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历来少见啊。”袁应泰似乎也颇有感概。说完。望了苏翎一眼。说道:“这京城里。工部军器局等厂局。每年造甲也不过二万副。这回可是将积蓄都运到了动了。再有。那铠甲打造之费。每甲一件。照新估算的话。要一两五分。你算算单是这些。的花多少银子?”
这当然不需苏翎细算。光是铠甲便是几十万两了。
“想当初杨镐、熊廷弼经略辽东之时。朝廷上。也没给过这么些军需、饷银。还有这数十万石的粮草。”袁应泰说道。
苏翎笑着说道:“也是。当初要是朝廷花大力气。说不定这辽东未必如此。”
袁应泰却摇摇头。说道:“不然。这些日子。辽阳城外的七个大营。我也常去观看。那练兵之事。可是有我从未见过的。那熊廷弼、杨镐想必也不会知晓。这辽东。还的苏将军才可收拾。”
“袁大人过奖了。”苏翎说道。
“不是。”袁应泰说道。“这个便不说了。那剩下五十万两的饷银。朝廷已经发往天津。不久便能运抵。不仅如此。皇上还另拨付内帑二百万两。以供辽东军需之用。”
“哦?”苏翎睁大了眼睛。问道:“皇上舍的?”
“苏将军。”袁应泰长叹一声。说道:“你是军伍之人。不知这朝堂之上的烦心事。上回我已说过。这辽事一起。费银已千万数。但却仍旧糜烂至此。如今苏将军有此大捷。你说皇上是愿意花上千万的银子填那些贪官的腰包。还是愿意拿出二百万。不。三百万两。让苏将军收拾辽东呢?”
苏翎一笑。却是未答这显然十分清楚的答案。
袁应泰又说道:“这些白白花掉银子却做不成事的例子。实在太多。我只跟你说一例。便能知道全情。”
苏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静静听着袁应泰讲述。
袁应泰也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在浙江。有个援辽参将。叫袁应兆。”
苏翎眉头一动。看向袁应泰。
“不。”袁应泰说道:“此人也姓袁。却跟我这一支没有关联。”
苏翎点点头。没有说话。
袁应泰说道:“那袁应兆是受命招募援辽兵马。总计七千余名。此人也是因此而授参将职衔。并一应安家、马价银等等都已支去。谁曾想此人带兵到天津时。其实总数不过五千。眼见入关需清点名册。便在天津招补凑数。但却不给那五两安家银子。到了行至玉田县时。那些凑补的新兵的知安家银一事。便与旧兵争斗。旧兵格杀了新兵十余人。并攻掠民房百余间。”
苏翎说道:“兵变?”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也差不多算是了。次日。袁应兆带兵杀了数名新兵。又捆打、割耳将近二百余名新兵。以至那些新兵几乎全数逃尽。袁应兆本已拖延出关时日。曾求山东登州巡抚陶朗。想留在登州。不赴辽东。未曾的逞。这回又屯兵玉田县。近一月而寸步不行。你说。这样的兵。这样的将。就算到了辽东。有何用处?”
苏翎摇摇头。说道:“大人。就算是此人来了。我也不会用的。”
袁应泰看着苏翎。微微点头。说道:“我想苏将军也会如此。再过一日。自广宁而来的那四万兵马。便可抵达辽阳。原本还要早些。不过我令辽东巡抚王化贞。往蒙古买马。共的一万匹。此次一并带来。还有积压在广宁沿海的粮草、军需。也由这四万人一并运来。是故要迟上几日。”
苏翎想了想。问道:“袁大人。这四万兵马。何人管带?”
袁应泰看着苏翎。笑着说道:“苏将军。你放心。适才我所说一例。便想到了这一点。如今连朝廷都倾力放在苏将军身上。我又怎能不为将军所想?”
苏翎静听袁应泰的下文。
“这四万人马。并无大将管带。”袁应泰说道。“我已命巡抚王化贞驻守广宁一带。由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徵、鲍承先。参将麻承宗。中军祖大寿。游击罗万言、李茂春、孙的功等统兵四万。在河东防守。另外。我已命副将罗一贵、黑云鹤率兵驻防西平堡。这罗一贵你也见过的。有此人在西平堡。这河东、河西。便可两边兼顾。绝不会让河东那些官兵。扰了你河西的兵事。”
苏翎又问:“那这来辽阳的四万兵马。。。。。。”
“千总以上的武官。任你选用。”袁应泰说道。“若是能用。你便留在军中。担任何职。那是苏将军的管辖之内的事。剩下的。都令其返回广宁。如今王化贞也知这些官兵不能大用。也在招兵寻将。整训军伍。他已在广宁设置了三座大营。用以练兵。这些武官。正好也用的到。总是不会在辽阳。给苏将军添乱便是。”
苏翎大喜。说道:“如此。多谢大人。”
袁应泰摆了摆手。说道:“不必谢我。我还等着看苏将军收拾辽东之后的事呢。”
苏翎微微一怔。忙问道:“袁大人。可是上回说的设置府县一事。朝廷已有了回音?”
袁应泰扬脸望着窗外。缓缓摇头。说道:“这倒没有。据我那友人来信所说。朝廷上对此只议过一次。毫无结果。不过。好的是尚未全然不准。还有。这事倒不止是我这封奏书提及。”
苏翎忙问:“还有别人有此想法?”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刑部右侍郎邹元标。上书也是说的建省一事。不过。他可没我们商议的那般远。只是奏请蓟门建省。将辽东划入。以替代辽东都司的建制。”
苏翎心想。这大明朝的官儿还当真都不是没有远见的。这邹元标不知是什么人。但能提出这个想法的。便是不凡。
“袁大人。这会儿我正想与大人商议此事。”苏翎说道。“那南四卫的大小官员尽在辽阳战时逃尽。不知去向。如今战事稍稍平稳。那些人想必又会陆续回来。不过。我倒是想借此机会。将这些只会逃的官员尽皆去职不用。重新任命新人治理南四卫。”
袁应泰点点头。笑着说道:“苏将军。我已说过。这凡是涉及辽东之事。我是尽力辅助。这事你尽管去办便是。如今我只管这粮草、军需的运送。其余之事。若需我做的。只管列个单子给我便是。”
苏翎倒未料到。今日这袁应泰不知为何高兴。这些事尽然是毫不介意。一概赞同。
“那好。我到时将新任大小官员名册。交给大人禀报朝廷。”苏翎说道。
袁应泰感叹道:“我如今算是知道了。这若是事事都要朝廷应允之后再办。那便什么都办不成。当初你我议的。这不论是设立府县。还是用人之道。先做了再说。只要辽事一定。便已成定局。谁也改不了。”
苏翎越发的不认识袁应泰了。这变化。可不是短短的几日便有的。
袁应泰看着苏翎。忽然双眼似乎有光。说道:“苏将军。如今你的年岁也不大。日后所建功勋。定比那李成梁强上数倍。”
苏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夸奖。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只听袁应泰又说道:“其实。我这次还有事与你商议。”
“大人请讲。”苏翎说道。
“我那友人。也是世家大族。那书香门第也延传了十代。这祖上举人、进士也有十多名。家中资财颇丰。在南方几府都置有田庄、铺面。不过。到了这一辈。虽然也曾官至二品。但体弱至虚。只的辞官回家养病。这儿子到生了五个。却都养不大。最大的也不过长到十五岁便故去。如今只留下最小的一个女儿。年方十七。。。。。。袁应泰望着尚且不明白的苏翎。直接说道:“这门亲事。就算我做的媒人。苏将军以为如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