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云战国录> 第一节 开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 开战(1 / 1)

 我和服部半藏驱马跑到了队伍的前端,震撼这个词汇是我在亲眼看到敌方阵地时的唯一感觉,我知道,我很清楚,这绝对不会是一个日本人能做出的阵型。

假如我没有猜测错误,这就是有名的六花阵,唐代不败名将李靖赖以成名的阵型,这个才是我中国的国粹,绝对不是我这个半调子的现代人能做出来的。从整的来看,对方的部队以三支为一组,总共六组,中心包夹着清洲城。六组部队间有着一定的距离,虽然是比较组内三支部队的距离要长,但绝对能在其中任何一组部队溃败前能相互支援。而且以圆为基准的阵型没有所谓的前或者后,也没有所谓的弱点方向,这种中庸而且实在的阵型,没有几千年的文化熏陶是形成不了的。

看到这样的阵型,我深切的明白到:良好的阵型代表着强攻无用。我要是对对方动直接的攻击,无论那一个方向都是把自己的部队拖进了毁灭的泥潭,只有不断的消耗着自己的部队才能消灭对方,而且消耗的数量将是对方损失的三倍以上才有机会歼灭对方。代价如此之大,即使我把对方全灭,那也是惨痛的失败,何况我也没有如此多的部队以牺牲,即使有,我也不认为我会这么做,中国人习惯以人为主的思想在我心里依然根深缔固。

不过无论如何,战斗依然要进行,我在观察中已经得到了一些情报:确实,对方在近战上是占了绝对的优势,即使我的士兵会长枪突击,但失败的依然会是我们,毕竟对方的混编部队能在近战里挥出最大的威力。但近战能力并不等于总战斗力,因为对方要组成混编部队,所以弓箭手的配置相当的松散,而且也没有什么能有效防御远程攻击的配置,也就是是说对方的远距离攻击实在是不怎么样,这个就是我的机会。

战斗本身就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行动,能否在最小的损失下消灭最多的敌人,这才是战斗的真谛。所以我马上就动了对敌人的第一次接触。

情报永远是第一位的,尽管我并不知道对方的陷阱阵地在哪里,但我还是毫不犹豫的动了全面的攻击。我把所带领的四千部队在第一次接触的阶段就全数的投入了。毕竟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的我完全以跳过互相试探的阶段,前提当然是不要冒然的前进,只是在已知的范围内活动。首先是第一梯队的大盾部队,这是完全的防御部队,根本没有任何的攻击力,在对方的区区数百名弓手的攻击下,多达一千人的大盾部队甚至没有任何的损伤。

接下来就是换上弓箭的两千人部队,这就是集中训练的好处,各个兵种间的互换简直就是一气呵成,只要物资供应上没有问题,这四千人的部队以是任何的兵种。

最后是一千名长枪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万一对方采用突击阵势的话,这一千名长枪手将为部队的换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当我手下的长弓队在真田信纲和真田昌辉的带领下进入了攻击的射程。武将不是小兵,特别是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两兄弟,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是能很快的熟悉我军的作战方式,弓箭的攻击分两波开始向对方动。

果然我想的没错,只有长枪和长刀的部队根本就阻挡不了密集的弓箭攻击,部队的损失现在是相当的迅速。原本对付弓箭队最好的方式就是快速的突击,但在对面的北田家将领却不是历史中的一样无能。只是简单的把部队移开,脱离我手下弓箭队的攻击范围。

清洲城前顿时留下了一个相当大的空档,这简单的一移,马上就让我陷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里:到底是追还是不追?确实,部队前移才能攻击到对方,但也会把自己的部队暴露在两军的夹击之中,何况,谁又知道,前边等着我的不是一整片的陷阱呢?我在自己的心里不断的衡量着得与失,久久都没有下达命令。

“主公,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把部队收回来,先看看情况如何再算。毕竟对方现在远离自己的本土,要想能快速的应变必须得到相应的物资,我不认为一个突袭而来的部队会携带大批的给养。”说这话的是在我身边担任幕僚工作的真田昌信,一代名将果然不同,马上就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我所担心不追的后果或许会引更多的问题。

爬爬书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