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艺术产业
布吉是深圳的郊区。这个地区的在广东的名气不小。改革开放以后,香港人潮水般涌入大陆,布吉这个地区短短几年间就繁荣起来,多家房地产公司来到这里进行楼宇开发。这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部分是卖给了香港人和台湾人。
这些海外华人买房子不是为了把家安在大陆,相当一部分人买房子是用来安置二奶。跑华南干线的货柜司机,基本上都在大陆找二奶。
在房地产和娱乐业的双重刺激下,布吉迅速繁荣起来。
我没有进深圳市区,直接在布吉下了大巴。在不知道确切地址在什么地方的情况下,我找了部出租车,叫司机带我去有油画卖的地方,司机老马识途,很快就把我带到大芬村。
我找了家湖南餐馆,点了几个菜,把老板叫了过来喝啤酒聊天,不多时,我就了解了这里的大概情况。
大芬村这里有几千名画家。现在,国内的就业形势不是那么乐观,文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运气好一点可以进政府部门,运气不好就比较惨。很多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都跑来这里,所以大芬村几年时间里就发展成文化重镇。
很多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来布吉会有什么想法。
小小的一个村子里,开了两百多家画廊,各种水彩画、油画随处可见,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烈的油墨气息。
若是仔细分辨那些画,可以看得出原画的作者有马奈、蒙得里安、高更、梵高、安格尔…..这些画风格相差很大,按流行时期来分,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梦幻派……当然,也少不了立体派。
我坐在餐馆里,看着人们忙忙碌碌地在街道中行走,步伐匆忙,边走边喝矿泉水,同时接电话。
“先给我调二十幅塞尚的货过来,改天我还你,这边客人催得紧…..”
“我手上有五十幅《青蛙潭》,刚出炉的,你能不能一口吃下…….什么?要《蒙娜丽莎》?兄弟,这种臭了大街的货你也要?我手上还有十几幅《泉》,别要那什么什么丽莎了,要安格尔得了。”
来来往往的人,都说着类似的话。
文化成为商品,并不是坏事,艺术家们只有吃饱饭,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
说深圳没有文化的人请来布吉看看吧,当一个没读过书的餐馆老板能熟练地说出毕加索的作品有那些,前后期风格有什么样的变化的时候,再说他没文化,恐怕就有点不恰当了。这个时代真是疯了,大家都在发疯。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在大芬村里观察,每一家店我都进去看了。有些工作室藏在三楼、四楼,我也溜进去考察了一番,
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在一间阁楼里找到了一家画坊。
阁楼不大,大概只有二十几平方米的样子,里面坐着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八个人正分散坐着作画。
之所以在这里停留下来,是因为我被他们工作室的名字吸引住了,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简单的名字:山鬼。
我站在门口,盯着那块木牌看了很久,渐渐地,内心生出一丝感动,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我慢慢走进房间,其中一个小伙子热情的招呼我坐下,然后给我倒了杯茶。
小伙子名字叫蓝碧海,他告诉我说山鬼工作室一共就是八个人,都是西南人,去年才从西南的一家艺术学院毕业。
我说:“我想买点油画回去卖。”
蓝碧海说:“先生,跟我们买吧,我们水平不敢说最好,起码我们是用心画的。”
我喝着茶,没说话,随意看了看他们的画作。
蓝碧海看起来很诚恳,他说:“先生,不怕实话跟您说,这个月生意不太好,我们一大家子八个人坐在这里,正犯愁呢。”
我随口问道:“怎么会呢?不是有很多人来拿货吗?”
蓝碧海说:“我们工作室在四楼,太偏僻了。客人很难找到这里来,平时都是些同行忙不过来才交点活给我们干。再说,我们入行晚,没什么老客户,所以发展得比较艰苦。”
我看了看他的样子,脸色有点苍白,头发也有点乱,身上到处是油墨。看样子,过得是不太如意。
我微笑着说:“你是同学们的大哥?”
蓝碧海笑了笑,说:“是管家。我们没大哥。”
我说:“你们住这里一个月大概要多少钱啊?”
蓝碧海一点顾忌都没有,直接说道:“这个工作室房租是八百,我们还有两间宿舍,一月房租一千一,加上吃饭和日常开销,总得要五千块吧。”
我跟人谈生意喜欢岔开话题,喜欢尽量知道别人多一些情况,所以我又随口问了问他们的生意如何,在布吉过得习不习惯的问题。
蓝碧海倒是都回答了。
我问他:“附近那家餐馆的味道比较好?”
他茫然回答:“很少去,有时候去街口吃兰州拉面。”
我马上问他:“找一个理由出来,为什么要买你们的画?”
蓝碧海脱口而出:“因为我们是用心在画!”
我笑了:“怎么证明?”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