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圣龙飞翔> 第十二节 战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节 战略(1 / 1)

北京,一座古老的古都,此刻正默默的矗立在鹅毛大雪中,无言的面对着这饱经沧桑而又历尽苦难的大地.大片的雪花,将肃穆的古都装扮的那么圣洁.街上找不到一个行人,连乞丐,也基本上躲到各处的破庙去避寒了.只剩下一队队在雪天中巡逻的八旗绿营.

崇文门这高大的身影下是一片暗影,这座出过满清第一权丞和砷的名门.此刻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连职守的卫兵也躲到了城门里背风的地方,升起了一堆火哆哆嗦嗦的向着火.只剩下一个小兵站在城门洞子里拿着枪,一面哆哆嗦嗦的跺着脚,一面咒骂着早不知躲到那里去了的长官和同侪.

而他的同伍们正在考着火,在讨论着:‘我听在肃中堂府当差的表弟的二舅的三弟侄说,南方的发匪现在已经打到了岳阳,看来就要到武汉了.‘

‘那发匪也够难缴的,不过我听说,他们连攻两城,损了两个王呢!‘

‘可你看到没有,这发匪是越缴越多,听说过长沙后,发匪号称四十万!看来,大清国又要大打仗了!‘

‘也不过是白莲教一般,还不是让嘉庆爷给缴了!这种传教起事的往往长不了!所以说,我不信啥.回回们不是特信教吗,在西北杀的头破血流,这以后回回们肯定要想别的法子来闹事,说不定哪,闹出么炸房烧楼的事来呢‘靠,这可是一位先知啊.

‘听说湖广还又起了一个叫郭天民的,占了湖北大半,就叫什么解放军,看来,这南边那大发喽!这大清能不能保住半壁江山都不好说哪.‘

‘莫说莫说,来喝口酒,听说皇上招了王公大臣们议个法子出来.大家都说要剿发匪.可皇上又说了,银子呢?估摸着,又该加税了.‘

‘咳,苦来苦去,不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怎么着都是人家的奴才,还不是作牛做马的命?!‘

.......

‘莫说话,有人来了!‘门口传来一声召唤.

一个老兵走了出去,仔细看看,忙说:‘快,让道.八百里加急!‘

说话间,一个骑手高举着一块腰牌,直冲城门而来,转眼间便只剩下人影和身后一串‘湖北八百里加急!‘

那骑手直冲肃王府,在墙根里下了马,急冲冲的给门上打了一个招呼,‘我家老爷有十万紧急的事要给王爷报告!‘

‘什么事啊,这鬼天气!‘门房中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

‘我家老爷是二道门上刚放出去做黄石县令的康德子,南方事大发了!老爷叫我回来赶快给王爷禀一声.这是老爷给诸位的酒钱!‘那人知趣的掏出了银子.

里面的声音立刻热情起来,‘哟,是德子派来的,我以为这小子早忘了爷们呢.进来吧,我马上给王爷通秉去!‘

不一会儿门房出来大声道:‘老爷要见你,跟我来吧!‘

当穿过前院,走到肃顺的书房后,那人跪了下来,没等肃顺问话,那人先嚎啕大哭起来:‘大人,救救我家老爷吧,他现在给困在黄冈县城了!武汉已经破城了!‘

原本不以为意的肃顺一下子站了起来,‘怎么回事,快快讲来!‘

同时又往外喊到‘来人,看看军机处今天有没有湖北的折子!‘

‘大人,我是最早出来的,现在恐怕湖北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和襄阳没丢外,恐怕都失了!;那人嚎啕大哭的在地上不住的磕头.

‘啊?!‘肃顺大吃一惊,后退几步坐在了凳上.

一个时辰后,肃顺已在养心殿向道光皇帝讲述一切经过了.

二十七天前,湖北除了奉旨调绿营和汉八旗兵到岳阳支援剿匪外,各州县奉命加收抗匪税,同时编练团练,不想刚下去征税,结果刁民就开始造反了,先是黄安.后来,五天之内鄂北诸县全部沦陷,十天之后,湖北东半部全部落入乱匪手中.乱匪头目叫郭天民,号称‘解放军‘,二十天后,郭天民集中乱军主力攻击武汉,一夜之间便破了城,连湖北巡抚都被抓住了.乱匪扎据武汉后,发匪乘机北上,连匪合流,号称五十万!就来报信的讲,黄冈县令康显德上禀,发匪的军纪都没有这解放军军严明.

康显德派人打探,据说这解放军有洋枪万余支,大炮百门,火力凶猛,作战顽强.

满屋的王公大臣们再也坐不住了,想当年英夷四千人,十余门大炮,十艘洋轮便打的大清骁勇善战的武士们落荒而逃,又割地又赔款,如今这万余洋枪,不觉让大家心惊肉跳.

一看连皇帝都给吓住了,肃顺忙站出来,:‘启禀皇上,奴才认为这万余洋枪并不足为凭,试想,现在洋人买给我们的洋枪,市价是七十两白银一支,如此算来,郭匪洋枪就值七十万两,再加上子弹耗费,百万两是要的,可湖广并无郭天民这样的官绅.再说,从海外购买,通商五口也从未有过如此大的买卖,试想想,把这些洋枪运到湖北,怎么湖北一点风声都没有,更何况,我和诸位都有包衣奴才在湖北府县外放,那位听说过此事?所以这万余洋枪不过是底下那些人为掩饰自己失败的谎话.‘

许多大臣都纷纷点头称是,但有些人看肃顺就不对眼了.尤其是有‘鬼六‘之称的奕欣,要知道现任武昌县就是奕欣的家生奴才,这样不是连号称满洲巴图鲁的奕欣也拐弯套进去了,联想到过去,奕欣对这肃顺是越来越恨了.

