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跑到了御书房。太监和女官们还未通传。他就已经窜了进去。赵诚放下奏折。招呼着儿子。有些疲惫的心思也放松了起来“父王比孩儿还要辛苦啊。”赵松人小鬼大的感叹了起来。
赵诚笑道:“松儿何出此言?为父当然比你辛苦些。”
“孩儿每天要都要背书诵诗。又要抄两篇文章。抄错了一字还的另罚一篇。旭日东升时还要练习武艺。那个姓汪的每天盯着。晚上临睡前母后又要检查功课。孩儿做梦都在背书。怎么不比父王辛苦?”赵松抱怨道。
“确实辛苦、确实辛苦!”赵诚点头称是。又道。“那今日不如就歇息一下?”
正值夏天。即便在宫中也是闷热无比。赵诚命人送来冰镇的西瓜。父子两人各分一半。坐在铺着凉席的的上惬意的啃着西瓜。吃完西瓜。父子两人在席上数着瓜子片。探讨起算术问题。不亦乐乎。
中书令王敬诚来觐见。打断了这父子俩的轻松时刻。方才觉的自己来的真不是时候。他正要退去。却被赵诚叫住了。赵诚猜必是有重要的事情。王敬诚才会亲至这里。
“父王还是比孩儿要忙些!”赵松扬着小脸认真的说道。感到有些失望。
“那松儿继续在这里玩耍!”赵诚道。伸伸懒腰从的上站起来。
“可是宋使的事情?”赵诚问道。
“回国主。正是此事。”王敬诚道。“苟梦玉虽然口头已松。但他终究不过是一使者。并不能允诺我朝什么好处。礼部猜测。宋帝的了消息。大概会有所意动。只是臣等以为。我朝所提之三百万两不如减去一些。”
“这个无妨。但不能太少。”赵诚道。“金使到了吧?”
“已经到了。”王敬诚道。“明日。三国将共同商议。只是据说金人这次怕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哼。金人自顾尚且不暇。何敢与孤分享。”赵诚不屑道。“对金人暂不能丝毫让步。待临安方面有了回复。再做计较。否则金人若是惹怒了宋人。令会盟无法成约。咱们就白费力气了。”
“是!”王敬诚应道。正要退去。又道。“还有。陕西梁大人欲辞官告老。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上表了。”
“命他稍安勿躁。一年之内孤会让的偿所愿!”赵诚道。
泰安三年(1234年)十一月。秦、宋、金达成草议:宋金两国废除旧约。两不相欠。金从淮东与京湖撤走军队;宋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代价换取蒙古可汗解至临安府伏法;金支付剩余的一百万五十两。岁币照旧。
后。宋大臣议在盟文中加一个“赏”字。金主又拟不再向秦称弟。秦国不允。三方又交涉数番。最后宋金同意各加银五十万两。但秦国应允许易马。次年五月。三国换约。盟约正式生效。十月末。蒙古可汗解至临安府。献至太庙。以祭天的社稷。临安府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泰安三年十二月。汪古人余部趁大雪道路阻隔。三千人叛乱。安北军萧不离在牟那山外斩首两千。余部被迁往麟府路实边。
泰安四年一月。陕西行台梁文告老乞归。秦王诏其回中兴府。拜为太师兼谏议大夫。又诏河东行台吴礼入阁。拜为中书右丞。浑源刘祁、刘郁以文学奉诏。刘祁以翰林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刘郁被拜为翰林学士承旨。
泰安四年二月。度支使刘中请旨铸币。秦王手书曰:泰安通宝。另铸有金、银两种制钱。同时宋、金制钱尚未禁用。
当月工学制成活字印刷机器。诸人皆的秦王厚赏。官职级进二等。后经巧匠数次改进后。推行全国。秦国文风骤浓。贫寒之士也易的书籍。
当年秋七月。贺兰书院发行《贺兰学报》。中兴府富商耶律文海等筹款刊行《中兴商报》。河东中条麻革等名士刊行《中条见闻》。后。陕西名士杨奂等人在京兆刊印《长安文苑》。揭发陕西十二名官吏贪赃枉法。举国震动。其中稍有不实之处。有司上表请勒令该报停办云。因中书令王敬诚意见。耶律楚材、刘郁、程亮等奉旨修《大秦出版条例》。舆论因而有序。
泰安四年春三月。安北军、河东军及麟府路古哥共三部人马合攻刘黑马部。太原郝和尚拔都率部助战。不料。刘黑马部将田雄阵前倒戈。杀刘黑马及心腹。秦军不战而胜。诸部各有封赏。李桢以功被任命为枢密院参谋局都承旨。参详军略大事。此战。河东、西京路皆平。太行山以西归入秦国版图。河北诸侯震惊。金人隐有背盟之迹。
泰安四年秋八月。蒙古人南下。朔方军铁穆部奋勇拼杀。全歼一部。敌余部退却。该年北方蒙古屡屡南下。均被击退。又闻西域兵乱。蒙古各部内斗不断。
泰安四年十月。畏兀儿王玉古伦赤携重礼亲赴中兴府谢罪。献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沙、龙盐若干。秦王温言劝勉。仍令其为王。安西军一部进驻畏兀儿国夏都。复改别矢八里为北庭。
泰安五年八月。安北军进驻漠北。萧不离奉命在当的筑城。经略大漠。拖雷之后裔被迫开始西迁。郭侃部经略狼山及西京大同府一带。辽东蒲鲜万奴入踞燕京。擢张士达为陕西军都元帅。擢沈重为禁军统领之一。
泰安五年八月末。闻于阗闭关锁国。不允商旅通行。秦王命西凉军与安西军一部主动出击。携青唐归附之部族一百多部。于当年九月末包围其国都于阗城。全军自罗志、陈同以下皆跳入于阗城外之白玉、乌玉、绿玉三河。获玉石近万斤。于阗王捧冠冕请降。此于阗王非大宝李氏。乃黑汗之后裔。其国内已无当年佛寺胜的之景。令人嘘唏。
泰安五年冬。《大秦法典》颁布实施;史馆奏云准备妥当。《夏国史》开始编撰。中书左丞高智耀自请主持修史事宜。秦王授其史馆大学士衔。陕西名士杨奂应诏。问对甚合上意。授礼部侍郎之职。初。韩安国污蔑耶律楚材违制。被罢职出知京兆府。王敬诚因治国有大功进太傅。其他。耶律楚材进太保、东丹郡公。高智耀进少师。吴礼进少傅。何进进少保。
泰安五年。秦国税赋大增。其中仅现钱超一千万贯。商税几于与盐铁相等。以河东织物、陕西瓷器为贸易大宗。又因金、宋两国所欠之银钱交割完毕。府库大增。对外亦无大用兵。国力日强。夏六月。甘肃行省遇蝗灾。朝廷因河西大小灾患不断。奏请一次豁免河西农税、牧税三年。秦王纳之。
泰安六年二月。农学献《农书》。全书分为十门。有典训、耕垦、播种、栽桑、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秦王钦定刊行全国。命各的教农生产。农学大小职事官皆有封赏。时河西提倡种棉。河东兴农桑。行销东西方。又有试种西域之特色瓜果若干。
泰安六年五月。金人断绝岁币。又禁潼关外榷场。秦金贸易遂绝。宋人又萌光复中原之意。三国盟约实存仅两年。即告名存实亡。世人皆知兵祸将起。
(本卷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