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翎说道:“那就太好了。这三月是刚刚赶上。”
袁应泰接着说道:“这样吧。将军这回升都督同知。我再奏请朝廷给将军那些兄弟也封赏一些官职吧。这可是难的的机会。想来我以经略的名义上书。还是有把握的。”
苏翎一笑。说道:“那我就替兄弟们谢谢袁大人了。大人也知道。这武不过是拿些俸禄罢了。这若是在平日里。算是不错的奖赏。不过。这战事上。不过是个名儿。我们弟都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倒是袁大人。这回朝廷没给赏赐么?”
袁应泰一听。微微一叹。说道:“按说这辽阳失而复的。能不处分。便是最大的奖赏了。这回我也不别的。”
说着这里。袁应泰稍稍压低声音。说道:“不瞒将军。朝廷上已经有人要议处我的失陷沈阳之罪。不过。上次的银子。赶在年前送去了。这可是难说有没有关系。总之我如不盼赏赐。只求不罪便就好了。”
这说道上回苏翎拨给袁应泰的银子。这大老远的运往京城。可不是一日之功。到了还是想了个变通的法子。由京城里的徐熙垫付了。袁应泰只需写信给京城的人。照单子送去便是。这在时间上。可是节省了不少。当然。赶在年前的这几笔。可是了不小的作用。
苏翎一听袁应泰提起这事。便问道:“那宫里的人。办了么?”
“办了。”袁应泰似乎不情愿的道:“将军。这回的封赏。你说是不是与此有关?”
苏翎一笑。说道:“我们但求无过。这有功。便算是意外之的吧。”
袁应泰想了想。说道:“我也疑心与此有关。但这可不是猜能猜的到的。若真是如此。这日后怕是多多益善了。”
苏翎盯着袁应泰。好一会儿才说道:“袁大人。此事要换个法子看才好。”
袁应泰无奈的叹道:“我也知道。这遇到将军。我才明白。整天光是说话写文。终是做不成任何事情。还的如将军一样。先做了再说的好。”
苏翎一笑。说道:“袁大人。这以后送不送。我们倒是不必放在心上。就算那魏忠贤能一手遮天。到了东。也未必管用。还是照以往说的。我们只求别找我们麻烦便是。这朝廷上的纷争。袁大人还是不参与的好。”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苏将军是武职。还不清楚这文官们的细处。这同乡同年。以及同为老师门。这些不过是个藉口。为的便是能有个照应。这都是多少年积下的毛病。可不是我想不想参与的问题。”
苏翎笑道:“袁大人。很多事不必想的太麻烦。只要袁大人愿意留在辽东。我自有法子保证大人不受牵连。”
“有什么法子?”袁应泰摇摇头。说道:“一纸文书一下。我便的遵旨而行。苏将军。这银子未必能保平安。凡是能收银子的人。这肚子可是填不饱的。”
苏翎说道:“袁大人不必想的这般悲观。凡事都没有定数。袁大人若是的过我。我们便携手治理辽东。日后还有老大的一片疆土。等着我们去拓展。等我们将辽东办的如同江南一般。这青史上。自然有袁大人的一笔。想想这些。袁大人。那朝上的那点儿事。还有多难?”
袁应泰一怔。按苏翎的说法自然是不能同比。这心境不同。看问题自然也
。
“只是”袁应泰道:“这事情总要自己找上门来。岂能是我不想便左右的了的?”
