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本军前沿,又保持着队伍严整地向前行了约莫一里,这时弩兵与俄军只隔数百步距离。前面右侧,轻骑兵已经冲了不知几次,却在接敌之前就掉转马撤退,原来只是试探与寻找敌军破绽。
来到这里,许妤方才一笑,对奚孔雀说道:“妹子,我何尝不急!只是须得按照章法,放心,我必将那伊琼姆斯基穿几个窟窿。”
说着,将手一举,千余骑兵齐齐端起已上膛的劲弩。
奚孔雀心情激动,大喜道:“好姐姐,我就知道有你在,那番女抢不了功去!”
后面赵矜执缰遥望,只见许妤所部排成四道长线,第一道先发,如同卷上海滩的一排波澜,冲着俄军疾奔过去。
“擂鼓!擂鼓!”赵矜大叫道。霎时间,战鼓声响彻四野。
俄军分神于轻骑的骚扰,侧面与后面的队伍不得不调整着方向。萧若璎听到鼓声大起,见到一片殷红的旗甲向俄军袭来,已经知道弩兵开始杀敌,而自己尚未寻到可冲入敌阵的破绽,不由得急躁起来。
许妤亲领第一道弩兵来到俄军百步之前,一阵排射,顿时便见对方翻倒了一片人马,于是并不耽搁,往后便退。此时第二道已经接着冲近,第三道开始起步,第四道预备。
俄军不能被动挨打,只得反冲,但走不了几步,第二阵箭雨又来,登时又翻倒了一批。须知汉军所装备的劲弩射程可达四百步,有效杀伤距离至少两百步;而今百步之内发射,顿巴斯军高价购买来的精锻铠甲只象脆铁皮一般,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更不堪一击。
伊琼姆斯基硬着头皮驱动部下再冲,可是冲不了一阵,第三次排射又使得他们的攻势停了下来,不是人仰,就是马翻。汉军那边,第四道已冲近,第一道重新上好了膛,第二道正往回奔。
面对这样连续而集中的劲弩攻击,俄军束手无策。伊琼姆斯基虽然强干,也从未见过这般战术,他只好努力控制住心中的惊慌,连声猛喝,催促骑兵们不顾一切杀过去,就算冒着箭雨也别被打断。
可是对方也是骑兵!而且速度比顿巴斯军的重骑兵快得多,加之训练有素,冲来退去游刃有余。伊琼姆斯基的部下虽然同样是训练有素,怎奈受兵种弱点所制,无法接近便受了相当损失,就象历史上哥特人初逢匈奴骑兵一样无奈。
伊琼姆斯基连声爆喝,顿巴斯勇士们豁出性命,勇往直前。许妤指挥部下不断后退,赵矜在后面也令汉军移动阵脚,相应退去。俄军装备重、速度慢,加上不断被箭雨阻滞,始终望尘莫及,只有斗志不断地遭受挫伤。
随着不断的移动,俄军阵线拉长,早已急不可耐的萧若璎终于找到了机会,挥骑直入。突骑兵不冲则已,一旦冲入敌阵,便是死战。自小生长在马背上的契丹人、党项人,马术娴熟自不待提,手上皆持钩戟、利斧,不是用斧头劈砍敌军,就是用钩戟将敌军拖下马来,然后活活踏死。这些是当年蒙古军对付欧洲重骑兵的不二法门,赵矜将之传授给了萧若璎。
伊琼姆斯基没有料到汉军也能用蒙古军的战术!当下前面仍然不断减员,侧面又是一团大乱,本军已经疲弊不堪,而汉军主力还在远处养精蓄锐!
身为乌莫斯基的左膀右臂,伊琼姆斯基不是笨人,已经十分清楚此战必败。那么,唯有撤退!尽管难免遭到被掩杀的损失,只要撤回城堡就还有继续坚守的希望!
于是伊琼姆斯基铁青着脸,喊了几句呜哩哇啦的话,拨马回身。这边萧若璎,那边许妤,早已判断出他就是俄军首脑,哪里肯舍?萧若璎一把七月刀,挥舞如风,将不知多少个俄军劈成两段,望伊琼姆斯基紧紧追来。这宝刀本名“戚钺断刃锯”,因为情郎嫌这名字生僻,故此以谐音改为这个通俗之名,自不待提。而许妤则在奚孔雀保护之下,端着主公所赐的弩机“摘星子”,奔驰过来,只寻一个角度要射伊琼姆斯基。
不多时,一声惨叫震慑远近俄军心魄,伊琼姆斯基的无头尸体摔落马下,前胸透入一枚银光闪闪的摘星箭矢。
(待续八十四回)
版本:7.0、7.1
日期:2004-09-15、2004-12-01
作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QQ群:4916828
本节读者回应:(于“风雪山头”)
小生:文章越寫越精彩,描寫的場面也越來越大。不改兄應堅持自己的思路和文筆來寫,人物的樹造,事件的發生,都應該按照你原本預備的思路寫下去。否則作者都按眾讀者的建議和想象去寫的話,這樣的文章就會沒“個性”,變得不倫不類的。不管不改怎樣寫這部小說,小生都會支持到底。另外,讓我們進入文章裡的世界。全國12萬軍隊走了8萬去顿巴斯。雖說現在伊儿利和海都已成為“盟國”,但炎漢上下決不能調意輕心。特別是趙主公又是一個感情用事又比較武斷,擁有現代思維的人,其身邊的炎漢高級將領更是要留心全國和周遭的狀況。
面团草包:许姑娘果然识大体~难得啊~
月下黄昏:阿诺的性情最好野一点点,不要都象乖乖女一样。
面慈心黑:这一段战阵写的很详尽且真实。赵矜对付蒙古人的法子应该是从现代社会看来的,那个时候资讯不畅,普通文人也不会做这样的研究。
一招就死: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进军只说“擂鼓”?应当是进军鼓吧。收兵以前鼓是不停的,节奏不同而已啊。
海影:是啊古代以擂鼓为进、鸣金为退的啊!鼓一擂兵则直进,变化的要看中军的旗号的变化了!
广陵散:三路分兵,兵家大忌,好在这帮俄国佬白痴,不然哭都找不到坟头!
面不改色:“分进合击”、“分行穿插”或者“分兵救援”都是常用战术。兵法是灵活的,并非凡是分兵就是大忌。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