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城门边多了几棵老槐树,那是不曾有的。飘然子来到城门外,觉得这几棵树,和自己记忆中的北城外景很不协调。
“后生子,大清早的赶来,怎么不进城?”背后浓浓的乡音传来,吓了呆呆发愣的飘然子一跳。
“老爷子,早安!”飘然子回头,也用乡音答道。
“后生子,莫要想不开么。”说着水城口语的是个老者,五十多岁,拄着拐棍,“你站这里发呆,莫不是有心事?千万莫想不开。”
“哦,无有,无有。”飘然子看老者神态,定是误会自己了。他刚才看着几棵古槐,神情呆滞,老者以为他要寻短见呢。
“无有就好么。这早赶到,还不进城?”老者见他恢复常态,知道不是要找歪脖树上吊,迈步走开了。
飘然子叹口气,摇摇头,迈步往城里走去。
一过城门,飘然子感觉陌生起来,虽然乡音没有多大变化,但人们的服饰变了,街巷变了,连早晨商贩的吆喝声都变了。
“这、这还是自己的故乡吗?”飘然子从北门往南走,寻找着生前的记忆。
没有了,没有了。一切,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
“客官!要些蜜饯么?”
“正宗的永春龙眼!”
果品商铺林立,儿时的记忆,又复苏了,当年,他可是最爱到此地,看着那条果品一条街,全无儿时的街景,而且,还找不到回家的路径。
“大哥,去往楚家巷,从哪里走么?”飘然子向一个汉字问路。
“楚家巷?不清楚么。”那汉子看看他。“附近无有。”
“不对啊,大哥,我记得就在这附近。”
“小后生,我活了四十年,无有听说过楚家巷。”
“那别处有么?”飘然子四下望望,兴许自己记错方向了。
“别处也无有。”那汉子又问旁边卖果品的老头,得到的依然是没有的答复。
“水城别处也没有么?”飘然子想想,也许是家族别迁,住址名字可能改变了。
“水城没有楚家巷。”
“那么,你老人家知不知道,哪里有楚姓家族聚族而居?”
“没有聚族而居的,有些零星的散户,你要找谁吧?”卖果品的老汉问道。
“我找······楚德山,他是水城有名的富豪,经营茶庄。”
“无有听说。”老汉摇头。“我生在水城,六十多年,没听说过开茶庄的,有此一位。”
没有打听到族长的下落,飘然子倒心里踏实了,又问道:“现在是什么年号?”
“永青十八年。”
“大宋太平元年离此多少年了。”
“哦,离现在一千年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多谢了。”飘然子起身往前走,他从老汉口中证实了,的确是过了一千年。看着水城人们的奇装异服,飘然子知道,要寻自己的家园,只有自己去找了。
辨认方位,出了果品街,一直往南走,这里应该就是自己的故居了。
一座座陌生的屋宇、角楼,耸立在他面前。
“老先生们,早安!这里原来是不是叫做楚家巷?”飘然子对坐在墙边晒太阳的老头们,拱手施礼问道。
“不知道。”黑胡子老汉道。
“你要找谁?”花白胡子的老汉问道。
“这是姓楚的人家多吗?有没有叫楚德山的茶叶铺掌柜?”
“姓楚的无有一个,更别说什么楚德山了。”花白胡子摇手道。
“那么,楚德海、楚飘然,你们听说过没有?”
“无有,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没听说。”一个银白胡子道。“我祖居这里,八十岁了,这地方附近几里,都没听说过。”
“我记得以前,这里住着楚姓大族么。”
“没有,不可能。”又一个银白胡子道。“你说的是何年何月的事了?现在水城,就没有楚姓大族。我在水城府衙当了一辈子差,还是干的户口司吏,如何不知?”
“哈哈,小后生,你说的是大宋年间吧,要说么,一千年前,这里是楚姓大族,可是后来,都逐渐亡故,还有的不知去向。”又一个银白胡子,指着这片屋宇、角楼道。“我是水城史馆的编修,前年编完新的《水城府志》,退隐还家的,知道本地掌故。”
“多谢相告!”飘然子望着那片屋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却是:千年大族人尽去,换做他人众楼屋。
[bookid=1488790,bookname=《梁山外传》]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