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时空飞越之异域纵横记> 第三十三回:循循善诱劝御妹,锦上添花招驸马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回:循循善诱劝御妹,锦上添花招驸马 下(2 / 2)

于是,“遂与绝,欲其家嫁之”——曹操和丁夫人离婚,要丁夫人的家里人把她改嫁。

但是,“其家不敢”——她家里人却不敢这样做,因为礼禁啊!按当时的礼,妾侍都不可以再嫁,何况夫人;主公死后都不可以再嫁,何况还活着!

后来丁夫人死,别葬于许昌城南。

再后来曹操也不行了,在临死前追忆,说道:“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后有灵,子修若问‘我母安在’,我将何辞以答!”(“我一辈子行事,以心意量度,从来没有负过谁。但是唯有一件事……如果我死后有灵,儿子问我:‘我的母亲呢?’我却要如何回答呀!”)

这些记载于《魏略》中的话,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国演义》里描写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倒是有许多人记得,简直成了名言!曹操如果地下有灵,能不喊冤?

《后汉书》与《三国志》中都写到:许子将给曹操相面,说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演义》里却又颠倒了一下,把许子将的话改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不过,不管是正统史书还是演义,都相同地记载了曹操的一件轶事:在他重病临死时,把自己平生收藏的名贵香料拿来分赠给宠姬们,谴她们归家,不用给自己守坟(古代的皇帝、王侯死后,姬妾们往往得守坟守到老死,或是在旧宫中自生自灭,没有回家的道理)。而且曹操还对她们说道:“勤劳一些,多做女工,就算卖鞋子也能养活自己啊!”这就是很有名的“分香卖履”典故。

曹操是个很独特的男人,按当时的礼教,别的男人都不愿意曾经跟自己有过性关系的女人(妻、妾、侍女)在被休之后或是自己死了之后出嫁——古代的女人真是很悲惨,连被休了,或是丈夫、主人死了,都仍然没有婚嫁的自由!可是曹操呢,休了夫人,就希望她嫁出去;自己死了,就希望宠姬们再婚,纵不再婚,至少也能够自食其力生活下去,不用守着自己的坟墓或是闷在寂寞的旧宫里,做靠别人供养的女人。

这种行为,当然遭到了封建社会的大力批判,传为笑谈。曹操常常携带女人的汗巾、香囊之类,更被许多人所嘲讽。但是却不知,他其实是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更懂得爱女人的男人啊!

赵矜就想,要是那些老封建的人们到了现代,看到了偷女人的内裤戴在头上的变态狂,不知道会怎么样!

许子将相曹操的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也正符合赵矜的理想!要是在和平年代啊,闷得慌,我赵大校草也就顶多当个偷香窃玉的“贼人”;要是到了乱世呵,我就要当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读史书果然是非常有益于做人、处世。赵矜现在就很庆幸自己功课虽然不行,却凭兴趣读了许多史书。对于考试成绩没有太大帮助,对于现在如何治国却是大有启发。

又如曹操的另一件小事:

继丁夫人之后,曹操的正妻是卞夫人(魏文帝曹丕篡位时尊为皇太后)。卞夫人心肠好,以前常被丁夫人欺负,但是丁夫人被休以后卞夫人却经常去看望她,连最后丁夫人死了都是卞夫人为她理丧的。

但是卞夫人正是因为心肠太好、太软,常常就被家里人央求着,为他们牟取利益。曹操却秉公办事,一点都不偏袒。

卞夫人给弟弟卞秉求官,曹操量着卞秉的能力,给他当个别部司马之职。卞夫人不满意,多次抱怨。曹操却不肯再加官,说道:“但得与我做妇弟,不为多邪?”(“凭他那本事就算只给我做妻舅,不是已经很抬举了吗?!”)

卞夫人又要求多给他钱帛,曹操应道:“但汝盗与,不为足邪?”(“就算只有妳偷偷摸摸给他的,不是已经很足够了吗?!”)

卞夫人大惭,以后不敢再要这要那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明君,决不能因为偏袒女人而损害国家!《三国志》记载,曹操本人朴素,“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无二彩,帷帐屏风,坏则补纳”,但是对待有功将士却是“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赵矜将历代明君曹操(这个本不坏,是给罗贯中等人抹黑了的)、李世民(这个是超级贤君,几乎人人公认的)、朱元璋(这个本来也不坏,都是让清朝的人抹黑了的)这三人的事迹,用作自己的学习榜样——虽好色,不误国家;虽然宠着心爱的女人,但是不过度。曹操的几个夫人、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都是很勤劳的,以至于亲自摘桑、织布、缝衣、洗涤。三个明君的后宫,费用都很节省。

用得着担心什么好色会荒废国政吗?难道女人真的是“红颜祸水”,喜欢上了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这些都是老生常谭的一面之辞而已,真正懂得治国道理的人,应该有自己的分寸!

赵矜信口胡诌的两句歪诗:“兴亡岂由儿女事,好色难道不丈夫”,说得许多文武大臣面面相觑,不敢作声。那是因为他们受历史的局限性,不明白真正的道理啊!

(待续三十四回)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08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内部论坛::,OICQ群:4916828)

闲谈:

easewater:一段文言一段解释的,像讲古喔,想起听书的感觉,不改兄是不是有说书的经验呀?(easewater鼓掌喝采“好YE!好YE!”)

面不改色:这样应该读来不困难了吧?且古文里真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看古文本身好笑,看译文反而不一定有趣了。最初我看到曹操说:“但汝盗与,不为足邪?”时,大笑出声!

面面俱到:“大龄男人不至于象白面小生那样浮燥”,是啊,是啊,大龄男人在那个方面,也更加有经验啊,穆哈哈哈。对了,“赵矜封她们为如公主”,“如”字何解?

Longfengqi:“如”字表示跟皇帝没有血缘关系。

面面俱到:那小老婆怎么叫做如夫人?^^

面不改色:“如公主”是表示非近亲或根本无血缘。例如王昭君是如公主,她跟王室没有血缘;又如古代常以“宗女”(王族中的疏亲)封为公主以嫁重臣或对外和亲,这些都是如公主啦。再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文成公主,她姓李,跟唐太宗有一些亲缘关系,但并不是亲生女,更不是亲姐妹,那么其实也是如公主。至于“如夫人”呢,就是地位跟夫人差不多啦!春秋齐桓公时,按礼,嫡夫人是只能有一个的,可是他好色,很多宠妾,为了讨好她们都封为如夫人,衣饰、起居与夫人同。总结:“如”者,虽非而地位同(或近)也。

面目全非:原文中有误,“齐恒公”应为“齐桓公”。

面不改色:是!全非这个意见非常难得,我赶紧把本书里的“齐恒公”都给搜索改为“齐桓公”。以前怎么没人发现?不奇怪,在我们学校里,老师就说“齐恒(heng)公”,而不是“齐桓(huan)公”,弄错的人真不少。用狗狗引擎一搜,大把的网页都搞错。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