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中华> 第三十四章 抢着报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抢着报功(1 / 1)

乾清宫里,孝宗皇帝朱佑樘正在批复奏章。面带喜色的王悦进入乾清宫跪拜在案台前对孝宗兴奋的说道:“皇上,大喜啊!”

孝宗定眼看向王悦,可能是王悦一路奔跑而来,汗珠冒着白烟从散乱的发髻中飘起。孝宗疑惑问道:“朕有何喜事,能让你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奴不辞辛苦的一路奔跑而来告喜。”

王悦斑白的银发加上一张黝黑布满皱纹,露出缺少的门牙显得反而有些孩童般的顽皮,张口说道:“老奴恭贺皇上,皇恩浩荡,朔州百姓被感化。朔州八品县丞杨昊组建数百民壮,大败鞑子一万精骑,追敌三十里,阵前斩敌首六千级,俘敌两千余,夺回浑源失地,救下八百妇孺,鞑子不足两千残兵狼狈逃回草原,朔州大捷!”王悦说完后,跪拜泪流满面。

孝宗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好!鞑子犯边近月余,朕心系北边百姓安危,日夜寝食难安。前日京城飘下白雪,朕,焚香沐浴,祈祷上苍。张天师为朕解惑说,十月飘雪乃是瑞雪丰年之兆,三日之内朕必有北边喜讯。如今果然灵验。额...你这不堪大用的老东西,此乃大喜之事,为何如此败兴哭泣?”

皇上恕罪!老奴该死。老奴有事欺瞒皇上,请皇上恕罪!

孝宗还沉溺在朔州大捷的喜讯上,还以朔州大捷含有欺瞒,反而大怒道:“讲!”

王悦一边哭泣一边编着谎话说道“老奴不敢欺瞒皇上,杨昊弘历元年生于浑源世袭锦衣卫之家,从小聪慧过人,弘历十六年高中举人。老奴发现此子颇有才华,顿时生起爱才之心。老奴私自为杨昊谋取了朔州八品县丞的官缺。谁知杨昊上任不足五日,鞑子攻陷浑源,杨家老小四十余口无一幸免俱死于鞑子屠刀之下。杨昊得知噩耗,悲愤之余,组建数朔州百民壮,日夜操练誓报国恨家仇。谁也没曾想到,杨昊领数百民壮不但大败鞑子,还能立下如此奇功。

老奴身为皇家家奴,越俎代庖私相授首官职,有勾连外臣之嫌。请皇上降罪!老奴罪该万死!”

孝宗一听不是朔州大捷有欺瞒之事,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哈哈,好你个老奴才,前些日子李东阳弹劾你私相授首朝廷官职,你一口咬定绝无做过越俎代庖违背礼法之事。呵呵,今天哪根经搭错了,竟然不打自招了。”

王悦暗叫一声不好,冷汗打湿了后背。怎么把前面的事儿给忘了。都怪自己,编什么不好,非要编举荐官职之事。王悦痛哭,刚要向孝宗解释,却被孝宗皇帝摆摆手制止,孝宗继续说道。

你这个老奴才虽无大才,做事还算本分。侍候朕也是矜矜业业不敢有丝毫差池。有时贪图些小银子,朕也理解。要不是朕有意包庇你,你以为李东阳弹劾你之事,朕就一点不知?

王悦感激涕零的说道:“老奴知错,老奴叩谢皇恩。”

孝宗将近月余难有今天的好心情,对王悦和颜悦色的说道:“你这个老奴才,给朕滚起来吧!这次你举荐贤才有功,朕不但不罚你还要赏赐你,杨昊立下奇功,朕更要赏。朕不但要赏,还要大赏特赏!”

“宾之,大喜啊!”谢迁身着便衣在李东阳厅堂等候,见李东阳从**赶来便欢喜道。

李东阳疑惑道:“现已戌时快将亥时,有何喜事还需于乔亲自下塔寒舍?”

谢迁哈哈大笑后,拉起李东阳就走,随后解释道:“宾之快走,我们赶去见希贤,到了宾之自会知晓。”

于桥慢些,老夫的鞋还没提上......

与李东阳相比,年过古稀的刘健更加狼狈。衣着不整的刘健慌里慌张赶来前厅来见谢迁和李东阳。

于乔,宾之出什么事了?难道吾皇.......?

谢迁怕年过古稀的刘健急出毛病,收起嬉笑之态解释道:“首辅大人莫急,不是坏事,是大喜事!老夫门生霍元璐修书一封,先于朝廷奏报送至我府。书信所言,朔州军民众志成城大败一万鞑子铁骑,仅有数千鞑子残部狼狈逃回草原。”

刘健抓住谢迁和李东阳的手激动的说道:“如此甚好!北边如同一盘棋局,天朝与夷狄为了生存相互博弈。朔州一战,必回给北边这盘死局带来新的转机。北边战事困扰吾皇寝食难安,未至不惑之年却有花甲之老态。君忧臣辱!于乔,宾之与老夫虽为当朝辅政却也无力为吾皇排忧解难,是我等做臣子无能,愧对吾皇重托!

南军驰援行军缓慢,未尝不是有畏敌如虎之意。援军迟迟不来,怀仁只能陷于被动苦战。浑源不战自溃,朔州,大同必回腹背受敌。大同尚有雄兵五万足以自保安危,朔州兵少将寡必然成为鞑子无二之选。如今朔州转危为安,必是朔州守将有力王狂澜之能,朔州守将为何人,老夫要代北边百姓和朝廷鞠躬谢之!”

谢迁哈哈大笑道:“首辅大人猜错了!朔州力王狂澜的并非是武将,乃是我辈一个未及弱冠的八品县丞!此子姓杨名昊文武兼备,历经磨练之后,可为吾皇肱骨重臣!”

李东阳道:“老夫少年有神童美名,与此子相比亦不如之!”

刘健笑言道:“宾之所言差矣,人各有所长,此子虽为儒将,想必诗词歌赋难以比之!不过,既然此子有才,我们作为当朝辅政亦有为吾皇举荐之责。明日早朝,我等三人可合力举荐,当为此子谋一个锦绣前程!”

兵部衙门里,刘大夏刚刚收到衙门小吏送来的北边邸报。翻开认真批阅后,拂须言道:“精通火器,少年儒将,真乃是不可多得的奇才!阵斩敌酋,收复浑源,也算为刘家不孝子孙挽回一些罪孽,少老夫一些愧疚!明日老夫当为此人向皇上力荐!哎!如今老夫在皇上心中已有间隙,不知结果会如何,万万不能因老夫力荐反而误了此子前程。罢了!老夫心中自有明月,行事坦荡荡,结果非老夫能决定,只愿做到心中无愧便好!”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