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原名叫子辛,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做国王近30年,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在位。
纣王是位名人,中国上至百岁老者,下至五六岁的孩童都可能认识他。之所以纣王能如此出名,这得归功于明代许仲琳所写的《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一部神魔,里面神仙众多,分为两派。一派是革命派,如小哪吒与二郎神,帮助周武王和姜子牙闹革命。一派是保守派,如申公豹,便无视纣王的暴虐,全力维护商王朝统治。
史书记载中的纣王被极度丑化。如“纣”的字义便是“残又损善”。直白一点,就是不干好事。
这是周族灭了商王朝后,周武王免费送给子辛的谥号。对曾经的对手,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名字给他。
这也别怪周武王,毕竟商王朝也干过这事。想当年商汤灭了夏朝,便送给夏末国王姒癸一个外号——桀,意思为残暴不仁,比纣的意思还难听。
这也好,跨越半个世纪,子辛和姒癸成了难兄难弟,只要后人提到某位统治者太不像话,简直不是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桀和纣。
不过,在史书或演义中,似乎前期的纣王都并不是太坏,但自从他五十大几岁时遇到了十五六岁的妲己,他就变成了一个变态狂。就好比1800年后的唐明皇李隆基,在五十六岁时遇到了22岁的杨玉环,由一个英明的君主,变成了彻底的脑残。可见钱钟书老先生说的没错,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确实没的救。
而历代文字记载中的纣王的变态举动太多,以至于让人怀疑,他是否有严重的“施虐狂”倾向?在此仅举几例。
第一,太过奢侈。不惜耗巨资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更建超豪华建筑、古代的广州塔——鹿台,并造酒池,悬肉为林,池中荡舟,喝酒吃肉。
第二,刚愎自用。听不进异己意见,杀叔叔比干,囚堂哥箕子,还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所谓炮烙,发明者不是纣王,而是姒桀,即将铜柱横放在炭火之上,烧红后将人赤脚赶上去,结果必然跌入炭火中。
第三,好奇心强。据说,他为了观察正在成长的胎儿,竟残忍地让人剖开孕妇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冻,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砸骨验髓。
总而言之,纣王最终身死国灭,纯属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孔子高徒——子贡挺有良心,曾为纣王打过抱不平,“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宋人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认为:“帝辛大造宫殿,建酒林肉池,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实等罪恶,与桀的罪恶如出一辙,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桀受不分,这些都是出于模仿。”
翻开《尚书》、《史记》等,我们便可发现,夏桀有的罪恶纣王都有,而夏桀没有的,纣王也有。因而,纣王是升级版的夏桀。
但即使历史再加篡改,从中仍能看出一些关于真相的蛛丝马迹来。
其实,商亡是必然的,而整个商族,由于数百年的兴盛,疲态尽显。奢侈享受、贪生怕死,自私短视,更因集体好酒,一派衰落腐朽的八旗模样。
月盈必亏,人老必衰,国老必败。因此,商亡是必然的,纣王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拘救商王朝的命运。
在这一点上,纣王与明末崇祯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起前几任帝王,都勤政、英明的多,但都“适逢其会”,做了亡国之君。
其实纣王也有可能避免成为亡国之君,因为他只是帝乙的小儿子,叫子辛,之所以他可以继位,是因为他老妈是正后。而微子启才是帝乙的长子,他最有资格继位,但他的母亲地位低下,也就是所谓的小娘养的,因此帝乙没有选他为继承人。
其实,当时商朝的继承制度,似乎只分长幼,而不分嫡庶。也许帝乙选择子辛,便是看中的他的英武。连《史记》这类传统史书都不得不赞他文武双全。在文方面,他博闻广记,才思敏捷。在武方面,他身材高大,臂力过人,竟可以手格猛兽。
商朝的继承制度本来就较为混乱,而此次帝乙弃长立幼,虽然有他的理由,但或许这已成为商族内乱并最终灭亡的隐患。
子辛继位后,定都于沫,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
子辛接手的大商帝国早已内忧外患,千疮百孔。
不过子辛确实是个好领导,他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渐渐强盛起来。
但有两件事让他最为头疼,第一在帝国之外东南的东夷势力强大起来,便向中原地区拓展。第二,在帝国之内,西北的周族不臣之心愈加明显,吞并了周围邻近部落,势力越来越大。
攘外必先安内。子辛之兵锋首指周族。周文王姬昌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战一场,被打得大败,而正史所载的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可能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此战子辛志在必得,周族之生死,悬于一线。
而也就是在此时,东夷在周族的怂恿之下,趁机作乱,气势汹汹,子辛只好暂时放过表面服软的周族,掉头东征南伐,对时常侵袭至王畿的东夷进行讨伐,决心倾全国之力以期灭掉百年来的肘腋之大患。这实在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于是,子辛举全国之力发起对东夷用兵,最终打败了东夷,遏制住其向中原拓展的野心,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