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寝疾五日,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六韬·大礼》
徐寇、西门君仪、雷老板和商秀洵几个人商量了一会今后商团的发展思路和军备的建设等问题后,寇仲转过话题说:“我留下几位,不仅是想讨论这些事,因为还有件棘手的事情要大家商量一下。西门把你刚才查探到的情况给大家讲讲。”
西门君仪看了看众人,将眼光停留在雷老板的脸上,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到:“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不兜圈子了。李子通勾结倭人的事情相信雷老板都会有所耳闻,其他人也都知道。少帅军进城以后,几个东海军主要将领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少帅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商场主也有同样的感觉。前两天我回来以后,高占道、卜天志等人也说了一些自己的疑虑。尤其是童叔文和乐伯通两人,时常有些鬼鬼祟祟的举动。但是没弄清楚情况之前,也不能贸然采取行动。因此阅兵的时候,我乘所有人都集中在城门的时间,搜查了童叔文、乐伯通和左效尤等人的房间。其他人都一切正常,但在乐伯通的房间里真的发现了一些他和倭人的往来信件,藏得极为隐蔽。证明此事并不像他们所说只是李子通一人操作,至少乐伯通也参与其中。但是其中几封看起来比较关键信件均是倭国文字所写,我手下没有人认识,所以无得出更详细的结论。”
“这些信件西门带出来了吗?我们商团里倒是有几个人懂得倭国文字。”雷老板首先接道。
“没有,这样说不定会让乐伯通有所察觉。”
“那我让懂我国文字的人来这里等着,西门再找机会把信件拿出来。最快的速度翻译完以后再放回去,应该不会被人发现。”
寇仲插道:“这样也不好,现在情况不明了,还不到摊牌的时候。我们这样做的话,也很难保证不走漏风声。现在乐伯通有问题已经确认了。童叔文还要多加留意,没发现东西不等于没有问题。至于左效尤等一干武将应该问题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左效尤约了我一会的时间,说是有密事汇报。稍候我去找他看看怎么说。雷老板,你一直在东海郡,刚才提到的这些人平常的口碑怎样?”
“童叔文最爱自鸣清高,对人自称他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帝皇之术,终日仁义挂口。骨子里却贪花好色,不知败坏多少妇女名节,连属下的妻妾女儿都不放过,若非本身武功高明,又得李子通兄弟包庇,恐怕早就被寻仇的人干掉了。至于乐伯通跟童叔文也是一丘之貉。他本是附近海域一股海盗的头子,后来带领手下投降了李子通成为他的水军班底。后来不知为何,李子通把水军解散。他的职位不降反升,直达左仆射。传说是投降的海盗中有人不满李子通,想反出东海军。不想因为乐伯通出卖,被一网打尽。乐伯通还好敛财,搜刮民脂民膏从来不遗余力。鬻官卖爵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李子通的大通商团里也有他的势力。至于东海军的其他武将,则是褒贬不一。不过好像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恶行。”
西门君仪接着说:“童叔文和乐伯通两人并不直接掌握军权,而且现在我们既然有所准备了,相信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东海军好像是一盘散沙,真想完全融合他们远比江淮军困难。而且就算经过今天少帅的鼓动,想要这些人完全衷心于少帅军恐怕还要继续努力才行。行军打仗的本事,早两年还算过得去。这两年江河日下,跟江淮军的对抗更是节节败退。用他们对付一下平常草寇还星,遇上正规的军队就不济事了。”
寇仲点点头说:“西门说的极是,东海军无论任何方面都无法跟江淮军相比。短时间内不能指望他们能派上什么大的用处,否则李子通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好在部队经过一番精编以后,没有原来那么庞杂。不过这里的军队要全部带回彭梁好好训练,只能留下高占道、卜天志、张彦、骆武吉、殷希志中的一位镇守东海郡。西门你觉得他们谁最合适。”
“我跟高占道、卜天志一起的时间很短,无法得出正确的评价。但是属下还是认为张彦、骆武吉、殷希志中的一个更为合适。原来江淮军和东海军交战多年,相互十分熟悉。对东海军的主要城市,他们三个也早下过功夫。最重要的是他们和现在隶属于李唐的江淮军将领十分熟悉,有起事情也能够有个照应。”
“子陵的意见呢?”
这时候半晌没有说话的徐子陵说:“这几人各有利弊。我只是有些担心东海军和江淮军交战多年,会不会双方积怨太深影响到东海郡的安定。”
“嗯,他们三个的劣势在与和东海军的仇恨比较深。但只要处理得好,应该还是利大于弊。而且东海军的将士我们都带走了,这里的百姓应该和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恨。西门有具体推荐的人选吗?”
