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灵风早就知道凌统对父亲极为尊重,而凌统又是一位骁将,那里会动凌操一根毛发,当下点头。严肃道:“凌老将军一直府邸修养,别说凌老将军毫发未伤,凌府上下,上到老小。下至草木,丝毫未动!”
凌统闻之,心声感激,低头沉思,权衡着利弊,觉得刘备以振兴汉室为目标,必能坐镇天下,是个英明君主。孙权虽然有才有智。但不如曹操、刘备多矣,早晚要被人取代。如今刘备为诸侯之首,若取得荆州和交州后,天下就有一半刘备的手上。江东与其被别人取代,到不如助刘备成天下,助汉复兴,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想道这里。凌统终于想通了。便说道:“若要下归降,除非应允一件事!”
罗灵风笑道:“只要凌将军不强人所难。别说一件,就是十件、百件,只要麟力所能及地,麟必言听计从,万死不辞。”
“吴侯对统有恩,任何伐江东地战役,统决不参加!”凌统提了出了他的条件。
罗灵风心笑道:“江东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有你没你都是一个样,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是便道:“此乃小事,麟可以做主。”
凌统听了,不犹豫,便起身向罗灵风跪下,拜道:“军师上,凌统愿降。”
罗灵风忙俯身将他搀起:“凌将军归汉乃是大汉之大幸,速速请起了!……来人,为凌将军设座!上酒宴!”
凌统也是豪爽之人,见座的这些名震四方的大将,毫无半点架子,很快就融入了环境中。
酒恬耳热后。
凌统道:“听闻军师还擒到一员大将,为何不说服他为秦侯效力。”
罗灵风喜声问道:“另一员大将乃庐江安丰人丁奉,丁承渊,公绩莫非有法让他归降?”
凌统摇头道:“承渊虽年幼,但武艺高强,谋略出众。深得大都督的看中,经常将他带身旁教之兵法韬略。起统兵之能由统之上。”
罗灵风道:“麟也知道丁奉之能,不过其家小都建业。麟自觉无法说服他。只好让士卒好生伺候着,等到有利的时机去说服,不然只会惹对方反感。”
凌统点了点头,转眼又和众人打地火热。
宛郡城中。
关羽轻拂着他那长髯,望着远处,丹凤眼中露出了奇怪地神情。
“元直,你可知曹操此等做法,究竟想要干什么?”关羽问道。
徐庶皱眉道:“曹操此举,必有用意!庶一时间也无法预料,前不久,庶也将战况告诉了孔明,让他也来猜想一下,至今还无消息传来。不过只要我们死守宛郡,等灵风破江东水军,收降陆逊后,曹操自然会退去。”
关羽点头称是。
“报,昨日凌晨,曹军大将夏侯渊突袭野,野太守阵亡!”正当关羽和徐庶闲聊的时候。一位传令兵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
关羽问道:“这是何意?”
“原来如此!”徐庶大悟,双眉渐渐皱了起来,道:“曹操打算取野,攻樊城,直逼襄阳。若曹操兵临襄阳城下,孔明必然要回兵增援。孔明若回兵,南郡则有喘气之机。南郡太守吕蒙才智过人,他定然会利用此机会,调动荆州人马反攻灵风,届时灵风必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
关羽向来敬重罗灵风,听了徐庶的话,急道:“那应该如何似好?不如让孟起领大军一支,前去支援?”
“不可!”徐庶摇头道:“曹操用的是‘一石二鸟’之计,他们也打算将我军诱惑出城,好减轻日后攻城的压力。我们地任务就是镇守宛郡,灵风,孔明之智都我之上,他们也许有方法应对。就算是此次征讨荆州失败,宛郡也不能失。不过……我们到可以将计就计,好好杀杀曹操地威风。”
说者,徐庶的双眼闪过一丝利芒。
诸葛亮军营。
诸葛亮这时也由传令兵地口中得知了曹操以攻下野的消息。
诸葛亮听了消息后,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有做多大的反应,思考了片刻,就决定强攻南郡,只有破了南郡,荆南才会投降。
有了决定后,诸葛亮就下令部分士兵,山中大势开采巨石,并修书给永安、白帝地严颜和张任两位将军,让他们领兵速来南郡城外集合。
三日后。严颜和张任已经到达。
诸葛亮升帐议事,文武官员,各两排。
诸葛亮下令,命赵云领“飞羽弓骑”过长江入江南荆州各个城池游荡,增加荆南各城的压力。命文聘领五十辆“轰天雷”对北城发起猛攻。严颜和张任合兵一处,南郡北城外驻扎,用来抵御南郡城中出来破坏“轰天雷”的士兵,后命冯习将所有船只全部停到夏口,不让一个南郡士兵夺船离去。
下令后,诸葛亮留下了赵云,对他道:“子龙,灵风已经大破了江东水军,他的任务几乎已经完成了。我们也要赶上他地进度,此次前往荆南,万事小心。荆南虽然兵重,但不敢出城于你们交战,你的任务只是各个城的外部徘徊一阵就离去。让荆南的各个城主疑神疑鬼,都怀疑对方已经暗中投降我军,届时,只要一拿下南郡后,他们彼此不信任,自然会抢着归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