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神枪手> 第二十二章 衙役来了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衙役来了 一(1 / 2)

一日,琚儿拿着两幅青绿山水画到字画店铺跟石老板谈价。

琚儿语音清脆地道。“石老板,九两银子两幅画也太少了,还是再加点吧。”

而石老板装作一副为难地样子道:“刘姑娘,你也知道这年景生意难做,九两已经不少了,说不定你这两幅画九两银子不一定卖的出去,再加价我就赔了”

琚儿撅起小嘴嘟哝道:“石老板还真会说,你怎么可能赔那。你只会少赚。”是老板:“哎呀姑娘你也知道,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也不容易啊。”

琚儿还想谈论一番,:“那如果我的画拿到东昌那恐怕不止九两吧,咦。”忽注意到老板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副连绵狂放的狂草书法,一时间引起了注意,开始认真看了起来。轻声道:

东昌府地几徘徊

运河水流释我怀

半生不求君王面

谋得菊到秋香来

落款是-----青藤居士

琚儿记得听老师说过,青藤居士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书画三绝,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字文长,当今的大才子啊。

徐文长是个书法天才、大文学家、大画家、狂人,是郑板桥的崇拜者,连郑板桥都想当他的门下走狗的人,他是何等的厉害,不言而喻了。他科场不得志,使他性格疏狂,桀骜不驯,看到朝廷的大官都不翻眼皮的人。这位连续三次乡试不中,连个明朝的举人都不是的徐渭,之所以成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证明了什么呢?这也是钱学森之问的最好诠释。证明学习成绩的优等生,并不一定是事业的成功者。

石老板见她若有所思,还道她有所不悦,心里想:“平日里这个女孩的画很是抢手,拿到京城都卖到二十两一幅,若是没了这老主顾,那店不知得少赚多少钱。”想到此处只得装作为难道:“哎,姑娘,既然这样那就看在你是老主顾,我就给你再加,加半两如何?”

这时琚儿没听见似地只是盯着什么看。“姑娘我可说,十两这是我出的最高价了,可不能再多了哈。”琚儿凝神伸出纤手指着他身旁的一副草书道:“石老板,这幅字你从哪弄来的。”

“啊。”石老板转头先后看,“哦,这幅啊,是昨日一个姓徐的老先生,在这里溜达,好像是看了你的草书和你那幅《春夫耕牛图》后写的。”

琚儿眼睛一闪“姓徐的老先生。”

老板点头道“对啊,他当时还对你的草书和画评赞一番,然后就写了这幅。”“那他人在哪。”琚儿急切的问道

石老板想了想道:“他啊,他说若是你要想找他的话,十日后的未时,就到洪丘桥上去等他好了。还说看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了。”石老板一时间心道:“咦,那个徐老先生猜的蛮准的,刘姑娘还真的要找他。”

琚儿一听,哦,想到自己得到了高人的肯定和赞许,说明自己的水平得到大家的认可,不由十分欣慰。

她品出书中诗的意思,想任我做个徒弟吗,太好了。想到拜个名师,使自己师出有名,还能得到大师的指点和赐教,使自己的书画水平有会个质的飞跃,天大的好事啊,想到此处琚儿喜不自胜。

“未时,那就好。”

心里念道:“太好了,今日终于遇上高人了,一定要拜他为师。”她向来痴迷书画,若得知有人书法绘画在他之上,便更是欢喜,会设法找那人细细讨教,以精进技法。再看字画只觉笔法铿锵有力,大气磅礴,心道若不是高人怎能留下这等墨宝。

正在这会,店内一个手持扫把的打杂的看了看另一丝绸商贩的锦缎笑道:“呦,李二爷啊,这回又有啥好货运来啊。”

丝绸商贩听了却苦笑叹答道:“唉别说了,今年年景不好,鞑子又来犯了,榷场皮货商比往年少多了。”

“哦,那京师那么样。”

丝绸商摆手无奈地摆手道:“京师啊,京师更是不好,都有不少工匠都被抓丁了。”

“抓兵。”打杂的的显得甚是惊讶:“抓工匠?李二爷说笑吧,朝廷啥时候抓起工匠了?”

丝绸商又解释道:“啊呀,真的,你不会还没听说吧,朝廷决定要抽抓三十岁以下匠籍流民来充军啊。”

“什么,这这这怎么回事啊。不会是谁散步的流言吧。”石老板听了也不禁探头问道。

琚儿听到后心中也是诧然,心道:“匠籍已经要负担不少徭役了,怎么又要负担兵役。多半是谣传吧。”

商人道:“说笑?啊呀,这事千真万确啊,北直隶一带都要抓,听说已经开始抓到东昌了。”“都抓到东昌了!”此话一出,将还在欣赏字画的怡乐中的琚儿一下点醒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干什么,我是个木匠,你们怎么抓我。”“抓的就是你!”

两个衙役刚好抓着一个青年从门口经过。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