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罗灵风道:“能减少伤亡,就因当减少。如果对方不肯归降,我军大举攻城也不迟。”
刘备笑道:“就这么办!我军军中谁人可以胜任此职?”
罗灵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历史上,说服孙权的邓芝,当下说道:“义阳野人,邓芝,邓伯苗可往!”
刘备点头道:“伯苗来人机警,肝胆过人,确实可担此重任!”
刘备立刻招来邓芝,将劝降的任务交给了他。
到太阳西落,邓芝回来了。他向刘备汇报了任务情况,说道:“徐州刺史已经答应明日就开门投降。不过投降之前,他们提了三个条件?”
“什么条件?”刘备问道。
“一、不许伤害任何一位城中的百姓!二、除库房、粮仓内地钱财、粮食以外,不许擅自乱拿百姓地一样物品。三、不可加赋,必须派一贤德的人来治理他们徐州地州郡!”邓芝一口气说出了三个条件。
刘备“呵呵”笑道:“看来徐州的刺史是一位贤德的人啊!这些条例都是我军军令,自然不会违背!”
邓芝道:“确实如此,那位刺史口才,气质都非常的出色,是一个人才。”
“好!明天我们就去会一会这位刺史,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一提起人才,刘备就显得有些兴奋。刘备永远都不会嫌自己麾下的人才过多。
第二天,一个白衣书生领着一群徐州的大小官员出城来降。
白衣书生将降书高举于头顶,献上了降书。刘备接受了纳降之后,大军就顺利的由徐州南门进入城内。
路上,不知是刘备以前的威望还,还是什么原因。城中的百姓都聚集街边欢迎,刘备友善的和路边的百姓,打着招呼。
罗灵风有些警惕的望着左右两边,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好象缺了点什么似的,很不塌实。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个感觉,罗灵风看着身旁的法正,见他神色如常,没有什么异样,而贾诩却眯着双眼,看不出想些什么。
到达了府衙,交接了徐州的一切资料,其中人口户籍、土地资料都是管理徐州非常重要材料。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这些资料,显然没有那白衣书生那么有吸引力。
刘备一个劲的和白衣书生聊天,并不去意那些所谓的资料。从他们的聊天里,罗灵风得知白衣书生姓方名恢,字德祥。冀州邺城人氏,本是于禁的参军,于禁出征时让他带自己管理徐州,就被提升为临时的徐州刺史,直到前不久,他接到曹操的任命,这才当上了正牌刺史。只不过,这刺史没有当几天,就被大军兵临城下了。
刘备多次提出让方恢加入他的军队,但是都被他找借口推托了。
刘备向来坚忍,并不意方恢的拒绝,时常暗中提示方恢,让他加入自己的军队,不过方恢好象有什么难言之隐,只是假装不清楚。
再三逼问下,方恢才道出真相。原来,他的家人都邺城,如果他投降刘备的话,那他家人就会有性命之忧。
刘备眼中露出了一真惋惜,他很识趣的避开了这个话题。
罗灵风也不禁为方恢的高尚情操所打动。
当晚,贾诩突然出现了罗灵风房中。说道:“是不是进城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
“没错!你发现了什么没有!”罗灵风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沉重,原先他只是有些疑惑,让为自己是太过敏感了。既然贾诩也这么说来,就不是区区“敏感”两个字可以说明问题的了。
贾诩淡淡的说道:“有四点。第一、这座城里的百姓太过热情,有些反常。第二、这城里竟然没有一个摊口。据我所知,徐州是一座比较有名的商业城市,一路上竟没有一个摊位,很是奇怪。第三、方恢太过于从容、冷静,一个要想要做到遇事而面不改色,并非很容易。大汉能做到这点的也只有几人而已。虽然,我不能肯定方恢的一个奇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我曹营中十多年了,却从未听任何人说过,有方恢这么一个人。要是有人才,我不可能不知晓。第四、他的双手的手截上有茧,手心上生茧正常,但手截上长茧就说明了这个人,时常以手截触碰硬物。我想不通,一个书生,会因为什么原因,时常动用手截的。并且还是长期触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