‘依奴才之见,现在关键是两匪合流,势力大涨,下一步如何做,请皇上和各位早日议出个章程来.‘

满朝文武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说要掉十省大军围剿,有的要决堤淹掉黄河以南阻挡发匪北进,有的要调科尔沁骑兵南下,有的建议皇上御驾亲征.道光听了越来越生气好笑,不由想开口,这时他看见奕欣正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便改成了:‘老六,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奕欣忙出来打了个千说:‘皇上,以臣所见,发匪占了武昌,下一步无外乎两个方向,一者向北直扑北京,一者向东直下江宁.向北,我等可借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在黄河北线布防,然后等骑兵一招集齐备,再令南方诸省将兵北上,陕甘兵东出,与敌决战在河南,加之河南这些年年年旱涝,全靠朝廷接济,到时,我朝可借此一战定天下,但如果发匪也想到这一点,那就剩下东进攻打两江,须知踞长江上游者如高屋建瓴,一路顺江而下,我等不得不受,否则两江乃我朝财富所在,那么只有死守安庆.所以,无论如何,我朝制敌的关键,便在黄河和安庆!‘

这番话说的道光不由的点点头,可这时偏偏有不识相的站出来,‘如果发匪也想到天寒地冻,不肯北上待明年春天再突然北上又如何?再说,我朝在江南有百万大军,只要调几十万到安庆,发匪必然畏战南逃,那时江南荼毒,我等又当如何?‘

一时间,诸人看见有人跳出来反对,也胆大起来.纷纷站出来开始反对.本来恭亲王由于有相当的政治才华被道光所猜忌,再加上平时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官员,人们见他与洋人多打交道,因此给了他鬼子六的称号.

奕欣看见有这么多人反对他,暗叹了一口气,便什么也不说了,坐在一旁生气.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半天.最终集合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发匪势大,必然北上攻打京师,应该在黄河布防,同时在江南新训练三十万新兵,保住江南财税重地.一种是认为发匪不足畏惧,只要集中兵力攻打,很快就可以剿灭.总之,要么畏敌如虎,要么狂妄自大.

最终的决定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围堵太平军,尽可能快的剿匪.满清最终确定了自己在对付太平军的战略.

当会议结束后,奕欣阴沉着脸,快步向宫外走去,安德海快步跟在后面,殷勤的对奕欣说:‘恭亲王,今儿个走这么早啊?‘奕欣本想踹他一脚,但最后终于忍了下来,因为他明白这个奴才的后台是谁.恨声说:‘让那帮奴才气的,一群白痴,大清国这点基业就要败在他们手里了!宫里的事多注意点!‘

说完便坐进轿子里,离开了宫城.

安德海站在那里想了半天,最终转身向宫内走去.

在宴会后两天,大家主要是交接武汉防务.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心两支队伍挤在城里.郭天民将部队撤往三镇外,不在三镇中驻一兵.他的理由很简单,‘我除了起家的千余名兄弟,剩下的全是后来才加入的,什么都不行,我得好好折腾折腾.另外,这些家伙,一听要随天王北上,很多都当了逃兵,我要好好收拾一下军心,不然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除了郭天民和警卫连留在武汉外,武汉再无解放军一兵.而杨秀清在完全接管了武汉之后,反而放下心来,开始管理起武汉来了.

当然,仅仅过了五天时间,郭天民便匆匆离开了武汉,原因很简单,在北方河南邓州总兵王金锁帅邓州两千团练南下和南阳总兵一起攻打刚刚占领的随州府,企图切断黄安与武汉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天民不得不返回前线指挥战斗.

这使得杨秀清大呼失算,因为他打算在郭天民整兵完毕后,将其调离武汉,视为先锋,以便削弱其势力,但还没来得及.再加上冯云山和萧朝贵感激郭天民的救命之恩,说了不少好话.再加上杨秀清多日来的刺探,确认郭天民只是在南洋多年,对清庭只是充满了仇恨才回国造反.此人无大志,大可笼络之.

因此在天王和南东两王的好感推动下,太平天国决定封其为定王(取安邦定国旨意),位列四等,比石达开还要低一级,但这也算是太平天国自永安封王以来第一个王爷.并镇守两湖,每年须向天国公库上交公粮20万石.

这也是天国的意图,在郭天民上交的湖北堪舆中,湖北年产粮35万石(至于真伪吗,自己想去!)这样郭天民将不得不将军队压缩到一定规模,而且他还要防御自四川和陕甘,湖广三个方面的攻击,并且全力发展农业才能满足.这样,既利用了郭天民为太平军防守长江上游,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粮仓,又限制了其势力的扩张.

郭天民对这个结果自然不满意,但现状如此,为了团结一切力量,他也不得不接受了这样的条件.不过在他的计划中,他做出了详尽的新安排.

至于太平军未来的发展战略,杨秀清在向多人咨询过后,由于太平军现在水师的力量庞大,无法进入河南,同时畏惧北方的蒙古骑兵,加之江浙乃全国粮赋重地,为了日后的发展,最终做出了向金陵进军,在金陵建立新朝,夺取江浙,再向北发展的的战略意图.

历史终究未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双方的当事人在后来回忆起这些时,都不胜唏嘘,认为当时如果能够正确把握对方的战略思想,绝对不会是现在的局面.而郭天民则在看完双方的回忆录后,表情复杂的笑了一笑.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