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大唐第一公主> 第23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2 / 2)

朝臣们的第三次联合比她预想中的要快。

她思忖几息后,吩咐道:“你骑上快马,去一趟公主府和英王府,告诉公主明堂里发生的事,告诫英王,叫他老实待在王府里,不要轻举妄动。”

裴明润应是。

她笑了笑,“润郎,怕吗?”

裴明润挺起胸脯,神情坚定,大声道:“我不怕!”

裴英娘回房,阿鸿已经睡着了,他的睡姿很乖巧,双手握成小拳头,她捏捏他的手,合衣躺下。

申时,郭文泰也回到上阳宫。他告诉裴英娘,宋壬掌握二张兄弟收受贿赂的确凿证据,当场把二张兄弟驳得哑口无言,女皇只能下令关押二张。

负责审问二张的人是蔡净尘。

蔡净尘整治囚犯的手段层出不穷,从他担任侍御史以来,没有人能扛得住他发明的那些拷问酷刑。

朝中有些人额手称庆,等着二张兄弟认罪。

裴英娘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女皇不会轻易放弃二张兄弟。

夜里李旦回来,她问他:“侍御史会怎么料理二张?”

黑暗中,李旦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侍御史”这个称呼比四郎生疏多了,他听起来很顺耳,“母亲不会让他审问二张的。”

果不其然,五天后,女皇下令释放二张。

兄弟俩收受贿赂,人证物证皆在,罪名无法掩盖,女皇贬谪贿赂二张的官员,却放过二张,只罚他们思过而已。

盼着二张兄弟倒台的朝臣们大失所望。

二张兄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意识到朝臣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敌意,而且不论是李氏,还是女皇的族人武氏,都在暗中和他们作对。

紫微宫,偏殿。

张易之身着掐金锦绣长袍,长发披散,手执洞箫,临风而立,飘飘欲仙。

远处的宫人们看到他,面色羞红,五郎相貌俊美,举手投足气质脱俗,难怪陛下这么宠爱他。

张昌宗裹紧披风,走到张易之身后,急躁道:“五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杀鸡儆猴,才能继续过安稳日子。”

张易之轻哼一声,道:“说得容易,你倒是说说,怎么杀鸡儆猴?”

兄弟俩虽然步步高升,但他们没有军权,女皇倚重他们,更多的是把他们当成一种平衡朝堂的工具,而不是真的放任他们随心所欲。他们每次构害其他大臣,靠的是甜言蜜语哄女皇高兴,然后趁机进谗言。他们最大的依仗是女皇,论起心机手段,他们根本不是大臣们的对手。

偏殿内坐了很多人,都是依附兄弟俩的朝臣。

其中一人给他们出主意,“英王乃太子的兄长,曾为太子,可从英王身上下手。”

张易之和张昌宗对视一眼,压低声音商量来商量去,决定采纳这个意见。

等其他人离去,张昌宗压低嗓子说:“五兄,陛下七老八十了,最近又时常患病,说不定哪天一蹬腿人就没了,等她一死,哪里还有我们兄弟的活路?几位阁老恨不能生吃我们!”

张易之皱眉道:“你想说什么?”

张昌宗眼圈发红,喉咙里发出嘶嘶的吸气声,冷笑着道:“反正早晚都是一死,为什么要死得窝窝囊囊的?趁着陛下宠幸我们,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除掉那几个老和我们作对的阁老,多安插一点我们的人,然后控制禁卫军……”

张易之听懂张昌宗的暗示,心头骇然,扫一圈左右,确定周围没人偷听,眯起双眼,“六郎,你疯了?我们没有兵权,就凭那些只会天花乱坠的文士,怎么改天换地?”

张昌宗咧嘴大笑数声,“五兄有所不知,眼下正有一个手握军权的人能为我们所用。”

“是谁?”

张昌宗吐出一个名字:“执失云渐。”

张易之眉心紧拧,“你怎么确定执失云渐愿意帮助我们?”

张昌宗嘴角挑起一抹冷笑,“我无意从上官女史口中得知,太子妃死而复生,是仙人转世之类的传言全是假的!当年太子用假死的手段骗过陛下和执失云渐,执失云渐愧疚之下才远走西域。后来太子妃又回来了,陛下特意交待上官女史写信给执失云渐,赏赐他美人财宝,同时警告他莫要为难太子,他才肯老老实实待在草原。现在他打了胜仗,陛下要防着太子,召他回来守卫紫微宫,不管他过往和太子有什么仇恨,他敢肖想太子妃,太子登基以后肯定不会放过他,就凭这一点,他也得乖乖和我们合作。”

张易之在房里走来走去,袍袖鼓满秋风,疑惑道,“万一执失云渐和太子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

张昌宗嘿然道:“上官女史说陛下也有这个怀疑,先后派了几拨人去调查此事,没有查到太子和执失云渐有过来往的蛛丝马迹,而且这几年太子私底下不停派人刺杀执失云渐,陛下训斥他,他依然我行我素。”

张易之抬起眼帘,扫一眼张昌宗,调笑道:“你什么时候成了上官女史的入幕之宾?”

