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诗人——曹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诗人——曹操(2 / 2)

曹操挥手道:“子纲先生快快请起,先生到此不知此所谓何事?”

张纮对曹操一拜道:“纮为结盟而来。”

“喔”曹操面露吃惊之色,“操得报。吴侯已经将其妹许于罗麟,并于刘备结盟,不知道可有此事?”

张纮心中震惊之余,也急忙澄清道:“此乃国太看中了罗麟,吾主至孝不愿令违背国太意愿,才不得不将孙小姐许于罗麟。”

“刘备势大,为何吴侯不于刘备结盟?”曹操再次问道。

张纮大笑,道:“丞相戏言也。正是因为刘备军势强,所以孙、曹必须联盟才能阻止刘备一家独大的局面。”

曹操喜道:“操正有此意,但恐任吴侯年轻识浅,只图蝇头小利,不能顾全大局而已。”

张纮对道:“我主命世之英豪,岂有分不清时势之里,丞相大可放心。”

曹操点头道:“结盟一事就此定下,子纲先生一路由建业赶到此地。定以疲惫不堪,还请先生去驿馆歇息。不日操便谴使节于子纲先生一同回建业,以表结盟之心。”

张纮任务已经完成知趣地告退。

曹操待张纮走后,便谓众臣道:“张子纲言行举止不卑不亢不辱其主,江东多英才。果不其然也。谁愿代表操出使建业?”

满宠立刻上前答道:“宠愿往!”

曹操喜道:“有伯宁前往,操放心矣!”

曹操心事一了,就立刻商量起军中的下一步动向。

曹操道:“这些天来操一直想着一个极其重要地问题,却一直不及其里。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一战之败,何能缭绕我心怀至此?冲儿之逝,也不足让我沉思默想半月之长。自我雄霸北方以来,多图南征,为什么以我强盛大军,会败于刘备之手?”

厅中无一人回答。

曹操也沉默片刻,继续言道:“操一向自视雄才,此时想来。未免把天下英雄看得忒是小了。想那孙、刘之辈,何尝不早已维持这个天下三分的局面?我一心要一统江山,打破三分的局面,竟把自己给蒙了鼓里。现好了,到了对症下药的时候了!”

听曹操怎么说,郭嘉上前一步道:“嘉这里有药方两副,不知主公愿意听否?”

曹操笑道:“操席耳恭听!”

郭嘉道:“两军交战,以谋为先。强兵为次。可刘备军中的罗麟、田丰、诸葛亮、徐庶、庞统等谋士皆为世之英才。以谋计,未必能成。强兵就为胜利的关键。”

曹操道:“奉孝说地有理。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想不通为何我军精兵会弱于刘备强兵。”

郭嘉道:“嘉前日观看刘备军中的总体资料时,发现了一点小小地问题,也就是小小的问题,才使得刘备军的总体战斗力强于我军。”

“什么问题?”曹操好奇问道。

郭嘉回答道:“我军初创业时,施行屯田制,此制度一出,天下有才之士,争先效仿。可刘备军中却无任用此例。本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刘备军所占之地均为沃土,雍州沃野千里,益州天府之国,荆州民殷国富,就连凉州一年所产的牲口就足够一支大军吃上好一阵子。问题就于当年罗麟诈我汝南,军中极度缺粮的时候,也没有用屯田制集粮。”

曹操思了片刻,双眼一亮道:“对了,‘屯田制’虽然可以让粮食大增,却耽误了战士们地训练。刘备军地士兵,虽然起步比我们晚,但他没有‘屯田制’,士兵们不用下地种食物,训练地时间就远超于我们。战斗力比我们强并不奇怪。”

曹操说道这里,立刻下令道:“来人,传我军令:命各位将军将手中所有士兵进行统一整编,从军中挑三十万壮兵,取消他们地田中事物,全心全意的进行训练,不得有误。”

“是!”

雷厉风行,就是曹操的风格。

“还有一点,就是马镫。”郭嘉说了他的第二个药方。

“何谓马镫?”曹操好奇地问道。

郭嘉朗声道:“刘备军的骑兵天下无双。嘉很好奇,为何刘备可以训练出如此强悍地骑兵,而我军却不行。刘备军的轻骑可以战场上四处冲杀,灵活无比,而我军还是不行,就连骑术精湛地虎豹骑也作不到?为什么刘备军中一小兵都可以办到?为此嘉特意研究了刘备军的骑兵。偶然的机会下,嘉发现了刘备军的战马上多了个马镫。马一般只装一个上马的镫就行了,可刘备军却有两个。嘉好奇的上马试了一试。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嘉体弱,驽马之术又极差无比,平常骑一匹温顺地家驹,都无法骑快。可有着双镫的战马上却可轻松地来去如风,只要小心即使不拉马缰也可以稳稳当当。”

曹操听了,立刻就明白了其中道理。这道理并不难懂,只不过就是有了双边马镫,两脚力量平衡。大大的增加了骑兵的灵活和稳定,从而使骑兵的力量大增。不过这简单是一回事,可不可以想的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是有那么容易想,那马镫发明前的千年时光里,也不会有笨重地战车战场上横行了。

曹操喜声道:“有奉孝的两副药方。操之病几乎痊愈也。想到次方法之人,真奇才也。”

郭嘉苦涩地笑道:“是罗麟想出来地。”

曹操闻之,长叹了口气,心里顿时有些酸酸的。极度不满地对老天抱怨道:“为什么向罗麟这种全才,会被一个织席贩屦之徒收了去。”

厅中静了片刻。

这时,荀彧、郭嘉对视了一眼,郭嘉微微点了点头。

荀彧上前道:“刘备现以得司州一地,虎牢关和宛郡随时可以威胁许昌。许昌乃国都若是一但告危,我军士气必然大跌。彧请主公早作迁都打算。”

“臣等请主公早作迁都打算。”殿中众臣齐声劝说。

曹操也知道许昌离刘备军实太近了了,虎牢关一路大军可以随时随刻出兵占领他的黄河天险,宛郡也时时威胁着许昌的安全。他略微思了片刻,就点头同意了。

曹操问道:“诸位认为国都定哪里为合适?”

荀彧答道:“冀州境内,人口众多,境内邺城易守难攻非常适合,建立都。”

众人皆称善。

曹操见众人想法一致,他也有此想法,于是便点头同意了迁都邺城一事。

荀彧又道:“司州一地,上可威胁并州。右可威胁豫州。我军一大患也。虎牢关易守难攻,不可图之。唯有黄河流域可以利用。我军不善水战。应该早日募集水边渔夫,组建水军,为日后战斗打下基础。”

曹操再次点允诺。说道:“天下之势,尚待重谋。于禁将军驻扎官渡着重编组和训练水军。”

曹军日后的目标已经确定了下来。分别是迁都、练精兵和组建水军。

曹操见会议地目的已经达到,众人又无事商议,就宣布散会。

众人依次散去,惟独贾诩不动。曹操知道贾诩一定有事情与其商议,说道:“文和,随操入院中一叙。”

丞相府邸大院。

曹操问道:“文和有何事,与操商议?”

贾诩开口道:“刘备军中坚如磐石,我军无法动摇其根本,但孙权军中却不怎么团结。孙权任吴侯,必然会提拔一些人为之心腹,用来牵制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从任都督陆逊就可以看出。此刻正是好时机,只要我们谴一人,去其军中卧底,如果顺利,就可知道孙家以后的动向,对我军百利而无一害。”

曹操双眼一亮,心动异常,问道:“文和有无人选。”

贾诩轻声说了两个字:“华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