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重生记事簿> 第一百六十四章 借刀杀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四章 借刀杀人(2 / 2)

挂了电话,韩俊耸耸肩。他说一半留一半,云里雾里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份心意韩俊心领了。只是至于他为什么会这么热情地打电话提醒自己,韩俊也想不明白。

其实,韩俊不知道的是。除了以往的交情,他投资于海军的六百万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俊那次“义举。”在滨海商圈引发了一阵热潮,让那些原本以为自己下岗,成了没人要的工人们忽然感觉自己成了“香饽饽”市内不管是民营还是国有企业,但凡有工作岗位需求的,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考虑“下岗职工”虽然都不是一些重要的岗位,但起码这种做法,是一种很让人心暖的举动。

而第一个举起“招聘下岗职工”大旗的海鑫公司,也成了的滨海乃至山东各大媒体热捧的对象。

在接到于长胜电话没多久,韩俊便接到了《齐鲁晚报》的记者采访的请求。类似的请求,韩俊最近接受了不少,跟媒体向来有着比较不错关系的韩俊欣然同意。想必他们想知道的东西,无外乎是关于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海鑫集团未来走向。不管是哪一种,对海鑫集团的形象,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这一点,是海鑫集团上上下下的共识。而最为热衷此时的,便是美国人麦克代森,他的观点深合韩俊的心意,那就是 媒体的热情就是免费的广告。

当天下午,韩俊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而他们的问题,也的确没有超出韩俊的预想。面对他们的赞扬和提问,韩俊表现的大方且谦和。

“我们滨海市在市委的领导下,已经成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研究小组,常驻滨海市人才市场。将为滨海市广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出谋划策。据说已经有两万余个工作岗个。填补各个行业的空缺,确保下岗工人生活,而中央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针对记者提问的“滨海市目前安置下岗工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韩俊给出了如此的回答。

而当记者问及韩俊当初的动机的时候,韩俊却笑笑,说道:“我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原因,谁家没有长辈,他们为工厂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情。而到了中年突然下岗,虽然是政策要求也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个人来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推己及人,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应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渣,海鑫公司能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相信更多的,实力更强的公司也一样会提供给他们就业的机会。”

“在您做出这个决定伊始,有好多人都感觉海鑫公司是一种沽名钓誉的做法,您对这种说法有什么意见?”记者总会找一些相对尖锐的问题,韩俊也已经习悄了。早在昭年他就不断的跟记者打交道,类似的问题根本难不到他。

“对于别人的说法。我无意评论,有句话说的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另外还有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韩俊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饶有深意,却令记者大感兴趣,执意想知道具体的含义,可韩俊却是笑而不答,这样却更吊足了记者的胃口。

“我只是凭着良心做事,不管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质疑总是会存在的。但是当结局产生以后,所有的质疑也都会随之烟消云散,这一点您一定会很清楚。

见记者一直纠缠在他网刚说的那句高,韩俊如此回答。

实际上,他所指的,便是那些玩暗箱的人,或许现在迎合大潮流,不会有人说什么,但谁敢保证不会被秋后算账?

韩俊顾左右而言旧引扒事。即便是采访他的记者也暗自赞叹。想从他口里剩山丽猛料,还真是不容易。

不过,记看来采访之前,自然是做足了一番功课的。问道:“韩总,听说贵公司已经在筹备一项大动作,是关于参与收购国有企业的。不知道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是哪个公司呢?”

听到这个问题。韩俊微微有些意外,随之而来的,却也有些不悦,这件事情小知道的人很少,他实在想不明白这神通广大的记者是如何做到的。如果媒体关注了这件事,那么以后自己的那个计划,一定会被盯的死死的,这种感觉实在有些不太好。

脸上却依然带着微笑,说道:“这件事情,海鑫集团正在筹备,但具体是哪家企业,暂时还不能透露,只是我可以告诉您,他的规模不小,而且,跟我们现在做的业务也是有关的

听到韩俊的回答。记者眼前一亮,说道:“外面盛传海鑫集团将收购滨海电视机厂。是这样的吗?”

滨海电视机厂小也是一个有着四千名员工,的老牌电视机生产企业,如果不是韩俊当初选择他们作为VCD原件北方唯一供货商,他们或许早在年初就垮掉了。而为了更好的发展北。这个行业,韩俊收购了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韩俊却是耸耸肩,笑着说道:“这件事情,我不做评论!具体是不是电视机厂,您可以随便写,但您要注意一点,我没有承认

不过能知道这些。也已经足够了。

没过多久小“海鑫公司将收购滨海电视机厂”的消息就传的没成风雨,而作为当事人双方。都没有站出来做出所谓的“澄清”。甚至电视机厂的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说出了:“我没有接到海鑫集团的正式函件,不过能对一个有着如此实力的公司介入进来,我们也是深感荣幸的。他们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蓬勃的朝气,我相信,如果海鑫公司能收购我厂的股份,那么不论是厂方、海鑫集团还是工人们,都会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此言一出小暧昧的气氛一度达到了顶峰,海鑫公司在市民们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电视机厂的员工们,甚至都隐隐有些期待海鑫集团的入主,毕竟小海鑫的高收入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了。

但问题是小滨海电视机厂因为有着万俊北。的大额订单,短短半年时间几乎就要扭转他们亏损的局面,加上厂里工人众多,固定资产高达八个亿,想要百分百收购滨海电视机厂,改名为海鑫电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海鑫公司入主电视机厂,实现扭亏为盈根本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希望促成此事,田拍坤便是其中之一,自从他悄悄把滨海自行车厂的报告辗转呈送到吕文的面前之后。便展开了他下一轮的行动。

这个自行车厂,在山东省内不止一家,竞争相对激烈。如果省内的其他地方,也就罢了。而设立在滨海,就好比在南极卖建了一个电冰箱厂,卖给谁?爱斯基摩人吗?

市场前景惨淡的无以复加。大量的负债,疲软的生产。慵懒的工人,已经被他腐蚀到底厂领导层,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坑”。

但此时看来,似乎韩俊根本就没有跳下去的机会,原本寄予厚望的吕文,似乎也没有撺掇韩俊的意思。不免让田拍坤第一次产生了些许心焦的感觉,他不能看着韩俊顺利的收购了电视机厂,他认为自行车厂才是韩俊应该“享有”的企业!

随便找了个由头,联合商会其他的几名企业家宴请了吕文。正巧,他们当中也有人参与到了收购小型企业当中去,吕文也想关注一下他们的进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从一开始,吕文就告诫他们,允许个人资本进入企业,国家允许,但他们一定要注意现下是个什么状况,不能怨意妄为。而赴宴的这几个人也是点头连连,现在都在关注下岗工人的生活来源问题,他们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而上。

但当田相坤似是无意间提起的几个企业中有自行车厂的时候,难免引起了吕文的注意。

只是他有些会错意“怎么?小田有意参与到自行车厂的改制耸中去?我可是求之不得啊。

田拍坤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连忙说道:“吕书记可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个实力?要我看,全滨海唯一有实力能拯救自行车厂的,也就只有海鑫集团的那位了。在怎么说,人家可是有一座铜矿的,实力,在滨海民营企业中,可是这个。”说着,田拍坤比出了大拇指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