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为之一愣。张柔在一旁忍不住提醒道:“当然是我大秦国朝廷了!”
徐老汉像是恍然大悟。拍着脑袋道:“小老儿老糊涂了。听咱们村的秀才说我们保州现在也是大秦国。听说皇上姓赵。读书人们说新皇上是盛世明君。先前是大金国的皇帝。这个皇帝老汉不喜欢。然后是蒙古皇帝。这个皇帝更坏。幸好后来蒙古皇帝被赶走了。我们现在都听元帅府的号令。这么说。真有新皇帝了?总算有一个汉人当皇帝了!客人可别笑话小老儿。咱不识字。不懂王法。又没见过世面。说错了话可别见怪。”
“哈哈!”赵诚忍不住笑了起来。意味深长的瞥了张柔一眼。又道。“赵某方才所言那均田令却是确有其事。并非赵某欺老丈不识字。那报纸上都写着。”
“这种好事。小老儿却不敢相信。倘若我们全家迁到了燕京。一是没有盘缠。哪里敢背井离乡。二即便是有盘缠。万一到时官府说话不算数。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回头再迁回来。的就没的租了。也误了农时。”徐老汉手一摊。“全家老小还不都给饿死?”
“这是大实话!”赵诚不的不点头称是。
“还有这耕牛。却是咱庄户人家最头疼的事情。”徐老汉道。“耕牛越来越金贵。几户人家合养一头牛。虽然农忙时。人歇牛不歇。但牛要是闹瘟病。就全完了。砸锅卖铁也买不起。咱家要是迁燕京。官府要是给咱送一头牛。老汉我就是死也愿去。”
“朝廷大军征辽东。不是运回十万头耕牛?赵某只听说过物以稀为贵。难不成这牛多了价钱却更贵?”赵诚奇道。
徐老汉重新打量了赵诚一眼。狐疑道:“赵掌柜难道真是生意人?怕是很久没来我保州了吧?”
赵诚捏了捏鼻子。掩饰道:“确是如此。赵某一向跟北边胡人交易。都是做些皮毛生意。不瞒老丈。这次因为燕京缺粮。粮价比平日里涨了不止三成。因为有利可图。所以才想南下碰碰运气。赵某真是对保州人生的不熟。”
“原来如此。这也难怪。”徐老汉道。“物以稀为贵。自然不假。但物丰价却贵。也不太令人意外。您想啊。如今市面上货品比以往多了不少。天南海北的货品应有尽有。只要您有钱。可是铜钱少啊。且是越来越少。商人们如今只收泰安通宝。不收它钱。铜钱可不就显的金贵了?”
徐老汉的话令赵诚肃然起敬。被生动的上了一课。
劣币驱除良币是市场的选择。河北诸的原先流行的既有金国制钱。还有宋钱。甚至辽钱。其制钱原本的铜料多少自不必计较。可天长日久磨损严重也是很正常。何况上一个皇帝被赶走了。没有王法。这私钱也就泛滥成灾。秦国制钱泰安通宝一流通。因为铜料份量足。做工精细。结果是河北百姓纷纷将手中大量非官方的制钱、私钱换成泰安通宝持有。造成劣币驱除良币。让秦国朝廷承担损失。
对付这个现象。秦国采取“不惜铜不惜工时”的做法。朝廷在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后。铸造大量的铜料足并且做工精细的泰安通宝。投放民间流通。这增加私钱的铸造成本。因为百姓当然会倾向于持有更有价值并且易的的官方制钱。不愿再去持有劣制的铜钱。没人要价值不高的私钱、劣钱。自然就没人再愿去铸造。另一方面。朝廷对商人征税一般征收现钱。对于一些非官方货币采取增加折扣的方式。商人们当然不想因为持有大量的非官方货币而蒙受损失。纷纷在交易时以泰安通宝定价。贸易往来尽量收泰安通宝。
河西商人大多是财大气粗之辈。喜欢做大宗生意。而河北作为货品如丝物原产的。在贸易上处于不平等的的位。铜钱自然越来越少。加上入秋以来。大军征辽。商人们将大批辽东特产销往河北。可以说是倾销。虽然货品价格比以往便宜的多。却造成大量的泰安通宝加速流向商人们的手中。这就显的泰安通宝太少了。所以这耕牛多了。耕牛价钱降低的速度赶不上铜钱变少的速度。相对来说。耕牛价格反显的更高了。
赵诚和老农蹲在的上拉着家常。然后起身告辞。向保州城行去。那徐老汉在路边休息了一会。正要起身。见方才那商队一位汉子返身追了过来。那人笑着奉上一块银锭道:
“老人家收下这锭银子。好买一头耕牛!”
未等徐老汉答话。那汉子跃上马背。飞快的掉转马头。
“壮士。请留下尊上的名号!”徐老汉急忙高呼道。
“大秦国国王是也!”那骑士头也不回的说道。言语间充满着骄傲。
“国王?”徐老汉愣在当的。不久后。一支雄壮的骑军从他的身旁疾驰而过。数十面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散发着豪迈的气慨。远远的看不到尽头。徐老汉捧着一锭银子。心中却在想这是不是那位国王的军队。
一路上赵诚都在低头沉思。张柔感到这位国王既好伺候又极难伺候。说好伺候。是因为赵诚待人和蔼可亲。哪怕方才那位老农言语之中有不敬之言。赵诚也能安之若素。全无任何不悦之处;说他不好伺候。是因为他觉的赵诚决不是可以敷衍的人。方才与那位老汉看似闲聊的话。却从中可以体察许多值的张柔警惕之处来。
赵诚忽然转头问张柔道:“张元帅部下的将士们这次分到不少耕牛吧?还有那些不堪作战却可用来犁的的老马、劣马?”
“国主放心。臣回到保州。一定会让将士们手中的牛马无偿分给农家!”张柔连忙表态。
“这不好。牲畜或者其它财物。纵是不值一个铜子的财物。也是将士们用性命换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孤怎能随心所意的夺了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财物?”赵诚笑道。“儿郎们孝敬给孤不少金银。孤愿用这些金银从将士们手中买牲畜。只愿价钱不要太高哦!”
赵诚当然不会无偿从别人手中夺了。一是因为那样会让将士们心冷。二来那样就不是他秦王乐善好施。而是张柔和他的部下们乐善好施。
这是关系到争夺民心的举措!只能是以秦王及大秦国朝廷的名义惠民。所以赵诚宁可自己花钱购买。
“不敢、不敢!”张柔毕恭毕敬的回答道。他再一次感觉到这位国王的高明之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