张昌宗坦然道:“一个女人罢了,我接近她只是为了打听消息。”

他两手一拍,接着道,“五兄,别犹豫了,是假的又如何?反正执失云渐加上英王,总有一个能为我们所用,五兄,陛下当年以后妃的身份从李氏手中夺得江山,我们是男人,未尝不能赌一场!”

张易之心口猛跳,神色犹豫。

张昌宗拍拍他的肩膀,“五兄,伸头也是一死,缩头也是一死,我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吧!”

半晌后,张易之睁大眼睛,缓缓点头。

英王府。

二张被抓了,然后又被放了。朝臣们很不满,母亲年事已高,政事大部分委任二张代为处理,朝中大臣想见母亲,必须经过二张的许可。

洛阳局势瞬息万变,李显战战兢兢。

腊月接连落了几场大雪,天寒地冻,他每天窝在王府里吃酒看杂耍百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王府里的女眷们还规矩。

这天又是个大雪天,寒风刺骨,他却放下酒杯,换上厚厚的裘皮厚袄,催家仆套车,迎着风雪乘车出行。

今早公主府的仆从上门报信,说公主于昨晚子时三刻生下一位小郎君,他作为兄长,十分欢喜。

薛崇胤和薛崇简出生时他不在妹妹身边,这一次两家离得近,他总得过去看一眼。

他喜欢小孩子,孩子出生是喜事,他们家只剩下他们几个人了,需要更多的喜事。

到了公主府,他先去看望妹妹。

李令月虽然笑容满面,但欣喜中掩不住失望。

李显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她和薛绍吵架了,问过薛绍之后才明白,李令月以为这一胎是小娘子,没想到又是一个小郎君,所以有一点失落。不论男女都是她的孩子,她每一个都喜欢,但之前奉御说得太肯定,她满心以为这一次一定是女儿,连小娘子的备用女婿都挑好了,结果和之前想的不一样,落差有点大。

李显哈哈大笑,看过外甥,告辞回王府,出门时迎面看到上阳宫的冯德领着一群抬礼物的仆从进来。

时局紧张,李令月又不是头一回生孩子,不想惊扰到李旦和裴英娘,直到孩子生了才让薛绍打发人去送信。

裴英娘先吩咐宫人送来礼物,等下午再亲自来探望李令月。

李显和冯德闲话几句,坐车回英王府。

郭氏早就准备好热香汤,服侍他洗漱换衣。

他懒洋洋泡在温暖的香汤水里,和郭氏说起李令月因为生了小郎君而黯然神伤的事。

说到高兴的地方,郭氏陪他一起笑。

在房州时身边没什么仆从,几个侍妾伺候李显的衣食起居,回到洛阳,他依旧习惯让侍妾们照顾。

李显叹口气,“在房州的时候,我天天害怕,总盼着能回来,现在回到洛阳了,才晓得阿弟他们更不容易,难为他们能熬过来,还不忘派人去房州接我。”

他感叹一阵,瞥到郭氏额头上的汗珠,握住她**的手,叹口气,道:“等安稳下来,我求阿弟给你弟弟安排一个好差事,阿弟很严格,破格提拔他当大官是不可能的,不过也不会亏待他。你们陪我吃了那么多苦,我不会辜负你们。”

郭氏欲言又止,继续帮他擦背,“妾不敢奢求什么,只要郎君好好的,妾就心满意足了。”

李显不坏,从不对她们这些侍妾发脾气,郭氏曾妄想得到更多。但跟在李显身边这么多年,她渐渐明白,李显天生就是这副性子,他的话不能当真。

她只能靠自己才能得到想要的,李显刚才说得很明白,“你们”,而不是“你”,他对每一个侍妾都是如此,其中包括韦氏。

李显泡了半天香汤,骨酥筋软,正是惬意的时候,使女在门外叩门。

小郎君不小心吹了风,一直咳嗽,韦氏束手无策,请他过去看看。

李显皱起眉,郭氏帮他擦身,服侍他穿好衣裳,平静道:“这种天气,小孩子身子娇弱,最容易生病,郎君快去看看吧。”

她这么大度,李显反而不好意思,捏捏她的手心,跟着使女离开。

等他赶到韦氏的院子,发现使女们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听见小郎君咳嗽的声音。

李显皱眉,抬脚走进内室。

韦氏红光满面,满脸堆笑,一把拉住他,眼神示意使女们出去。

李显疑惑道:“你这是……”

韦氏推李显坐到榻上,退后几步给他作揖,“郎君,我们的机会来了!”

李显一头雾水,“什么机会?”

韦氏敛容正色,一字字道:“郎君,你真的甘心屈居人下吗?”

李显呆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忽然发现裴明润的名字和李显儿子的名字重了一个“润”字,不大合适,但是改了挺浪费字数的,所以就不改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