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混在北宋末年> 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一触即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一触即发(2 / 2)

第一次随军出征,兴奋不已的蔡莜,在接受大官的勉励时,竟然指着赵佶身边两名花枝招展的美人道“大官家,此次微臣若是能凯旋而归,还请大官家将两位美人赐于微臣。”

赵佶听了也里也是一愣,不过并没表现出不悦,只是淡淡一笑。

卧槽,周围一帮大臣却直擦冷汗啊。这蔡太师大王八蛋可真敢胡言。话说君为夫,那么皇帝的女人是妈啊,这王八蛋竟敢打******注意,真是道德败坏。不过看当爹的大官家都含笑不语,众臣自然装作没听见了。

检阅结束,大军出征。

总之,全军下,那是士气高涨,都以为本次以精锐之师北伐,定可一举收复燕云,从而立下不世之功。这是绝大多数将士内心的真实想法。

与此同时,西军的十万精锐自得到军令后,也已火速向河北路开拔,计划在河间路与童贯亲率的五万王师会合。

一路,老兵油子童贯也算是看出来了,这蔡莜是大官家派到自己身边找茬的,嫌其跟着碍事,针对蔡莜好色怕死的心态,不停向其灌输战争的残酷和危险。

蔡莜开始也是不信,但听得多了,随着离京师越来越远,这地方也是越来越特么荒凉,不由有些后悔来,心想这特么要是打胜了,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可同时风险也不小啊。再想想自己现在已经在大官家身边红极一时了,还有必要再冒身家性命之险争什么功名吗。

童贯已将蔡莜的心理揣摸了个透,看这小子有动摇,于是直接劝其留在了还算繁华的大名府里了,当然,给其提供大批小美女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为打断蔡莜的后顾之忧,童贯还循循善诱道,等前方打赢了,你再出发也不晚了,到时军功同样少不了你小子的。

于是蔡莜被童贯连哄带骗的给留在了大名府。

不过,自进入河北境,深知军务的童贯开始视察战略人员物资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心直跳。只见号称自古武风强盛的河朔地区,居然是要什么没什么,简直成了军备真空区。

越往北走,童贯一路行来,也是越看心越凉。不由暗骂老太监谭稹起来,特么大官家节前让你来督促备战的,还回报说什么一切都好,各军将士请战**强烈。

这特么好个屁啊,军需物资要什么没什么,粮草储备充其量只有帐面的一半,还多是特么阵芝麻烂谷子的。

军械物资差不多都是临时从太原、大名、开德等地紧急调运过来的。数量且不说充足不充足,这特么看质量是残次品。长枪头锈迹斑斑不说,枪杆一用力咔嚓一声断,弓驽更是多不合格。

看到河北路的实际情况,童贯纠结之后,还是给大官家写了一封奏章,将眼前的困难说了一通

臣奉诏来北,星夜倍道,整促行军之备。即见河朔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有。如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须旋舂簸仅得其半。又多在远处,将输费力。军器甚阙(缺),虽於太原、大名、开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适用,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盖河朔二百年未尝讲兵,一旦仓卒,责备颇难。

由此可见,河朔地区二百年不经兵,其军务废驰已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正如前所言。城破了不修,怕辽国人起疑心;河塘干涸了不引水,怕辽国说三道四;士兵老了不换,怕辽国人紧张……

本信心满满的童贯也是越看越心凉,毕竟老家伙带了二十年的兵,什么情况看一眼能知道个大概。不过,随着十万王牌西军的到来,老家伙的底气又慢慢来了。

不过,让童贯极其不爽的是,本次战役总指挥种师道竟然对本次出征颇有看法,竟当着众将的面说什么

“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赃,怎么可以呢”

童贯气得冷哼一声,阴沉着脸,淡淡道

“今日之军事,既有成算。第籍公威名以镇服耳),因出御笔、俾不得辞”

竟思很明显,是你老种也别特么废话了,这是大官决定的,让你做都统制,是借用你的威名来震慑诸军的,这是大官家亲笔写的御令,你推辞个屁。

一旁的杨可世,也起身建言道“事起之由,毫发未尝预,一旦临利害。若仓卒失计,我辈要领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国为重,愿熟计而後行”

显然,杨可世虽然是童贯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过他也认为此次出征过于仓促,请求细细谋划、商量妥当之后再行军。

童贯看连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也根着唱反调,老脸更显阴沉起来。

雄州知州和诜看一名武将竟敢当着太师的面说三道四,于是以嘲弄的口吻道

“杨将军,你平时自夸能敌万人,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枯拉朽,今日一见,你只不过一胆小的懦夫而已。”

估计也是想讨好童贯,和诜说的话很重,丝毫没给杨无敌面子。

杨可世虎目一张,怒视向和诜。直盯得和诜心底发凉。

童贯摆摆手,制止了大家的争议,当即立断,令一心主战的王诜充当种师道的副手。同时,令杨可世为前军统制。

同时下令招募勇士在边境来回驰骋,散发招降的檄,军队暂不得过界挑衅。

童贯召集核心将领商议,决定在河间府兵分两路十万西军分为东、西两路军。以雄州和广信军为东西路军的防区。

辛兴宗统率西路之兵,驻扎在范村一带。

杨可世、王渊统率前军

焦安节统率左军

刘光国、冀晾统率右军

曲、王育统率后军

吴子厚、刘光世统率选锋军

该路军受西军二号人物刘延庆节制。

以种师道率东路兵,驻扎在白沟一带。

王禀率领前军

杨惟忠率领左军

种师率领右军

王坪率领后军

赵明、杨志等人率领选锋军。

其,种师道以前敌总指挥的身份自领军。

宋军阵法采取的是六军阵,即前后左右军再加选锋军的阵式。

很明显,无论是兵力配置还是主攻方向,东路军都是主力军。

种师道虽然对本次出征很有看法,但君命难违,既然自己领了军令,也得认真应付啊。

童贯随即抵达雄州,在此与好儿子童师闵带来的三万胜捷军会合。不得不说,这童师闵办事的效率还挺高,短短半年间,招兵买马三万余众。

随胜捷军一同前来的还有总教官王炎和杨勇。两人也深受童师闵信赖,当然,两人在胜捷军的威望也是甚重,不过都没有具体的领兵职务,只是担负着胜捷的训练任务。

雄州也即河北雄县,又称瓦桥关,周世宗夺得三关后,将瓦桥关改为雄州。

随着各路军各各位,童贯的信心又空前高涨起来,觉得一众王牌精锐在此,定可一举荡平残辽势力,从而收复燕云故土。

战争最初的焦点,自然是集了东路军这边,主要是沿白沟一带。

白沟,即今河北新城东自北而南的白沟河。它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北距北京102公里,东至天津108公里,南到保定62公里,是这片土地的天然心,自古以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追溯源头,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献图穷匕现刺杀秦皇,那张图里所绘的地方,是白沟区域。

大宋稍早时期,赵光义耗尽一生心血,对该地连番血战,超过百万人战死,也没能将白沟地区夺回。

现在,这个浸染太多热血的白沟,又摆在了大宋将士们面前。如何不让人心生澎湃而又暇想连篇。

信心重拾的童贯及部分将领,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大军往边境线一摆,这辽人算拿出好吃好喝的来迎接王师,也该给吓得忘风而逃了吧。可很快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回事。辽人似乎要特么拼命啊。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