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异境见闻考> 第008章:死去的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8章:死去的兵(1 / 1)



砖砌的花基高近一米,摆了一些不知道何年遗落的盆栽,灌木早已死去,剩下几许枯枝,挤满了野草,野草漫漫,种类和瓦屋面的一样,瓦屋面也稀稀落落地长了许多野草。

少年贴着山墙,隔着花基看向对墙的瓦屋面,继续说:“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行为特别正常?”

“特别正常?”

“能碰触到你,又对突如其来的障碍物做出惊讶的反应,可以判断他们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又能与我们的现实接触。但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村寨的变化呢?一般来说,他们的行为没有摆脱生前的命运是有原因的。人类的视力在五感中最好,所以人类非常依赖自己的视力,他们看不到外界的变化,也看不到我们,他们经历着六十年前的事,所以看到的大概是六十年前的世界。这里的规则是,他们拥有实体,能碰触到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触觉与现实能互动。不过,无法判断,他们的听力与嗅觉是在六十年前,还是在现在。”

“假如是这样,他们应该能感觉到气候的变化,对不同的风向也该会疑惑。而且,经过了六十年,骑楼街的格局可能已经有所改变了。”

少年笑道:“村寨的格局不好说,老祖宗们可是最讲究风水的。连居家的一窗一门都不是能轻易动的,这可是历史名街,老古董呢。后辈肯定很爱护它,不过,它荒废也有些时日了。至于鬼物的显形,他们既然不是人类,那么自然无法完全按照常理去理解。鬼,诡秘也,神幻莫测。”

“不对。鬼者,死而归土,归也。”

“呃……别那么较真。好吧,我就用阴阳学来侃晕你。后世的三魂七魄太复杂了,用先秦时的理论吧。古人认为人有魂有魄,魂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人死后,由天气聚成的魂就回归到天上去了,由地气聚成的魄就回归到土地里与山川同体。假如人死后,魂魄两气没有顺利回归自然,就会化成鬼神作乱。所以,他们只是相对离散的阴阳两气,五感与意志皆与活人不同。”

“虽然这解释很合理……但你是附会的吧?”

“你先掉书袋的,好吧?”

“抱歉……条件反射地犯了专业病,请别介意。就是说——”

“历史学?”少年打断他的话,随口问了一句。

“恩。”

“骗子。”少年笑道,“气流划过喉腔的力度不够呢,一听就是在说谎。”

“不好意思,我国许多高校都把考古学归到历史类的。而且,少爷,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很喜欢岔话题,你就这么喜欢在最危险的时刻侃大山以表现你临危不惧的专业素养吗?”

“噢……实在抱歉,工作需要,后来就习惯了。你知道茅山道士吗?”

“你是道长?”

“不是,不过他们比较出名,假如你是比较软弱的人,我也会假装是的,有时候权威更能让别人放心。”

“那……”

“我是他们的同行。不少普通人也会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他们自己无法处理,就需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员。他们是普通人,一般都会很惊慌,常常会自乱阵脚,不配合我的工作,后来我发现时不时跟他们聊一下天,可以安抚他们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服务业的性格了。”

“好吧。你也很不容易。不过,不需要安抚我,我很镇定的。也就是说,这些应该死在六十年前的人类,现在被你称为鬼的东西,他们的五感与现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有些强一点,有些弱一点,有些没有?我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是否全部都是实体,包括他们使用的物品吗?刚刚那些日本人的攀爬绳索是直接勾到女儿墙上的,可以判断它是实物吗?但是即使幻象也能做到这样的视觉效果。还有之前那女人,她跳楼的整个事件,无论声效和画面都非常真实,可才过了一会,她跳楼留下的痕迹就消失了。可以认为那个女人只如全息投影一样的虚象吗?或者,之前是实的,之后变成了虚了?”

“未来的考古学家,你知道‘魍魉’这词的一些主要含义吧。魍魉,木石之怪也。或者,影子外缘的虚影。在庄子的《齐物论》里,魍魉问影子,你之前行走现在又停下来,你以往坐着如今又站起来,难道你没有自己的节操吗?”

