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黄巾天下> 第173章 席卷汉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席卷汉中(2 / 2)

让李汗青愤怒的是那个用震天雷搞无差别攻击的张鲁!

而张鲁一路逃窜,却是往西面跑的。

带着一队残存的亲兵一路狂奔直到汉水边,他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不成想张任和周武前队的斥候又跟了上来。

他还以为是李汗青派来追击他的人马,连忙过了汉水,也不敢进成固县城,直接调头直奔金牛道去了。

张任和周武两营人马自然不是奔着张鲁去的,而是奉命向汉中郡西部各城进军的!

李汗青一贯的作风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

兵不血刃地拿下西城后,他连忙就派出任字营和义字营向西进军,留下刘季镇守西城,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调头杀向了郧关。

可是,他才刚刚渡过旬水,便碰到了典韦派来的信使——郧关已经被仁字营攻下,典韦正率部向旬阳城进军。

一听郧关已被攻下,李汗青心中大定:刘焉所部死的死降的降,逃脱的不过寥寥数百骑,如今郧关也被攻破,汉中郡已无大股汉军!

李汗青心情大好,自然不吝夸赞,“干得好……”

那信使连忙一礼,“多亏大帅算无遗策……”

原来,李汗青虽然带着亲卫营、任字营和义字营去攻西城,却留下了仁字营埋伏在郧关以西,而且告诉典韦:分兵佯攻钖县,郧关守军收到消息定会分兵去救,那时便是破关之际!

情况也正如他所料:昨天午后,典韦将伏兵布置好后便让黄兴带着五百将士对钖县发动了攻击,钖县兵少将寡,连忙向郧关守军求救,郧关守军收到讯息便派出了五百援军……

如今,郧关已破,钖县、西城已下,旬阳也无力抵抗典韦的进攻,入夜之后,典韦又派人赶到西城报捷了:旬阳已降,明日一早便分兵渡汉水,向南岸的上庸和房陵进军!

收到捷报时,李汗青正在找张修谈话,当即便将西城县学那座废弃已久的学宫给了张修,并许了他一个训导部教化司主事的差事。

张修自然欣喜,连忙起身一礼,“多谢大帅,只是……不知那个训导部教化司主事是个什么官?”

李汗青呵呵一笑,“训导部可不简单,这么说吧,在本帅麾下各营里,上至营司徒下至屯司徒都归训导部督军司管理!”

说着,李汗青微微一顿,笑呵呵地望着他,“而你这个教化司主事虽然管不到军中的事,但在本帅治下,不论什么教派,只要他们想传教,你都可以过问!当然,本帅许你这个官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传教,教百姓向善,你切不可以滥用手中权力打压其他教派或者做出什么龌龊勾当!否则,便会有同属训导部的监察司去找你问罪,真到了那时,便是本帅也保不了你……”

不得不说,他这次能这么顺利地拿下汉中,张修确实帮了个大忙。

所以,他许了张修这么个差事,也算是论功行赏、物尽其用吧!

当然,该敲打的还得先敲打一下。

被张修这么一闹,汉中郡境内的汉军几乎都聚集在了西城之下,被李汗青一锅端了,因而,典韦兵锋所过之处,郡东各县尽皆望风而投。

当然,郡西的成固、南郑、褒中等县官吏同样无力抵抗。

自兵出宛城,至席卷汉中郡全境,前后不过短短十来天!

真可谓是秋风扫落叶!

张修听闻捷报一封一封往西城递,却是暗自庆幸不已:幸亏本主当初没犯傻,要不然,只怕早被李汗青那厮吃得连渣都不剩了!

他突然觉得现在这样子挺好,至少李汗青不仅把城中的县学学宫给了他当道场,还给了他一个训导部教化司主事的官职。

而且,教化司主事可是专管各教派传教事务的,正是他张修将五斗米教发扬光大的大好机遇啊!

当然,李汗青也没有浪费张修麾下那些将士,挑选了千余人出来,又从刘焉麾下的降兵中挑选了一千多人出来,凑出了一个营。

只不过,目前这个营还在西门外的营寨里接受思想教育和日常训练,连个番号都还没有,自然还不能派去战场。

训练的事自有亲卫营的几个司徒在干,李汗青这几日则带着一队亲卫跑遍了汉中周边所有对外的通道:向北连接关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向南连接巴蜀的金牛道、米仓道。

当然,巡视金牛道和米仓道只是为了布防,以防刘焉带兵反扑。

他巡视的重点还是在连接关中的四条通道上,毕竟,转移南阳的军民和物资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要转移那么多军民及物资,不可能全靠那条沿江小道。

拿下武关道便可打通南阳至关中的坦途,只是,由关中入汉中又该取哪条道?

陈仓道最平坦,又有嘉陵江水运之利,却是四条古道中最长的,傥骆道最近却最险……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