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了“引灵符”,黄裱纸化作一道青烟袅袅上升,上面的符文绽放出金光,射入晶晷。
刺破中指,在盛满清水的砚台中滴入一滴血,用混着鲜血的水研磨,这个被称作“醒墨”,唤醒晶砂墨中蕴含的灵气,同时也为文章打下作者特有的烙印。
凝神静气输入一道微弱几不可查的灵力,晶晷表面如水波荡漾,转瞬即逝。
白一凡听说,如果有从九品的灵力修为,就能神魂出窍进入神宫幻境,可是自己眼前还是那块光洁如镜的晶晷。
唯一的区别,是晶晷的左下角,多了一个龙形图案。
寸许长的一条龙,头角峥嵘鳞甲飞扬,倒也颇为威武。
拿起点睛笔,蘸饱晶砂墨,按照墨晶斋掌柜的嘱咐,白一凡在晶晷上写下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住址等个人信息。
还得想个好听的笔名,笔名叫什么呢?看看窗外夜色已深,夜未央!
白一凡隐约记得,古代写的人,都叫这个生,那个生的,历史上这些“生”们,白一凡印象最深的就是:未央生。索性就拿来用了,反正不会有人追究自己盗用笔名。
写完这些简单信息之后,白一凡迟疑了许久都没有落笔。
立志容易,写书难,咬牙放屁发狠要写一本好书,真提起笔又再次有了熟悉的便秘感觉。
白一凡咬着笔头踌躇了好一阵子,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前一世看过的真不算少了,很多故事情节都记忆犹新,只是真让自己写出来却力有不逮。
这种场面,白一凡并不陌生,前一世的时候自己就尝试过,明明满肚子的故事,就是不会写,熬了一整夜最多也就是干巴巴的二三百字。
眼看窗外已经月上中天,白一凡还是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搜肠刮肚,猛然想起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写作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也罢,先写个设定然后再慢慢构思情节、雕琢文字。
主意打定,白一凡又发了好一阵子的呆。山村的北风呼啸,吹过干枯的树枝,如同鬼哭之声。透过窗户,看到月光为古树镀上一层银色,树枝被风吹的东摇西摆,像是妖物张牙舞爪,令人望而生畏。
树妖?
白一凡灵机一动,提笔在晶晷上写下“树妖”二字,随即联想起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还有那个著名的兰若寺。
白一凡随即写下:
书名:兰若惊魂
作者:未央生
时间:古代
地点:兰若寺
人物: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树妖姥姥、黑山老妖等
写到这里,白一凡又开始发愣,后面怎么写?
这个冬夜,格外的寒冷,白一凡顺手拿起桌边的一个酒壶,里面是刚刚酿出的新酒。
喝口酒暖暖身子再继续吧。
大唐武周年间喝的还是那种未经蒸馏的低度酒,白一凡前世习惯的那种高度白酒,要到北宋末年才问世。武松在景阳冈上连喝了十八碗,其实也是低度酒,如果是十八碗二锅头的话,武二爷早就醉死了。
高度酒必须窖藏之后,用新酒勾兑陈酒才会绵甜适口,这种刚出锅的新酒暴烈无比,喝到肚子里立刻就升起一团火。
虽然口感欠佳,但是比起那种没有经过蒸馏的米酒来说,还是强了不少,起码这算是酒。
越是没有思路,就越多喝了几杯,用酒精提振文思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尤其是这种辣死人的原浆新酒。
半壶酒下肚白一凡就感觉头晕眼花,房子和家具都开始旋转。
片刻之后,他脑袋一歪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晶晷上那几个孤零零的毛笔字,闪烁出一阵微光,转瞬即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