“操守。”

“恩,操守。”被纠正的少年笑了一下,继续说,“影子回答魍魉,我是有所待才这样的吗?或者,我所依凭的事物有所待才这样的吗?我怎么知道为何会这样呢?或者,我又如何知道不会这样呢?影子说,事物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发展、演化下去的。——恩,影子真是太不幸了,那么依凭着影子的变化而变化的魍魉又能是什么呢?魑魅魍魉,大多都如影子外缘的虚影,存在都是含糊不清的,在天地之间无所依凭,非常可怜地重复着闭合的命运,噬尾之蛇般的命运。”

噬尾之蛇,神秘学的一个经典意象,图案一般是一条毒蛇在吞噬着自己的尾巴,使整个身姿成为一个封闭的圆环,比喻命运,可以释义为周而复始,徒劳地重复。

“你意思是说,这个场所里,事物的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也没有严谨的虚实之分,一切都要按照实际情况临时做出判断?所以,我们也可能会卷入他们的战争而丧命,也可能不会。所以……最好都避开他们。”崔亮非常实际地总结道,脑海里想着,假如自己死掉也变成这样,实在太可怕了。

“对的。很聪明。”

崔亮内心忍不住想,那你刚刚那么兴奋地跑过来看个鬼啊?不过算了,天知道这条街还有没有其它秘密,外行没必要做事后诸葛,这些事还是得听内行的。崔亮说道:“道长,你的衣服真的非常不暖和,我脑袋还受了伤的,虽然现在止血了。你有些什么法术要快点使出来了。”

正说着,一条人影咻地出现在对面,他立在瓦面之上,山墙遮挡到他的膝盖。一名非常年轻的日本兵,距离太近,在月光下能清晰看到脸上的表情,像是什么惊动了他,他快速地架起来了枪对准花基这边。与此同时,一声闷响之后,对方直接栽倒,坠落到庭院里,面向他们这边的脑袋翻起了一个大洞,被子弹炸出的糊状物沾满了头颅,血流一地。

崔亮看得愣住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那士兵刚才拿着枪对准他们,不过此刻确实死了。这犯罪据说发生在六十年前,不,不是犯罪,是自卫反击的战争。

银月下的鲜血与躯体的颜色极度失真。

过了一会,少年向尸体走去,崔亮也跟了过去。

“噢。”近距离看到被枪杀的人体,少年发出了一句惊呼,用手捂住脸,他的神色不太好。

这画面确实太残酷,崔亮理解少年的心情。不对,一个小时前,室内那具被变态凶手虐杀的尸体也好不到哪里去。

果然少年不是因为画面残酷才脸色不好的,他接着说:“我们已经冒着生命危险证明了他们看不到我们了。战争开始,我们就一直都暴露在狙击手的视线范围中。你看,那碉楼。”

崔亮顺着少年的视线遥望,花基对面的山墙并不是很高,所以能看到大碉楼的一角。距离这边有四百多米,崔亮无法目测距离,只觉得非常远,只有此时认真看,才发现前方有一座体积巨大的**建筑。

碉楼是岭南常见的要塞式建筑,墙身厚实,能抵得住迫击炮的轰击,二战时有过不少这样的实例。大碉楼原本是用来防范土匪的,在岭南的骑楼村寨常常变成标准配置,里面存储了足够的生活物资,能提供给全村的居民临时避难,墙身上有许多射击孔。除此之外,骑楼街可能还会有一些小碉楼,一些有钱人家,比如开了银庄,他就需要像碉楼一样结实的仓库,由此,这种小碉楼又叫银楼。碉楼都比较高,能占据对峙的制高点,非常具有杀伤力。

“不对。射击不是从那里来。那边应该是村口,因为有碉楼防卫,日本人才炮轰。却派步兵进入这里,应该是想避开碉楼的。他们事先就熟悉这里的地形,所以这里应该是距离所有碉楼较远,又能最快速到达的地方。”少年又说。

才刚听到炮声,日本人就进来了,接着十来秒就爬上屋顶。他们的行动显然经过周密计划,并且是一次突击任务,对速度有偏执的追求,很明显,他们会在安全与效率中找到最优的方案。

“后边……”少年说。

两人往花基那边望去。传统建筑的山墙其实是瓦屋顶两边的墙体,也是整个建筑的承重墙,一般不开门窗,因外形如山丘,故名山墙。花基背后的山墙,最高处只比成年人高一些,所以他们出来检查尸体时,许多个角度都是暴露在外的。崔亮记得,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发现过银楼,不过由于银楼在内街,也没特别留意。最近的银楼离这里两百米都不到。

“我们确实用生命危险证明了他们忽略了我们。”崔亮脸色也很难看,假如他们能看见自己,指不定真的被当做日本兵射杀,假设的情况实在太严峻,崔亮又说,“道长,你以前是不是遇到过,看得见你的鬼的?”

“恩。”少年应答得很严肃,他走到门前,背向庭院,继续思考,“刚才他用枪对着我们……噢喽!考古学家,过来看这门,设计得好超前。”

崔亮走近看了看,门面的油漆已经部分脱落,其上的铁锈斑斑驳驳,门锁是普通的弹簧锁,嵌入门板内,只留下了圆形的金属面和一个锁孔。门板重新刷过漆,门面的漆刷得不均匀,不是在工厂整块喷涂的。安装了门板后又重新上漆,重力因素让上面有了许多凝固的油漆滴。门把手和整块门板都毫无特色,只具有实用功能,一只非常普通的现代门。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