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道夫成为匈牙利国王那一章感觉有些过于YY,所以经过反复斟酌还是将情节进行了一番大改,并把这章彻底删掉。接下来鲁道夫将如期挂掉,威廉则联手俾斯麦从外部给奥匈制造危机,迫使老皇帝下台,从而彻底瓦解这个大杂烩帝国。
另外,回来后一直没有和书友们打招呼,主要是上传比较匆忙,杂事比较多。在此,对于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本书的朋友们道一声“谢谢”!还是那句话,书一定会写完,但更新无法保证。
……………………………………………………………………
新婚燕尔的威廉和特蕾莎选择了到波美拉尼亚的海滨旅游圣地沃林岛去度蜜月,那也是威廉曾生活了近4年的地方。
站在沃林岛的东端岬角可以将斯德丁泻湖和波罗的海的风光尽收眼底,水的颜色从这里分界,一边碧绿一边蔚蓝,清新的海风伴随着花草和林木的芬芳沁人心脾。
虽然这里的风景威廉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渡假,无拘无束的享受大自然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岂是一个“惬意”所能形容的。
到达岛上的第三天,威廉视察了守岛部队的官兵,这是他曾服役过的部队,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不过最让他感到惊奇和欣喜的是,他在波茨坦儿童团时候的好兄弟塞德利兹现在正这支部队担任上尉营长。
一晃都将近20年了,当年,罗恩、塞德利兹、哈克这三人是和威廉同寝室的最好的朋友。毕业之后,各自忙于学业也渐渐失去了联系,威廉除了10年前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见过罗恩一面外,其他人毕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
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光景,威廉和塞德利兹都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随后威廉又了解到他们几个人的近况,塞德利兹由于学习太差,没有考上陆军学院,于是早早加入了普鲁士陆军。依靠家族的门第和在儿童团的学习经历,他参军两年后有幸到陆军大学的短训班度了一层金,之后从见习排长干起,10年过去了,如今刚刚提升为上慰军衔,职务则是沃林岛驻防部队的代理营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基本是要以“荣誉少校”军衔退役了。
哈克则因为学习太好差点放弃军校而报考名牌大学。儿童团毕业后,哈克先是回到家乡的一所私立中学读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正当他在选择上大学还是上军校之间犹豫的时候,一场大病几乎夺去了他的生命。花了3年时间,他才慢慢康复起来。随后,他的父亲施里芬伯爵坚定地让他选择了军校,伯爵认为从军可以强健一个人的体魄——这也是当年哈克的爷爷的观点。(施里芬伯爵的身体就不太好,常年脸色苍白,加上患有高度近视,照片上的他总是给人垂暮之年的感觉)
在陆军大学的参谋学院,哈克整整读了8年书,最后是以战争史博士的头衔从该校毕业。由于先天性近视,哈克直接被分配到总参谋部的军史局去工作。该处是他的父亲一手创建的,并担任了10年局长,不过1888年哈克参加工作的时候,伯爵已经接替瓦德西出任军需总监和副总参谋长了。
相对来说,罗恩是最顺风顺水的了。按部就班地上中学,考军校,在陆军服役4年后便进入陆军部工作,现在正担任军械局火炮处炮兵后勤科的科长。
得知了塞德利兹的近况,威廉唏嘘不已,看来什么时候都一样,不用功读书就是不行呀!
“那你打算什么时间退役?”威廉问。
“明年或者后年吧。”塞德利兹摆弄着手中的餐勺道。
“去向有着落了吗?”
“我有个朋友正在遥远的中国担任军事教官,收入还不错,他想明年时候回国结婚,因此曾询问我是否愿意去中国接替他的工作。”
“这么说你打算到古老的中国去发展了?”
“还正在考虑,听说陛下去过中国,不妨帮我拿个主意。”
塞德利兹从小就胆子大,在威廉面前也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说话十分随意。
“我曾经到过中国,那是一个古老而又保守的国家,我觉得你与其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墨守成规地做一名无聊的教官,还不如去低地国家做一名雇佣兵或者回家打猎呢!”
威廉这一番话就像一瓢凉水把已经微微有些动心的塞德利兹彻底浇灭火了。
“不过我朋友说中国是个快速变革中的国家,机会很多,去到外面的世界见识见识,总比一直呆在家里好吧!”塞德利兹试探着说道。
“中国我很了解,去那里做教官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更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机会,我看你倒不如去非洲。”“非洲”两字威廉说得铿锵有力。
“非洲?”塞德利兹疑惑地说道:“不是说白人去了那里都要生热带病的吗,而且弄不好就没命了。”
“热带病是有,不过也只是体质不好的个别人而已,至于因此丧命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