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封神第一吼——张桂芳> 六十五 会后余韵,天界诰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五 会后余韵,天界诰命(2 / 2)

张桂芳暗自猜疑,偏又不敢乱想,强压好奇,谨守心念,尽量泯然众人,静候垂训。

就听鸿钧道人先说了通天教主的不是,又命老子、元始天尊原须让过;大抵是些套话,事已至此,没甚意义,毕竟早干嘛去啦?西方二圣随口附合,三清则十分老实,不曾多言;鸿钧道人又吩咐道:“三人过来跪下!”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不敢有违,齐至面前,双膝跪下;鸿钧道人从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了一粒,命:“你们吞入腹中,吾自有话说。”

待三清俱依师命,各吞一粒;鸿钧道人说道:“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且听我道来: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

未知是无力相抗,还是心甘情愿;总之三清服了毒丹,还能说啥?只好叩头拜谢老师“慈悲”,就如皇帝赐死,臣下依理仍需“领旨拜谢,感恩戴德”一般;至少在后人看来,好没道理。

张桂芳早知鸿钧要来,但却淡忘赐丹之事,见状不禁心中震动,慌忙定住思绪,排除杂念,努力维持恭顺,不敢显露分毫违逆;幸好众师长皆有所感,非他一人如此,倒也不虞引人瞩目。

鸿钧道人恍如未觉,只命通天教主随他去,即刻起身作辞,就下篷去。西方二圣俱起身相送,老子、元始天尊更不敢待慢,又率众门人拜伏道旁。鸿钧道人别过西方二圣,吩咐说道:“你等去罢!”

老子、元始天尊率众门人起立拱候,目送鸿钧道人领通天教主,驾起祥云,冉冉而去。

随后,西方二圣也来作辞,自回西方;老子、元始天尊面色不改,似乎未受影响,但也没曾久留,草草吩咐完毕,各归玉京。再就是玉虚众仙,心情都不甚好,皆来作别,齐道:“子牙,我等此别,再难会面。”

云中子把张桂芳唤至身前,取出一卷玉轴金缎,叹道:“你且留下吧,不必再随我回山;这是昊天上帝给你诰命,你自己斟酌着办。料想掌教老师稍后亦有敕命,届时我会把仲寅给你一并带来。你要好自为之!”

张桂芳领命,恭送老师云中子离去;打开金缎看时,见其上略俱云:

昊天上帝诰命,尔张桂芳自识天时,顺应大势,封神未完,功业已全,殊为不易,特赐荣封;乃诰封尔张桂芳为神音武圣妙真帝君,准以开衙建府,征训天兵;一应武备,俱可过问。

兹请就地取材,择录有功之士,少则十万,多则加倍,训练成伍;待完封神,共赴天界。

张桂芳看罢,颇觉为难,虽说早有猜测,毕竟只想好处,不曾考虑如何施行,方今却要自己解决难处:一来需要说服武王,同意天界的挖角行为;二来即无给养,又没章法,天兵却该怎样训练?

姜尚送别众道兄,心下伤感,又见张桂芳手执金卷发怔,就问道:“贤侄亦欲辞行么?”

张桂芳摇首苦笑,把玉轴金卷递给姜尚,叹道:“师叔自己看吧!虽能留下,但也无法随军东征了。”

姜尚看完,先道恭喜,言下之意,颇为羡慕,又问:“可有为难之处?”

“却不知如何说服王上,尚须思忖。”张桂芳叹惜一声,忽又省起之前的承诺,就从怀中取出一册“太极精要”,递给姜尚,说道:“原道仍需回山,一早已经给你备好,不想竟是这等安排。”

姜尚见册大喜,沉吟接道:“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实在不行,还其它诸侯,总能解决。”

二人略作商议,即率众门人回至潼关,面见武王,出示玉轴金卷,叙了梗概,问道:“未知大王意下如何?”

其实就武王而言,正愁将来如何安置张桂芳,毕竟张桂芳和姜尚不同,年富力强,军势太盛。若依功勋地位,应封大国,否则不足以服众。然则如此一来,容易祸及子孙,周室便得天下,亦难安稳。

骤闻张桂芳已在天界任职,武王即有羡慕,又有窃喜;凡间帝王虽尊,终有生老病死。就问张桂芳:“即是天帝之命,孤当配合;唯不知可有具体方略,容孤思忖?”

张桂芳虽不曾感应武王心念,但也能猜知大概,毕竟有前世记忆,耳濡目染,见识太多的阴谋诡计,就道:“若说有功之士,其实难以界定,但凡参战者,谁人无功?公平起见,原该推广全军,择优选取,奈何臣有私心,有意照顾旧部。具体名额如何分排,还需大王圣裁。”

武王闻弦而知雅意,含笑暗示,说道:“看来人之常情,无分仙凡,就从尊意,地点可设在青龙关。不足部分,再推广全军补足,近百万有功之士,不信无法凑齐二十万之数。”

张桂芳会意谢过,又道:“将来臣离去时,亦会安排好旧部,愿代大王戍边。”

[奉献]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