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村宝> 第二章 豆腐爹炼铁儿 慈善娘舐犊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豆腐爹炼铁儿 慈善娘舐犊情(2 / 2)

人们大笑不止中掩饰不住惊讶,啧啧称赞胎臭未脱小大人的天真。也有一把的惋惜,可怜的孩子毁在眼上,误大事的时候在后头哩,真是个苦宝。

一伙孩子玩,强壮的四牛自称为王,他也是村里出名的调皮捣蛋鬼。苦宝最小,跑在最后又拌一脚。

四牛说一句让孩子们喊一句:“小瞎子,拿根棍儿,又打板,又吹笛儿,就会算掛胡弄人儿。”

苦宝知道在说他,气得捡砖投,孩子们一窝风跑出远远的。

每天尾随在儿子左右的闫大菊怕儿子伤人夺下砖,大声斥责孩子们不着调。拉儿回家,苦宝偏不,噙着泪水别楞着脑袋挺胸抬头大踏步来回走,和大街干上劲了。闫大菊心里明白,儿子在示威,瞎子有这么走的吗?搬不过小犟种,泪像断线的珠子,嘴角却流露出甜蜜笑的闫大菊伴儿子咚咚踹地,为顽强儿子助威。

苦宝时而蹲墙根发呆,闫大菊心就紧张。母鸡呱呱叫,苦宝就跑去拾蛋。他高兴就好,闫大菊也有笑模样。后来鸡叫苦宝就喊娘,白母鸡下蛋了。儿子在屋子里咋能说出下蛋的是白母鸡?儿子会蒙,可次数多了,黑黄白麻都说得准确无误。

儿子小脑壳里长的是大人的脑子,知道眼不好注意锻炼耳朵。壮牛这么解释,闫大菊亮堂了。儿子精明,知道取长补短。

苦宝说奶奶来了。

邻居郑奶奶的笑声就从院子里进了屋:“宝儿想奶奶,我就到了。”

“奶奶,我眼瞎耳朵不瞎。”苦宝显露着天真稚气的聪明。

“谁说宝儿眼瞎奶奶打他。”郑奶奶抱苦宝,没牙的嘴亲苦宝的脸蛋,噗噗响。

苦宝顽皮地对郑奶奶说:“奶奶吃肉噗噗响,咬骨头准是喀嘣脆。”

郑奶奶满脸开花:“小兔羔子,敢耍没牙的奶奶了。”简短话说的上气不接下气。

苦宝嘿嘿乐着说段顺口溜:“苦宝能耐真不小,为了奶奶去打枣,噼哩啪啦掉一地,绿得多来红得少。”

进门的杨爷爷听个一清二楚,问苦宝:“为啥呀?”

苦宝一本正经埋没不了自嘲带调皮的神气说:“眼瞎,打不准呗。”

杨爷爷忍俊不禁,但被强烈的怜惜痛压迫地咳出泪。

欢蹦乱跳的苦宝天真无邪,敢自嘲,常自嘲,引人们豁朗大笑,还能挤点儿生泪屡见不鲜。一个小瞎聊的名字便悄然堂而皇之地戴在苦宝头上。

壮牛两口子笑出的泪比谁都多,这些泪冲尽了辛酸,苦涩,阴霾。

要过年了。严大菊为儿子置办新衣服,壮牛为儿子买书。

这个年过得真好,苦宝心里磨灭不掉。不久,爹又为他买蜜酥果子点心和花生糖,娘为他专做荷包蛋面,娘说今天是他的生日。苦宝决不自己吃,喂爹一口,喂娘一口,他吃一口。还说孔融让梨,我不及。

壮牛逢人必夸,二十四孝图该续写第二十五孝,“童心孝满”。人们不懂什么童心孝满,但知道苦宝这孩子一身灵气,比当年的壮牛还强。能对上那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浩月当空,金色和银色兼容,宛如一面绝佳铜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苦宝仰月背诵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此夜此景,此诗此情,空灵和迷茫水**融。

壮牛站在儿子背后心随童音跌荡起伏,儿子背诵诗的姿态、情感、韵味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琢磨不透。今儿上午教学生《春江花月夜》,讲诗的含义,念五六遍。二百五十余字的长诗儿子全能背下了,六岁的儿子表现出他的读书天赋,有待过目成诵。他想对儿子往深层次讲解,诗人的境界中情有升华,景描奇妙,深蕴人生追求和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哲理。可是,毕竟儿子还年幼,这个逻辑混乱的年代,激情,压抑,喜悦,悲凉,哪方打破幼小心灵的心理天平都不益,晚些,再晚些。壮牛摇摇头咽下一堆话,儿子的眼这样又能做什么呢?想到这儿,壮牛心中的酸楚真比醋粬还酸。壮牛郁闷地看着月亮,和儿子共同寻找心灵寄托。

“爹,为什么许多人家的孩子不上学?爹不教书我能上学吗?”

苦宝好问,比如谁造的字、纸、笔,什么书叫圣贤书,为什么孔子能说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话,别人就说不出来等等。

壮牛赞许儿子强烈的求知欲是文采横溢的先兆,每问必详尽解说。而今之问不仅远远超出书本知识,超出儿童思维范畴更甚。他不仅想到石老三,儿子那个游侠式的老爷爷几年不见了,苦宝一周岁时石老三和他长谈过一次,就有儿子提的问题,和石老三谈话心里亮堂,也有紧张感。石老三走说给他一句话,身体不好心里不能少明亮,捧着期望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仅仅自知而已,身为先生的他没身体资本去帮助别人,避免引火烧身。他怀疑石老三是“共党”,也猜测石老三只让他这个弱不禁风的人了解点儿“革命道理”,而不奢求成其战友遭不堪一击的牺牲。和儿子朝夕相处,没外人对儿子有丁点儿影响,那么儿子小小年纪就有的些许洞察力从何而来呢。壮牛高兴之余心悸并生,出头椽子先烂,小孩子理解一说不成二,应变能力欠缺,他要的答案只允许空白。

“爹也有不知道的问题吗?”

“哦,哦,是啊,是啊。”

儿子再次提问使得思绪万千的壮牛回答慌乱,借坡下驴。他又说儿子越大读书越多,将来自己许能找到答案。

“娘,人都‘有伯叔,有舅甥’,我怎么没有?”

闫大菊慌作一团了,难道儿子听到什么?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