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接了玉符金册,供于香案,并众门人一起,望玉虚宫礼拜谢恩。
待白鹤童子辞去,姜尚捧了玉符金册,同众门人借遁往歧山来;至封神台前,早有柏鉴来接。
准备祭礼,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如是之类,诸多仪程,俱都做完,又拜诰册。
姜尚开读元始天尊诰书,其实是些套话,类似祭文;读罢,姜尚全装金甲,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立于台上正中,命:“柏鉴,将封神榜张挂抬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
柏鉴领了法旨,往台下张榜,又祭引魂幡;不一时,阴风飒飒,愁云惨惨,诸神簇拥,先后而来。
张桂芳及众门人观礼多时,见来者都是熟人,有亲旧亦有仇敌,一时感怀暗叹,并不细语议论,只看姜尚封神。
榜首一位,即是柏鉴;姜尚一脸正色,大略叙说功绩情由,乃道:“特赐宝篆,慰尔忠魂,敇封柏鉴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尔其钦哉”
就见坛下阴风里,柏鉴望玉敕叩头谢恩方毕,即有风云簇拥,香雾盘亘,却是天命加身,气运入体,再非孤魂野鬼,已有神位神职,自此神体初凝,魂魄有了归处,虽说不能修仙,但也可以炼神。
柏鉴之后,即是黄天化,姜尚如依前例,先叙功绩,而后敇封;大同小异,不必细述。
张桂芳静观细听,时见熟人,常有感慨,亦不知自己究竟带来了多少变数;但也并非全收获,至少弄懂了一些事儿,却是“前世印象”多有谬误。
原来诸神的职位,是以首领八部的柏鉴最尊,至少名义这样,就是不知昊天上帝将来会不会、能不能再做调整。
然后才是八部正神,分为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
八部正神的职能,多有交叉。
其中雷部管得最宽,比如布雨兴云、善恶之神;斗部神位最众,总领群星列宿,有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群星列位、天罡星三十六位、地煞星七十二位、二十八星宿、九曜元辰。
张桂芳“印象”里最大的误解,莫过于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伯邑考,似是六御之一,极尊极贵;实际上并非如此,伯邑考地位仅与五斗星官持平,都要归斗部管。
坎宫斗母即金灵圣母,才是真正的周天列宿之首,为北极紫气之尊,执掌金阙,坐镇斗府。
值得一提的是妲己等三妖,亦在受封之列;张桂芳认为,应是顶了自己及麾下众将的位子,至于数目不一,则就只能猜测补了别个,却不知具体是谁。
差额其实并没有张桂芳想象的大,毕竟还有马元(一气仙)、法戒。
诸神受封出坛,纷纷散去,想是归了天界;姜尚及众门人亦回府邸,自去安歇。
次日,杨戬、雷震子及李靖父子齐来请辞,皆欲回山复命;武王、姜尚阻拦不住,只好设设宴话别。
待杨戬等六人辞去,姜尚谓张桂芳道:“我知你也要去,唯有一事待决,方今天下初定,列国分封在即,正要拿出个章程来,你那里尚余十万兵马,准备怎么安排?”
张桂芳沉吟说道:“当日我曾提及,欲让我那徒弟仲寅首领,就安排到边疆吧”
姜尚又问:“如果不出意外,应可封作一国,以你之见,何样爵位比较合适?”
那时爵位分公、候、伯、子、男五等;张桂芳稍作考虑,说道:“暂时先定伯爵吧,再看王上心意如何。”
叔侄二人议罢,不一日,具体方出炉,姜尚呈报武王,共封七十二国。
具体把仲寅封往何处,张桂芳原不甚关心,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也不知姜尚和周公旦,乃至武王是怎么想的,竟把仲寅封到了“秦地”。
仅以地理位置而言,张桂芳难免有些联想,忖道:“如果真是八百年国后的秦国,乐子可不小。”
有心肯请换个地方,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总不能说:“嗨灭周者,必秦也。”
何况结论已定,实难更改。
张桂芳摇首叹一声,寻思:“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我先是助周灭商,复又找了个具有殷商血脉的徒弟,徒弟的子孙貌似将来会把周室推平,真他娘的操蛋”
[奉献]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