十万燕军,编入我的秦军,这样一来三军各二十万人......”斯离当然不会嫌手下兵少了。
可是乐乘就不干了:“你能将住我分你的兵?”
“所以我才说大家各领自家的兵为阵,这样好指挥,才不会出错。”乐毅说出了自己这样安排的一个道理--当然,还有一道理他没有说,这正是他自认的取胜之法。
“众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乐毅问道。
“没有了!大元帅!”
“好!明日就去济西与齐军对阵!”看到大家没有什么异议了,乐毅道。
(注1)秦赵先民和商人一样,是东夷中的鸟夷人,而燕国正是鸟夷人的发源地。而齐国却是上古时代东夷人的最多的地方(齐人也被叫莱夷人)。齐国现在的王室田氏正是东夷之王舜帝之后妫氏的一支。(实际上田氏是妫氏陈姓的分支,他们是陈国的王室之后。客居齐地后,因为齐人田陈两音不分,为了的原来的陈国王室区分开来,就改作田姓。)
(注2)齐国不像战国时代其它国家,用郡县制作行政区划。他们用的是五都制(相当于他国的郡)。五都分别是临淄、平陆、高唐、即墨、莒,齐国的常备军就驻在这王都之内,战时从这王都掉兵。
(注3)乐毅本是中山国之将,中山亡国之后为赵将,沙丘之乱后,被逼出走魏国,后为燕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