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五十一回:郭守敬论说天道,阿合马谗陷良臣(上)
炎汉南侵的消息,引起了远近震动。汉军骑兵大队人马如旋风一般,印古什甚至毫无抵抗之力。高加索五国这才知道,炎汉并非象伊儿利方面来的消息所形容的那样不成气候,军队更非乌合之众。
于是除了实力最强、距离炎汉最远而离伊儿利最近的亚美尼亚之外,其余四国慌不迭地派遣使者来到安汉,陪罪并承诺今后取消对炎汉的封锁,且会负责保护往来炎汉的商队安全。
使者来得都很隐秘,小国们一方面想要向炎汉示好,另一方面惟恐被伊儿利知道。
其实伊儿利汗王阿巴孩是精明人,怎会不知道小国们墙头草的作风?以如今的时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经此一战,阿巴孩已经明白,炎汉是不接受威胁的,并不准备向自己示弱。
一个新生国家,竟然胆敢如此?阿巴孩虽然心底不爽,但还是很冷静。对于伊儿利来说,如果能够迫使炎汉成为自己的仆从国,那是最好;若不能,去讨伐他们,则可能有两败俱伤的下场,因此说来,其实也奈何他们不得。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道理,不仅在政治局势上,即使在生活中都是这样。本来并不弱的人,如果有勇气强硬,别人往往就会刮目相看;本来并不弱的国家,如果有勇气攻战,别国哪里敢造次欺负!
阿巴孩知道,现在自己最主要的敌人,一是以埃及(马摩克朝)为首的西伊斯兰联盟,二是海都汗国。两边都是死敌,矛盾是无法缓和的。正好在数日前,元朝派遣使者伪装成商人前来联络,准备与伊儿利汗国两面夹击海都。
这封信早在几个月前就发出了,是忽必烈的亲笔。使者冒险穿过海都领地,历尽千辛万苦,这才送到,原本有六十多人随行,到达大马士革时只剩下五个。阿巴孩收到信时十分欣喜,心想,现在这个时候,元朝该当已经完成了出兵准备,可能就要向海都发动进攻了。到时,自己率军配合,既可给默阔帖木儿报仇,又有望分得一部分领土——更重要的是,与元朝加强了友好关系,将来忽必烈主宰东方,自己则要主宰西方!
时值初冬,天气已经变得寒冷,那么元朝会于何时进攻海都?如果是现在,一出兵就可能是“大雪满弓刀”的情形,对于行军、作战、后勤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果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则海都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从容安定内部(现在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反抗军,但是人心未稳,内部还需要一番清洗),等他完全安定了国家,就不容易攻打。
阿巴孩揣摩了一下忽必烈的脾气,下了这样的结论:元军应该会冒冬进攻!
因此阿巴孩下令,从巴格达、设拉子各调动三万军队到大不里士附近,等候元军消息。一旦元军出兵西域,伊儿利军便要大举出兵,直取海都汗国首都撒马尔罕!
这时的炎汉,主要兵力正集结在首都安汉及近郊,抓紧时间进行训练;同时派遣斥候以及与商人互利合作,密切注意着四方动态。过了一阵,便打听到伊儿利大举备战的消息。
朝廷之上,一番议论之后,赵矜起身道:“如上讨论,应该是这样没错。伊儿利的目标,应该是海都。换了孤是阿巴孩和忽必烈,也不喜欢养虎遗患。但是我国也很可忧,万一他们联手把海都灭了,我们就太危险了。总之,现在没得说的——继续练兵!继续打探!退朝!”
有了一段日子的治政经验,赵矜说话办事是越来越干脆利落了。文武大臣们肃然伫立,望着大王在打扇、捧香的宫女们簇拥下转过屏风,这才纷然退去。
而在此时的元朝,果然如阿巴孩所料,已经快要完成了出征的准备。虽说忽必烈的原计划是灭了南宋即要进攻日本、陈朝,可是正如皇太子真金所上言:“东倭、南越不过疥癞小疾,不伐于国无损;海都乃是心腹大患,不伐贻害无穷!”
这位真金太子,是忽必烈之幼子,此时年仅十八岁,却深受国内众大臣(特别是汉族大臣)的拥戴,忽必烈也十分自豪地将真金比作少年时便英才拔萃的李世民。
在赵矜所在的现实世界正史上,记载着真金自小聪慧,酷爱中原文化而学习不倦。他的师傅便是辅佐忽必烈安定国家的功臣姚枢、窦默等,给他灌输了儒学经典与治国安邦之理。姚、窦等人的儒学,与南宋所谓“儒家学者”们所把持的没落理学不同,深刻影响了真金的思想。相比晚年笃信佛教的忽必烈,他还更具有对内整肃、向外开拓的精神,也就总想着要革除元廷里的腐败官员、安定民生,并任用能臣勇将,想要将元朝大业继续推向顶峰。可惜后来真金早于忽必烈而死,继任的几个皇帝不是残忍暴戾就是昏庸无能,元朝迅速地走上了下坡路,以至成为百年短命皇朝。
真金上言后,忽必烈道:“吾儿言之有理。”
太子发言,而且皇帝已经点头称是,还有谁敢唱反调?
有!此人乃是尚书省平章政事阿合马(又译阿夫玛都)。“平章政事”即丞相,地位尊崇,而且他深受忽必烈信赖,别说真金的主张,就连忽必烈自己的旨意,阿合马也敢上奏顶回!因为他的逢迎本领出神入化,忽必烈反而认为他是个大大的忠臣!
于是就在真金主张暂罢出征日本、陈朝的计划,调兵遣将迅速扑灭海都之时,阿合马极力反对。他说道:“皇上,东倭、南越虽是疥癞小疾,不伐何以显我大国威风!海都虽是心腹大患,来年再伐不迟。”
完全是与真金对着干!表面上对真金恭恭敬敬,内里呢,阿合马恃宠而骄,知道真金极端厌恶自己,无法讨好,就一边努力固宠,一边暗中树立自己的朋党,想要渐渐地离间忽必烈与真金的父子关系,改立太子。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就在一般人所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展开,现在,正是越演越烈的时候!
真金听到阿合马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心中恼怒,但他也没有完全看透阿合马的用心,因此还是忍着怒火,在朝廷上与阿合马争辩出兵哪里更为适宜。
争辩的结果,忽必烈终究认为真金年轻,不如阿合马老成,于是倾向于阿合马的意见。
但忽必烈并不是昏君,很明白若不及时讨灭海都的危害,便作了这样的折衷安排:进攻日本、陈朝的准备工作继续进行,同时也调兵到甘州一带,准备出塞进攻海都。另外,还派遣秘使联络阿巴孩,要求伊儿利汗国出兵夹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