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不明所以,问道:“你们何故发笑?”
周瑜笑着将计策一说,道:“只要等这次大战一结束。国太定当安然抵达长安。届时伯符就可长安,见到国太了。”
孙策心里感动异常,得此朋友,此身无憾也。
罗灵风、周瑜也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们都很清楚,虽然孙策现好象很开朗,其实这都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而已。毕竟同胞兄弟的背叛和对妻儿地担忧,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康复的。不过现妻儿可救。母亲可保,这也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孙策感激的望了罗灵风和周瑜一眼,心中一个长久的想法,终于脱口而出:“公瑾、灵风,二兄与策、性格相投。又曾共生死、同患难。恐管鲍之交亦未所及。策有心高攀,愿与二兄义结金兰,结刎颈之交,不知二兄以为如何?”(注: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孙策和周瑜都没有结拜,书上只是说他们情同手足而已。)
罗灵风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要知道孙策、周瑜可是罗灵风现实中的偶像,能与偶像结拜,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不由结巴道:“这灵风如何担当地起?”
周瑜也忙正色躬身道:“属下不敢。”
孙策笑道:“公瑾,你我多年的友谊,早以亲若兄弟。当时策就提出结拜之意。可你以君臣不可越权推脱了。现你我身份平等,且勿找任何借口,除非你看不起策。”
周瑜脸上露出无比喜色:“既伯符有此意,瑜敢不从命?”
孙策又对微笑着对傻那里,口水流了一地的罗灵风道:“灵风,我与公瑾已是布衣,恐怕是我们高攀不起你这个刘备军首席大军师了哦。”
罗灵风振作精神,开心的笑道:“如此甚好!既如此。我们可此襄山摆香案。杀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成千秋之盟。”
三人的笑声,传遍了襄山的每个角落。
次日,罗灵风、孙策、周瑜当下连同往周瑜一起爬上了襄山之颠。
当日初升起之时,众人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以天地为证。
三人一起跪下。
孙策当先道:“我孙策今日与周瑜、罗麟义结金兰,日后有福共享,有难共当。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负恩,天人共戮。”
周瑜、罗灵风也一一立下誓言。
三人叙了年岁,孙策年岁三十三、周瑜也是三十三、罗灵风二十九。孙策为兄,周瑜次之,罗麟为弟。
众人烧香向天拜了八拜,周瑜、罗灵风过来拜过大哥孙策,灵风拜过周瑜后礼成。一个口称“二弟、三弟”,一个连叫“大哥、三弟”,还有一个也高呼“大哥、二哥”,均是喜不自胜。
周瑜道:“灵风勿怪二哥问的莽撞,早灵风消失的那一刻,瑜就苦思灵风地目标,可是一直以来,没有半点头绪,眼下你我已成一体,何不告之一二?”
罗灵风答道:“二哥,这话就太见外了。二哥不问,麟也会找二哥商议。”
罗灵风寻来一根竹棍,以地作图,将自己的意图,一一说给了孙策、周瑜两人。
孙策微微皱了皱眉头,并不太理解罗灵风的意图。毕竟他的强项是于练兵、领兵这一范围之内。
而周瑜的反映却大大地不一样,只见他双眼一亮,心中盘算了一会儿,不由开口赞道:“三弟,这次兵行险招,的确是绝妙。若是此计成功,无论曹操怎么抉择,这次,大的赢家定刘使君。”
“没错!”罗灵风自信满满的说:“不管曹操大军出拳多有力,只要我这根针狠击其要害,他地拳头只能乖乖缩回。不然即使我军挨他一拳,他也得赔上一条命。曹操本就性格多疑,不可能会和我军硬拼。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周瑜认同的点了点头,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计策有两个难点,一就是藏军,不让人发现这支部队。二就是歼敌,将敌人全数歼灭或者生擒。”
罗灵风点了点头,冷静的说:“藏军麟不怕,以麟相信以自己的本领藏这千名士兵还是可以的。只是要想将敌人全数歼,虽不容易办到。不过,麟已经有一策可将对方一网打。”
“说来听听。”周瑜大奇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罗灵风将自己地计策告之周瑜。
“妙、妙、妙!”周瑜、孙策皆抚掌大赞,连说了三声妙。“要想战胜自己的对手,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看准对方的弱点和矛盾,再采取行动。灵风此计正是看中一弱点,穷追猛打。高、实是高。”
罗灵风自得的笑了一笑。
周瑜认真的想的一会儿,道:“来,我们三兄弟一起来,好好的讨论讨论,将这个大计划,其中地每个细节,每个漏洞一一加以修补。让这个计划地成功率增大。”
这两人明白了,可孙策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这其中的关键好奇问道:“三弟,你可说得明白一些,我当计算出攻城略地之法。”地确要说真正攻城得实战,三国时期恐怕就属他和高顺了。
罗灵风欣然将自己的计划,详细的解说了一遍,其中关键的部分说的详细了一些。
孙策一开始只是脑子没有转过弯来,现思绪一通,立刻明白了过来。见此计甚妙也不禁对罗灵风的齐思妙想赞叹不已。
于是三人一起,坐地上研讨起来。
失去了一个弟弟,又来了两个出色的弟弟。心结一解,身上的包袱也卸了下来。对孙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