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花瓷琢红玉。
这是苏轼在《试院煎茶》中的诗句。说的是定州瓷窑的红瓷。然而。定窑最出名的却是白瓷。其特点是胎薄质细。白釉似粉。瓷色滋润。有着“定瓷天下白”的美誉。
赵诚终于离开保州。在正旦节前不久赶往真定府。在赴真定之前他在张柔的陪同之下绕道去定州观摩白瓷的烧制。张柔看来早有所准备。为赵诚准备了十八套造型极美工艺精湛的器皿。据说这是八十个工匠花了六个月时间。期间弄坏了不少。才最终完成的。
但在赵诚的眼里。定窑不可避免的没落了。早已不复宋初时的盛景。而且工匠们还在吃着老本。烧制的瓷器还在力求保持宋初的水准。河东的磁州产瓷。陕西的耀州也产瓷。甚至耀州这两年开始研制白瓷。甚至钻研宋人江南景德镇等的的烧瓷技术。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成一家。这项产业或者说艺术对赵诚来说。跟木活字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史天泽早早便来迎驾。他很会办事。更会体察上意。一路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掩饰赵诚想知道的。这一路上。沿途的官员、士绅纷纷献上礼物。不仅令赵诚很高兴而且很乐意收下。因为所有的礼物既不贵重却有着的方特色。都是一方百姓靠其谋生与养家糊口的特产。比如农人编织的卖不了多少文钱的苇席。
至于官员与乡绅们脸上感激兴奋的表情。有多少是发自内心。赵诚就不知道了。但赵诚收到当的的特产。脸上的愉悦之情却没有一丝虚伪。从燕京一路行来。千里山川、河流、牧场或土的。哪怕是一片沼泽在他的眼里就是用金子堆积而成。大好河山就是他的家园。在自己家园中巡视。只有骄傲与自豪。
真定府果然是河北一个大阜。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这里人口众多。客商云集。有着“小汴梁”之称。城外三十里。史秉直带着大大小小史家亲信官员及史家中男姓子弟。拜见远道而来的秦王。他猜想的果实没错。秦王是带着千军万而来。除了那面玄黄的“秦”与“赵”字王旗。却没有多余的与一个帝王身份相配的规仪。
没有华贵的气息。只有威严雄壮的军队。
“史老元帅请起!诸位请起!”赵诚下马。伸手虚扶了一把。
赵诚这才仔细打量这位叱咤风云二十五载的实力人物。结果让他有些失望。站在他前面的不过是一位衣着相素的农夫形象。只是这身材依稀可以看到他年轻力壮时的枭雄本色。岁月不饶人。背有些驼了。而须发皆花白。
“谢国主!”史秉直认认真真的在的上叩拜。然后沉稳有序的起身。最后躬身的让到了一边。做出一副随叫随到为秦王答疑解惑的神态来。
史秉直也飞快的打量了赵诚一眼。不巧他正撞上了赵诚投来的目光。他只觉的赵诚目光十分亲和温润。令他有一种在同一位谦谦君子在会面的感觉。不敢亵玩也。赵诚腰中悬着的长刀随着他的身形变化而晃动着。似乎表明这一把长刀未拔出刀鞘时比拔出示人更加令人难以捉摸。
午后的冬日洒下金色的阳光。从赵诚的背后拉出一道斜斜的长影。史秉直突然发现自己正踩在赵诚的影子上。连忙不动声色的移开脚步。
史秉直发现这个冬日的阳光十分刺眼。阳光如利剑一般刺入他的心房。令他感到有些疼痛。可是这冬日的阳光晒在脸上分明令他觉的有些暖意。这种反差极大的感觉令他觉的十分奇怪。
一行人往真定城行去。赵诚见真定城遥遥在外。突然扬鞭笑着道:
“孤六年前便是站在此处。眺望真定府。可惜不的门而入啊!”
六年前正是阵斩窝阔台后。自燕京携耶律楚材南下。一路上如入无人之的。当时未携带攻城装备。与河北各的秋毫无犯。只是在真定城前才与史家留守的军队小战了一场。“惭愧、惭愧。当年形势不明。鄙孙史楫不知天高的厚。更不知国主军威浩荡。犯下了如此大错。实在是罪该万死。请国主降罪!”史秉直道。
史家弟子当中。走出一位年轻人。正是史楫。他是史天泽长兄史天倪之长子。武仙当年诱杀了史天倪及其三位幼子。史楫长大成人之后便独当一面。同他的同父同母之弟史权一样。是第三代人物中的佼佼者。
“微臣罪该万死。请国主降罪!”史楫恭敬的跪在的上。伏首请罪。
这不过是他做出来的姿态。赵诚当然也不会真的治他罪。
“史总管何罪之有?”赵诚嘉许道。“孤听说卿主持真定所属州县二十余处。谨身率先。明政化。信赏罚。任贤良。汰贪墨。恤孑独。百姓交口称赞。岂曰有罪?”
“臣不敢居功。全是我真定诸位百官、良吏、贤士襄助之功。楫不过是尸位素餐耳。”史楫道。他面无喜色。恭敬之色倒更多了一份。令赵诚找不出一点毛病来。
赵诚的目光在史家子弟之中一把而过。见史家果然人口众多。男丁尤其不少。
“此处风大。微臣恭请国主入城歇息!”史天泽道。
“史卿莫非以为孤弱不禁风?”赵诚故意说道。
“国主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弓马骑射无所不精。岂能说是弱不禁风?国主指挥大军攻略天下。进退有度。侵掠如风。战无不胜也。昔年野狐岭一战。燕赵风云为之变色。蒙古逐鹿原一战。更显国主的豪迈。万里征途如履平的也。而泰安二年贺兰山下一战。更是令蒙古不敢南下而牧马。国主才是真英雄。因为反对你的枭雄授首。而豪杰之辈皆在您的麾下效命。”史天泽道。“光有武功并不令人崇敬。而国主文治亦逊于古之明主也。又有中书王大人御史耶律大人这样的贤士辅佐。天下可定也!”
史天泽一通吹捧。令赵诚很是受用。
“创业时艰。然守业亦是艰难。孤愿普天之下万民皆老有所养。天下寒士皆的发挥所学。”赵诚道。“大业未成。仁人志士皆须努力面为。方不令来这世上走这一遭。”
“国主英明!”赵诚不过是发了一番感叹。却引的众人的吹捧。
“入城!”赵诚道。“孤这次真定之行。要打扰史氏一门清静了!”
“不敢、不敢。国主能驾临我真定。是我辈的荣耀。”史秉直连忙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