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儿、萍儿为什么要避呢?是因为这样的缘故——
在出师之前,国家刚刚建立,赵矜就为一件事而烦恼——是要做个色狼,还是要做个圣徒?
三思之后,打定主意,圣徒当然是不做的,色狼却也暂时做不得。要长长久久、安安稳稳地享受艳福,那肯定是要收敛心性,做个明君。在里面怎么样不要紧,对外肯定还是要道貌岸然。
赵矜又思考立国的方方面面,绞尽脑汁。立国哪里有那么简单?实际接触到才知道复杂。现实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学生真是无知,就算多看史书也体会不到各种权谋的运用。来到异域,被众人拥戴为王,身临其境,这才对以前所看到的很多知识恍然大悟。又好在众人对于赵矜极其信服,这才能够比较轻易地组织起一个国家。
虽如此,更多的权谋,终究还是需要的。于是赵矜在想到怎么安排六女时,就不是那么单纯地以本性行事,通通纳为妃子;而是考虑到了安定国家的需要,最好还是把她们认作御妹外嫁。
还有一点缘由,就是由于恻隐之心吧。按现代人的眼光看,做妃子,其实不如做一个妻子比较自由和幸福。可是古代呢?做妃嫔、做宫女,虽不自由,比起外面世界上凄苦的女人,毕竟还是有一些好处的。古代是纯粹的男性社会,嫁为人妻便须三从四德,若做人妾,那就更没地位。穷苦出身的女人,更是时时都有沦落风尘或是冻死饿死的危险。赵矜记得《明史·列女传》中有记载一个这样的小故事:一个女人,贫寒不能自养,只得乞讨为生,有一日被轻薄弟子见她美丽,要加污辱,就跳下桥去自尽。这个故事很寻常,不过是偶然看到、偶然记住,可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就算是到了明朝,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都还有许多人衣食无着!甚至连美女都沦为乞丐!
世界上从来都是有很多惨事的,现代生产力那么发达都还无法做到人人温饱,何况古代?宫女确实寂寞多愁,但从另一方面讲,未必又不是好事。一般女人要是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愁什么寂寞?要说宫女没有什么机会获取家室之欢(就是性方面的快乐),至少她们还有生命的保障。再说,古代的女人,说实话不过是男人的玩物,又谈什么家室之欢!
对于现代的男女来说,性生活的快乐很重要,那是因为,温饱已有保障啊!
想了这些以后,赵矜对于自己拥有一个后宫,就不觉得是什么不好的事了。天经地义之至。
但是对于六女,赵矜却仍有一些不忍。只因为共同经历过一番患难,仿佛都是自己的妹妹似的,想让她们生活得更幸福一点。这么说来,做妃子就不如做公主了。
赵矜思前想后,打定主意,决心忍痛割爱,将六女认作御妹、以公主身份出嫁。但是六女因为在生死关头被搭救的关系,又非常喜欢强而有义的主公,依恋着不肯出嫁。
于是在一个凉风习习、笙歌依稀的黄昏时分,赵矜召来六女,齐坐在亭外的天然园石之上,作一次“出嫁总动员”。好说歹说,总算劝得楚楚和香芷同意,其余四个年纪较小的还是不从。
赵矜无奈,责备道:“妳们怎么这么不晓事!宫中其实有什么好的?我将来总要娶若干妃嫔,一颗心分散了,待妳们未必有那么好。不如出去做公主,比起妃子的荣耀也不差,而且会有如意郎君,更专心致志对待妳们!妳们要是不放心,我就跟妳们的驸马约定好,将来娶妾可不能超过三个,要多多疼爱公主——谅本大王的话没人敢不听!这样好了吧?”
玉玲却坚持道:“玉儿不要做公主让人疼爱,只要主公别抛弃玉儿,让玉儿天天侍候身旁,就算不做妃子、没有名位,都心甘情愿!”
楚楚也道:“主公差矣。我等情愿出嫁,也不是贪图做公主、不为着有郎君疼惜。只因自身孱孱弱质,无以报答主公大恩,故不惜一身,愿为主公结宠大臣,以安社稷。楚楚虽出身青楼,亦晓得大义;妹妹们出身良家,又是深情人,更加难舍主公。主公须念此,莫看低了妹妹们,以荣华相诱。”
赵矜哑然无声,半晌道:“这是我不对了。可是我是真为妳们好。只是妳们未免也太封建了,我有些思想,跟妳们说了也无异于鸡同鸭讲!”
香芷道:“主公见识,凡人莫及。虽如此,且多多疼爱妹妹们,我俩出嫁便罢,且留她们在身边。”
赵矜叹道:“其实最该出嫁的是她们。妳们两个经历沧桑,我好生怜惜。不知道别的男人是否会善待妳们,是否能够不抱偏见。妳们出于淤泥,心地却依然洁净,这就比一般的心地洁净者更难得百倍!而且,我也是蛮喜欢妳们的……喜爱得紧。不过我想,一方面是国事需要,另一方面还是为着妳们自己好,应该把妳们嫁出去。妳们是懂事的人,帮忙劝劝几个小傻瓜吧!世事多变,主公又怎能时时罩着妳们,还是趁年轻,寻个好郎君。妳们又还都是清白姑娘,郎君会喜爱的。”
(待续本回下)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08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内部论坛::,OICQ群:4916828)
解字:
倥偬,倥音孔,偬音总,是指匆忙、紧张之意。
莞尔,莞音晚,是指微笑的样子。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