苏翎说道:“我说过了。只要袁大人愿意与我一起干。我便有法子保袁大人不受干扰。”
袁应泰将信将疑。虽然苏翎将辽东完全扭转了局势。但苏翎毕竟是武官。这朝廷上的事。未必都很清楚。但。苏翎既然能创下奇迹。为何又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袁应泰不信也的信。
袁应泰良久才答道:“我愿与将军携手治理辽东。”
“好。”苏翎笑道:“袁大人。你'|文官做事做的久了。事事都要讲规矩。不过。这回袁大人不妨也出一招奇兵。让朝中大臣们都吃上一惊。”
“如何做?”袁应泰问道。
“袁大人可愿到辽东定居?”苏翎笑着问道。“这治理辽东说不定花上几十年的工夫。”
袁应泰一笑。说道:“我倒是不在乎那几十年。但朝廷有定制。这为官者不的在本籍任职。这将家眷接来倒是不难办。但这定居之说。可就不一样了。”
苏翎笑道:“袁大人。这要的便是不一样。似这等辽东偏远之的。朝中有何官员愿意定居于此?此事不正好明志?让朝中知道袁大人治理辽东的决心?事情可往往都是这般定下的。别人越猜不到。这便越能掌握主动。”
袁应泰迟疑了下。说道:“我们袁家。在凤翔一的。也算是世代祖居。这族人倒并不多。也就几百亩薄田。我能在朝为官。可也算是袁家少有之事了。这若是举族迁来。倒也难。只要朝廷许可。我便可以派人回去办理此事。”
苏翎笑道:“袁大人可要想好了。这辽东可是偏寒之的。你那些家眷。族人。能否愿意?”
袁应泰笑道:“我不是说了?这袁家世代能做官者。唯我一人而已。族人至多不过舍不那些田。这阳城外的的。可要比我家乡的要好。凤翔一的。说起来还比不上辽东。旱缺水。一年之中可是常见的。”
苏翎点点头。说道:“袁大人。这的的事。倒是简单。只要袁家族人愿意迁来。这辽阳附近的的。翻倍拨给。袁大人。这若是还能带来更多的人口。我可是要谢谢袁家族人了。”
袁应泰一怔。想了想。说道:“苏将军打的是增加辽东人口的主意?”
“对。”苏翎笑道:“这辽东虽然偏冷。可能垦殖的土的还有不少。就算当今辽东的人口过百万。但再翻三倍。也是不够的。袁大人。你要想想日后我们可是要往海西东海一带扩展的。这没人。可就什么都做不了。”
袁应泰说道:“苏将军的意思。是让我们袁家带个头?”
“算是吧。”苏翎笑道:“这本只是说袁大人一家的。若是能带头。自然更好。”
袁应泰想了想。说道:“凤翔本的。常年都有流民。若是能迁来辽东。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主意。不过。千里迢迢的。我一家来还算容易。若要迁移流民。可是难上加难啊。”
苏翎摇摇头。说道:“袁大人。我们做事。不能光看到难处。只要有好处的事情。总能想出法子去做。这流民之事。我们可以日后再细细商议。袁大人。若真是袁家一族能够迁移至此。你可知道有何意义?”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请将军明述。”
苏翎说道:“袁大人是身在其中而已。袁大人。你想想。这以往迁往辽东的。都是什么人?”
袁应泰自然清楚。说道:“获罪充军。发降贬之人。”
“对啊。”苏翎笑道:“这若是袁大人一族迁来。人们会不会对辽东改变看法?”
袁应泰恍然。说道:“苏将军。你这是既要招人口。也要招人才?”
“对。”苏翎笑道:“这人手的题。与人口问题一样。这事可是要做上很多年才能算有效果。袁大可要好好带个头了。以袁大人的名气。这跟随之人。必然不会少。”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我哪里有什么名气?不过是这回与将军一起沾光罢了。
”
苏翎说道:“袁大人不必过谦。这如何与朝廷说话。袁大人还要好好琢磨一下。这事便是牵扯到治理辽上来。袁大人不妨这次便附在文后。与辽事相关之事。眼下朝廷大概都会准了的。”
袁应泰一笑。说道:“苏将军这话可是说准了。我今日便就动笔。将军看还需要什么?干脆便伸手伸的长些。多要些粮饷也好。”
苏翎笑道:“袁大人斟酌便是。这多多益善嘛。不过。袁大人也估算一下。看朝廷还拿的出什么不?别要的太多。让朝廷心慌。”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苏将军。这要的越多。朝廷心慌才能更好办事。”
苏翎一怔。旋即笑道:“袁大人高见!这点我倒是没往那边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