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浙川,却见到数万无主马匹,众皆大喜,令军士圈住。
刘辨道:“听闻此处,乃是商圣朱陶公之故乡。莫非朱陶公保佑,助朕等得了这许多马匹?”
曹操笑道:“若范蠡当真有灵,当助我等赶上羌兵。”
众人皆笑时,却有探马来报:“启禀陛下,有刘荆州使者求见。”
刘辨大为疑惑,环顾众人。
胡昭道:“此前于博望火烧水掩,羌人多往新野逃去,刘辨遣使前来,定有好消息送上。”
刘辨将信将疑,令使者觐见。
那使者生得富态,尚未来到近前,已开始连连作揖。待到刘辨身前,直接跪倒在地,叩头不止,并大呼道:“臣,镇南将军军师蔡瑁叩见陛下。”
蔡瑁?演义中的那个阿谀小人?
刘辨见是蔡瑁,更加好奇。不过刘辨经过着许多年的成长,对待这些历史人物,早已不像最初那样,只凭历史评价和个人喜好了。
有史书言道:汉末诸家,蔡氏最盛。蔡氏不单在荆州,甚至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其父是蔡讽,蔡讽之妹为前太尉、车骑将军张温之妻,蔡瑁的大姐更是黄承彦妻,幼姐则为刘表后妻。历史上,刘表初到荆州,为稳定局势,也不得不请蔡瑁出来相助,直到刘表去世,蔡瑁更一直把握着荆州军政大权。可惜此人却携数十万荆州水陆大军,不战而降曹操,最后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蔡瑁其人,却也是有许多真本事的。
试举二例:蔡瑁为了令刘表生疑,陷害刘备,曾在墙上提了一首诗,曰:“数年徒受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当时刘备逃走,蔡瑁急中生智,于短时间内作出此诗,足见其腹有文采。虽不如曹植七步成诗,却也胜常人极多。
而后又趁刘表令刘备代其主持丰收盛会之机,蔡瑁又精心地准备了一场鸿门宴,会上,还特意用王威、文聘等支开赵云。这中缜密的安排甚至比周瑜为刘备安排的鸿门宴还要周到,毕竟,周瑜就没想过要支开关羽。
蔡瑁以上两次用谋,可惜都因伊籍告密而失败,后一次甚至还靠了有传奇色彩的“跃马檀溪”,刘备才能逃出生天。
以上两例也就罢了,蔡瑁操练水军的才能,便是连周瑜、诸葛亮都不得不忌惮,所以,只得靠反间计,借曹操之刀而除之。
蔡瑁或许是个贪生怕死的奸佞小人,但如果用之得当,刘辨他日收取荆州之时,定然会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刘辨摆出亲切的态度,赶紧扶起蔡瑁,温言道:“德珪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蔡瑁果然受宠若惊。
刘辨又牵住蔡瑁的手,问道:“德珪此来,定有要事?”
蔡瑁赶紧道:“确有要事启奏陛下。此前,刘荆州令瑁镇守新野,后闻陛下大败羌胡于博望,臣遂于新野城外设伏,果然俘得羌贼万余,今奉刘荆州之令,特解于陛下。”
刘辨大喜道:“竟有此事乎?德珪真乃良将也!”
蔡瑁连忙谦逊道:“为陛下效劳,乃臣之本分。”
刘辨又道:“德珪为国立有大功,岂能不赏,镇南将军军师一职何其屈才也,自今日起,爱卿便是军师将军,竟陵侯。”
蔡瑁大喜,叩谢不已。
刘辨又再次扶起,好言抚慰。
蔡瑁又道:“臣受陛下嘉许,倍感荣幸,几乎忘却一件大事。”
刘辨道:“噢?爱卿请讲。”
蔡瑁道:“我此来,还有一事启奏。刘荆州早已令黄祖将军驻守紫荆关,羌兵若从水路过,必入我水军之围也!”
【P.S.】觉得在这个地方花了太多的笔墨,很有些不值。明天开始尽量加快节奏。
(第一百四十九章完)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