“张彦吧,他跟随杜伏威的时间最长。能力和忠心方面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好,就听西门的意见。事情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切正常以后留下张彦和他手下人马驻守东海,其他人回彭城。要想彻底平定南方,我们还有几个小的势力要对付。他们虽然实力不强,但也不能轻敌,否则很容易阴沟里翻船。而且李世民这么快就重新上了战场,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徐子陵想了想,接着说:“不管童叔文和乐伯通与倭人之间有些什么,这两天一定会有所行动。雷老板你留意下所有将会出海前往琉求和倭国等地的商团,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我这两天也会密切监视两人。”
商秀洵也说到:“我这两天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和子陵一起监视着两个人。”
寇仲想了想又对西门君仪说:“你还是要注意一下我军和东海军的动向,严禁任何私斗。既然江淮东海两军的积怨如此深,也要防止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几人又商议了一下如何应付乐伯通和童叔文两人的事情,然后分头行事。徐子陵和商秀洵在军中没有具体的职务和日常事务,正好分头去监视两人,寇仲去找左效尤看看他有什么要说的。雷老板从西门手里拿到雪岐树后自然是一番感叹,如此适合制作箭羽的木材极为罕见。竟然就在自己城市附近的玉女峰上,以前竟然没有留意过。如今天下战乱,上等的兵器稀缺。因此箭羽这类东西的利润颇丰,这可是极大的一笔生意。抓紧回去研究加工,还要排除人马上山寻找来源。另外吞并大通商团的事情也够他忙一阵的。尤其是其中还有乐伯通捣乱,恐怕不会十分太平。
童叔文的府宅坐落在东海郡最为繁华的主街西侧,占地宽广是城里有数豪华建筑。宅内由南向北分为三进,有大小房间不下百数。亭台阁院奢华程度比雷老板的住所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面是一处僻静的书院,外表看起来并不出奇,但是三层高的主楼显示出主人的身家也不一般。徐子陵占据了三楼一间只能放下一张书桌,很不起眼的房间。房间连窗户都没有,但不知为何并不觉得憋闷。房间是雷老板亲自安排的,没有人会知道他在这里,否则徐子陵在东海郡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盘腿坐在书桌上,五心向天,徐子陵很快晋入井中月的境界。
六感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没有外界的干扰,徐子陵再次进入纯精神力的世界。精神力首先由全身向眉间的百合穴汇集,然后向下穿过身体蔓延到精致的檀木桌上。不作丝毫停留,水银般穿过书院和前面的街道,缓缓地覆盖了整个童府。建筑内的所有事情都逃不过徐子陵的感觉,甚至鸟鸣鱼走,花开花谢都在徐子陵的脑海里一一出现,更不用说书房里的高谈阔论和下人们的窃窃低语。但是他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这上面,而是回忆起了石之轩三招之约的过程,以及给他讲的最后一个故事。
“你也看见了,我也看见了,为什么还说不领会?”这句话让自己似乎有所悟,但是朦朦胧胧的怎么也想不清楚。
石之轩的意图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屡次想把不死印传给自己,但是原因一直不甚明了。包括石清璇在内,各种邪王的理由和说法似乎都不太可信。但是他对自己无所求是肯定的,否则伤天害理的事情石之轩也应该很清楚杀了自己也不会干。
按照侯希白的说法,不死印分上下两卷。一卷是花间派功夫为主,一卷是以补天派武功为主。因此他手里一卷,杨虚彦手里一卷,谁看全了两卷就能学会不死印。但是邪王却说不死印根本是佛门正宗的心法。按照这几次交手的情况,后者说法可能更为现实。那么就是说石之轩根本就没打算传不死印给侯希白或者杨虚彦。
石之轩自己也承认了不死印是幻术,但又强调不仅仅是幻术。当然如果只是幻术,以四大圣僧的修为不可能联手也无法胜过他。但是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表面上看,石之轩三招之约的三招每一招都完全不同,大有千变万化的意思。难道是说可以幻化成任何一种武功?显然不可能,就算能够形似,也不可能神似。
邪王传给的口诀也十分难以理解,根本不像是内力的法门,修习之后也没有任何进展和反应。但是,对了有些联系。自己的精神修炼好像和练习邪王口诀的时间和进度颇有些联系。想到这里,徐子陵的思绪突然被打断。并不是对面的宅子里出了什么事情,而是他感觉到师妃暄出现在东海郡里,同行的似乎还有多情公子侯希白。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